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杜才云
基層干部,閑暇之余筆耕不輟,多有文章見諸報刊
問責“為官不為”符合契約精神
文丨 杜才云
基層干部,閑暇之余筆耕不輟,多有文章見諸報刊
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對于違反契約精神的不作為官員,“大板子伺候”理所當然。嚴肅問責“為官不為”,釋放了強烈的管黨治黨信號。作為一名專家型領導,李朝興因不負責任、推諉扯皮、不作為被問責免職,充分體現了治庸治懶治無為的鮮明態(tài)度,釋放了從嚴治黨、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強烈信號。
在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中,天津市委對天津市工信委不作為問題進行嚴肅問責,時任市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朝興被免職。
古人云:“官者,管也?!薄肮佟睆谋疽馍蟻碚f,是指處在管理崗位上管事的人。自古以來,官員們被國家任命后,他們?yōu)閲夜ぷ?,官員與國家之間,自然而然建立起勤政廉潔履職與領取國家俸祿、享受著榮譽地位對等的契約關系,只要在職一天,契約關系就存在一天,履約伴隨著官員們的整個仕途。
契約關系建立后,但如何做一名具有契約精神的好官員,在古代來說,主要還是看官員個人的德才表現,對此,南朝哲人劉義慶認為:“為官長者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指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清正廉潔、周密謀劃、勤政為民;古人還對官員們提出了諸如“為官避事平生恥”“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的諄諄告誡,督促官員們履行好契約精神。古代先哲們的治國理政思維,對當今干部隊伍建設管理仍有借鑒意義。
“有位必有責?!爆F在意義上的所謂“官員”,泛指黨政群機關單位的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無論是依法選舉產生的,還是組織任命的,都有崗位職責,沒有有職位無職責的官員,換句話說,凡是擔任領導干部,都須盡責、擔當。其中,部門單位主要領導職責是“主管全面工作”;其他副職領導則履行各自分管責任、做好分內之事。
“有位必有為。”根據權責一致原則,有權必有責。領取了納稅人的錢,領導干部們就必須按照契約精神,本著清廉、勤奮等原則,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福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該作為的必須作為,不該作為的堅決不作為,這樣的官員,才是人民群眾心目中最值得敬重的“循吏”“良吏”“廉吏”。
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边^去,人們常用“混世魔王”來形容混日子、打發(fā)時間的官員。“混世魔王”們從來不貪污,但也基本不干事,甚至“當一天和尚,一天鐘也不撞”,該簽的字不簽,該開的會不開,該做的事不做,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江山不改,面貌依舊”,讓人民群眾寒心,都迫切希望這類違反契約精神的官員“下課”,回家去“賣紅薯”,以示懲戒。
對于違反契約精神的不作為官員,“大板子伺候”理所當然。在制度相當密實的情況下,如仍有官員碰觸“紅線”“闖紅燈”,問題必定出在官員身上。根據契約精神,領了工資、占了領導編制,就必須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有作為,違約就要挨“大板子!”據5月8日《天津日報》報道,天津市委對該市工信委不作為問題進行嚴肅問責,將時任市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朝興免職,其他3名領導干部也被問責處理。據悉,李朝興是十八大以來因‘不作為’被免職的最高級別干部,“大板子”“打得響亮”,足以讓人震撼。
嚴肅問責“為官不為”,釋放了強烈的管黨治黨信號。作為一名專家型領導,李朝興因不負責任、推諉扯皮、不作為被問責免職,充分體現了治庸治懶治無為的鮮明態(tài)度,釋放了從嚴治黨、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強烈信號,值得全體財政供養(yǎng)人員、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為之警醒,并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加強整改,以更加奮發(fā)有為的姿態(tài)、永爭一流的進取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功立業(yè),書寫值得記憶的輝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