楊章婉
摘 要:新課標改革對教育領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也成為語文教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語文課堂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語文修養(yǎng)有直接影響。目前,我國的研究人員對此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其改革依然處于完善階段,依然存在問題需要解決。文章針對此問題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
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已經有所改變,但是依舊存在許多傳統(tǒng)觀念。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教學方式一成不變,并且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很多知識只是一掃而過,部分學生很難理解真正的含義,有可能造成學生產生疲勞感,或者只對部分內容感興趣,而逐漸忽視其他內容的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抑制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2.教師對教育改革存在錯誤認識
教育改革的觀念之一是將課堂的主導者由教師轉變?yōu)閷W生,很多教師為了遵從教育改革的這一理念,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將學生作為重心,讓學生通過討論與學習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部分教師卻沒有正確認識這一理念,隨意地將學生進行分組,雖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所提高,但是個體之間的討論結果相差甚遠。
3.教學目標定位不當
目前,很多教師教學目標定位不當,只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時有一個好的成績,只注重學生的基礎理論學習;而學生也只能將知識記憶到大腦中,考試過后很快便會忘記。而有些教師也會根據課改將教學目標更多地放到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語文整體素質上,卻忽略了平時教材內容的學習,造成學生的基礎不牢靠。教師應該制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全方位引導學生學習好語文。
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全方位制定教學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片面地制定教學目標,而應了解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是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修養(yǎng)。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教材內容,根據整體目標,制定現階段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指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優(yōu)化課堂講解方式
雖然語文是重要的學科內容,但是由于處在漢語言環(huán)境中,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普遍不夠重視。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錯誤觀念,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精髓并且增強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沿用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而應對講解方式進行優(yōu)化。教師平時講解中要使用一些幽默的語言或者一些修辭手法,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豐富教學形式
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教師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學形式,應該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形式。比如,學習詩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對詩歌進行朗誦,并對內容進行討論;而小說則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讀過之后說出自己的感悟。通過改變教學形式,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產生不同的感受,極大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4.教師要正確認識自身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領導者。教師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認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起到作用,而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在教學時的行為。教師要通過反思,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教學是否符合本來的教學目標,學生是否有所提高。通過反思,要正確認識自己教學時存在的不足之處,要有針對性地加以改善,同時要對以后的教學進行更好的規(guī)劃。
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體,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就要讓兩者都有所改變。教師要根據國家的教學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正確的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同時,教師也要改變學生對語文課堂的錯誤認識,讓學生了解語文的博大精深,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共同促進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懷寧.探究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途徑[J].課外語文(上半月刊),2016(4):91.
[2]郭 玲.新課程標準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中旬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