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靜
有的同學選材料時,膽子太小,不敢選用自己的生活見聞當材料。每到習作時,總是用老師講過的和書上看來的內容。自己親身經歷的材料,還原封不動地藏在腦子里,久而久之,慢慢地被淡忘了,寫起作文來,就感到越來越困難了。選材,請記住下面四句話:
書上的材料要少用。書上的材料是別人的材料,這和別人的財產我們不能隨便拿是一樣的道理。更主要的是,書上的材料是別人已經通過腦子思考加工過,形成的現成書面語言,沒有經過自己的腦子勞動,影響了自己的思維活動。這樣,腦子也會產生“依賴習慣”,結果為了貪得書上材料“方便”的同學,就把自己的腦子培養(yǎng)成習作上的“懶漢”了。
講過的例子沒味道。老師在作文指導課上所舉的例子,有的來自書上,有的是臨時假設的,那些“材料”,一般只有輪廓,沒有細節(jié),僅僅是為了說明問題而隨手“拈來”的。用這樣的“材料”寫出來的習作是空洞的,不實在的,沒有真情實感的,更主要的是與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中心)不一定相吻合,即便勉強湊合起來,也常常是離題之作,一定沒有“味道”。
寫過的材料換新貌。自己經歷見聞的材料,過去用過了,現在還可以再用。但是,不能只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要根據現在習作的要求,對材料加以重新組織,或者說,再重新布局謀篇,用上比過去更加好的寫作方法和更高的寫作水平,表達比原來更好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說,如果一篇習作用上自己的、過去寫過的材料,要寫出比原來的水平更高、更好的習作來。
自己的見聞價最高。同學們每次習作訓練,應該用自己親身經歷的材料。自己見聞的材料真實,有來源,有過程。從見聞到寫成習作的過程,要經過腦子思維。這樣,寫一篇,練一次;寫兩篇,練兩次……寫作能力不斷地得到培養(yǎng),水平能不斷地提高。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用自己的材料的習慣,材料就會越來越多,寫也寫不完,就再也不用為找不到材料而發(fā)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