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明/文
透過"護欄事件"看產品生產者的責任
◆朱梓明/文
去年3月,陜西米脂縣一位孕婦頭頸部被街邊護欄卡住死亡,警方已排除他殺可能。在此之前,北京、江蘇南通等地也曾出現(xiàn)幾起人卡進公路欄桿死亡事件。這使得人們再次把眼光投向了護欄設計不科學上,甚至還有網友劍指護欄的設置和管理者,認為他們應該為死者的死亡負責。
雖然事過境遷,但出于職業(yè)的習慣,筆者作了思考,認為除了護欄的設置者和管理者有可能承擔侵權責任外,護欄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也可能因產品缺陷而承擔賠償責任。
《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但不包括建設工程。從圖片上看,卡住陜西米脂孕婦頭頸部的街邊護欄是活動的設施,并不是建筑工程,因其引發(fā)的法律糾紛可以適用《產品質量法》。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根據媒體報道,這種被廣泛適用于各地馬路設施的欄桿,其護欄縫隙尚無明確設計標準。也就是說在沒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護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情況下,護欄存在著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設計的危險,即本事件中的護欄存在產品缺陷。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肚謾嘭熑畏ā返谒氖邨l還規(guī)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本案中,除非被害人的死亡原因是當事人自殺或其自身疾病,否則死亡結果的發(fā)生與護欄的缺陷存在著因果關系,護欄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就應當承擔產品責任,賠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據報道,媒體在2013年卡人事件后采訪護欄生產企業(yè)時,企業(yè)認為卡人事件屬于偶然事件,他們不會因為卡人的事去重新設計產品。因為,這些產品一般是市政和交通部門訂購的,弄一個別的樣式,他們也不會要。部分護欄生產企業(yè)經歷了卡人事件后仍能夠置他人安危于不顧,依然我行我素生產、銷售著缺陷產品,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在事件中被要求賠償,沒有在市場中受到懲罰,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在此類案件處理中,被害人往往會更多地向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索賠。這是因為:
一是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具有更強的實際賠付能力。
本案中,護欄的設置和管理者一般都是市政部門。而護欄因其技術含量不高,其生產者一般為中小企業(yè)甚至是個體戶。兩者賠付能力之大小,一目了然。
二是向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索賠在證據收集上較容易。
本案中,若是向護欄的設置者和管理者索賠的話,需要收集護欄由誰設置和歸誰管理、已發(fā)生的損失、管理者或者設置者存在過錯等證據。證據雖然繁多,但是收集難度不大。
若是向護欄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索賠的話,因大多數護欄之上沒有標注生產者等信息,要收集到護欄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的證據難度較大。更可悲的是,如果護欄是由中小企業(yè)生產或者銷售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者和銷售者都很難被找到,或者根本找不到,因為有的企業(yè)甚至已經被注銷了。
三是向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索賠在過錯與損失間因果關系的證明上較容易。
因果關系的認定在民事糾紛中素來是個較難的問題,而產品責任中因果關系的認定則更為復雜。因此,在此類案件的辦理中,被害人更愿意向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要求索賠。設施的設置者和管理者賠付后,也鮮有向生產者和銷售者進行追索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于風險的防控是企業(yè)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個重要措施?!懂a品質量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對產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義務和責任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缺陷產品所承載的法律責任需要引起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足夠重視,否則,一旦因產品缺陷引起的責任而被索賠,企業(yè)將付出巨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