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旋
【摘 要】隨著時代發(fā)展需,教育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生成長過程的必修課,也是教育效果取得的必備良方。因此,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表達為前提,了解學生心理,進行健康教育
據(jù)觀察和調查顯示,現(xiàn)在的小學生也有很多人存在著灰暗的心理,其中孤獨,叛逆等都存在于小學生的內心深處。小學生的心理世界是個神奇的世界,有鳥語花香的天真燦爛,也有烏云滿布的灰色地段。因為其并沒有系統(tǒng)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面對繁雜的社會時,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內心經常交錯著各種心理。喜愛與厭惡,乖巧和叛逆,大膽與懦弱,開朗和憂郁等。面對這些,學生們常常感到無助迷茫,無人傾訴,因而經常會說:你不喜歡我是不是?你討厭我對不對?面對這些情況或者說這些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我們老師可以是這些小朋友的親人,朋友,伙伴。陪他們一起用小學生的心理去觀察這個世界,那就要求我們先了解這些孩子。如何有效全面的了解學生,也是小學語文教育需要關注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我來說,我覺得語言是表達的有效途徑,要想評價一個人,看說話看做事,可能就可以對一個人進行隨意的評論了。但你了解它么?答案是否定的,學生也一樣,有的話我不想說,有的話我不敢說,有的話我不好意思說,因為這種種原因,都會讓我們對學生的了解產生偏差。那么作為悄悄話的小紙條和作為提升語文功底就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了。通過這些形式,我們可以探索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孩童的思維去了解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理,然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引導孩子進行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的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善于運用課堂,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真善美
這個世界上幸福的概念很難定義,聰明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快樂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制造或者發(fā)現(xiàn)快樂源泉的人總是明智的。美的事物總是能給別人帶來美好的體驗,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人的心靈深處總是相信世界是善意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片鳥語花香。語文學習也可以運用這點,通過對課文中人物,事件及情感的分析對孩子進行心理引導,剖析每個事件所反射的現(xiàn)實意義,講解人物情感表達的深層內涵,從而讓學生對課文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引領孩子進入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是家里的獨苗,長輩寵晚輩愛的,很少有吃苦或者經歷挫折的時候,所以大多比較嬌生慣養(yǎng),沒有艱苦耐勞的作風。也很難懂的分享和謙讓。語文老師應該充分運用書本,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將課本與實際結合引導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孔融讓梨所表達的寓意,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懂的謙讓與分享,分梨的時候因為自己年齡最小就選擇了最小的一塊,而不是獨自不占或者與他人爭搶。再講述這片課文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講課文與自身結合,從而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引導。
三、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張揚個性,體悟性情
高效快速運用課堂,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帶領學生進行真善美的體驗,發(fā)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去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真善美,思考每個人物的心理特征,從而體悟某些美好品德,也是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課本中有很多美好的詩詞歌劇,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及獨特的語言魅力。有天真快樂的字母認讀,有寓意深遠的詩歌鑒賞,還有令人神怡的美麗故事……這些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對課文及課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展現(xiàn)語文學習所需要認知及培養(yǎng)的精神世界。至于如何將它們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聯(lián)系就是身為老師的職責了,比如:詩歌朗讀,通過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帶領學生進入想象的天地,感悟山川大地,河流湖泊,人情善美。再比如:課文小劇場,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通過生動的演繹展現(xiàn)故事蘊含的深層含義。從而引導學生心理,進一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對于課后習題及問題認知等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及問題引導的方式進行。
四、熏陶感染,體悟延伸
語文的真正魅力并不只靠情感的領悟,更在于它的感染延伸。準確把握課本的真正內涵,是進行語文學習的主旨靈魂。同樣,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的滲透也并不是停留表面的理解觀察,更在于情感的內化把握及自我轉化。世間名世之作,從未有只停留于文字表面的華麗辭藻,都包含有作者濃烈的情感寄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萬物而有情,因有情而生萬物。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不僅僅需要簡單的認讀拼寫,更在于準確把握理解課文內涵,與作者內心產生共鳴,真正將課文與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將人物與自身情感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想象力,理解語文的認知力,情感描述的感染力。面對這些要求達到的目的,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將知識內化為涵養(yǎng),將情節(jié)轉化為行動力,將書本延伸為現(xiàn)實。在心理認知環(huán)節(jié),耐心認真的聆聽孩子的心理,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問題,準確把握教育重點;在準備環(huán)節(jié),積極查詢資料,認真?zhèn)湔n,善于思考;在課堂上,認真與學生研讀課文,積極引導學生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在課外,語文老師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的一節(jié),我們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行為特點及表現(xiàn)習性,發(fā)現(xiàn)最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有針對性的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課堂中。比如,表演適合那些外向的孩子;提問比較適合靦腆的孩子;引領思考比較適合安靜的孩子;直接描述比較適合直接的孩子等等。
五、總結
上述是我對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但同樣的,凡事都不可能是絕對的,語文教育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不是全面萬能的,它并不能替代其余學科對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及滲透也不能替代專業(yè)心理教育的實施。但是,語文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絕對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法寶,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重要途徑。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葉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外交流), 2016(6).
[2]丁熠.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29).
[3]支太明,廖莉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