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王路欽 張治國 馬樹波
?
·論著·
2011—2015年北京市昌平區(qū)結(jié)核病防治所初診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識調(diào)查分析
王莉 王路欽 張治國 馬樹波
結(jié)核;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健康知識, 態(tài)度, 實踐; 問卷調(diào)查
結(jié)核病是HIV感染者與AIDS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疾病,也是AIDS患者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約占AIDS死亡患者的1/3[1]。而HIV感染和AIDS的流行又是結(jié)核病疫情上升的影響因素之一[1-2]。MTB與HIV雙重感染已成為了全球極其緊迫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北京市昌平區(qū)結(jié)核病防治所(簡稱“結(jié)防所”)作為全區(qū)艾滋病監(jiān)測哨點之一,承擔著HIV感染者的發(fā)現(xiàn)與轉(zhuǎn)診工作。為更好地完成MTB與HIV雙重感染的防治工作,了解我所門診初診者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情況,進而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筆者對2011—2015年我所門診初診患者艾滋病監(jiān)測登記資料進行了分析。
一、對象
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昌平區(qū)結(jié)核病防治所門診初診登記的18歲及18歲以上就診者,所有調(diào)查對象均對調(diào)查內(nèi)容知情同意。納入本研究的就診者共計5673例(結(jié)核病患者2946例,非結(jié)核病患者2727例),收回有效問卷5673份,問卷合格率為100.00%。
二、方法
1.調(diào)查內(nèi)容: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調(diào)查對象的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戶籍、文化程度等;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參考《中國艾滋病防治督導與評估框架(試行)》[3]中的8條問題:(1)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從外表上看出來嗎(知識1)? (2)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知識2)? (3)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吃飯會感染艾滋病嗎(知識3)? (4)輸入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會得艾滋病嗎(知識4)? (5)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嗎(知識5)?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嗎(知識6)? (7)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知識7)? (8)只與一位性伴發(fā)生性行為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知識8)?
2.調(diào)查方法:由經(jīng)過培訓的我所門診護士使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問卷參考“全球基金第五輪中國艾滋病項目基線調(diào)查”中使用的問卷,對調(diào)查對象進行面對面詢問式調(diào)查。
3.知曉率計算方法:能正確回答6道及以上者視為知曉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知曉艾滋病防治知識的人數(shù)/調(diào)查總?cè)藬?shù)×100%,單條知識知曉率=正確回答本問題的人數(shù)/回答該問題的總?cè)藬?shù)×100%。
三、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EpiData 3.1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SAS 9.2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或趨勢性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四、質(zhì)量控制
我所門診護士經(jīng)過昌平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yè)培訓并考核通過。填好監(jiān)測登記表后交由專設的質(zhì)量控制人員審核,督導員審核無誤簽字后歸檔,每周最后由數(shù)據(jù)錄入員進行雙錄入。完成錄入工作后每月對原始資料和數(shù)據(jù)庫進行復核。
一、基本情況
調(diào)查對象中,男3174例,占55.95%;女2499例,占44.05%。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87歲,平均年齡(36.46±15.45)歲,18~35歲占59.30%。文化程度以高中及高中以上為主,占62.95%。戶籍人口2974例,占52.42%;非戶籍人口2699例,占47.58%。
二、艾滋病防治知識總體知曉情況
5673例調(diào)查對象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為92.77%(5263/5673),其中正確回答“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吃飯會感染艾滋病嗎?”這一問題的就診者占88.30%(5009/5673),其余7條知識的知曉率均超過90.00%;2012和2013年的知曉率較低,分別為88.92%和89.35%,2015年知曉率為96.39%,達到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詳見表1、2。
三、不同特征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
非結(jié)核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94.06%)高于結(jié)核病患者(91.58%)(χ2=12.97,P=0.0003)(表3)。
表1 北京市昌平區(qū)結(jié)防所5673例結(jié)核門診就診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
表2 2011—2015年昌平區(qū)結(jié)核門診就診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
表3 門診結(jié)核病患者與非結(jié)核病患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
表4 不同人口學特征就診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
注a:為卡方值;b:為趨勢性檢驗卡方值
表5 不同人口學特征就診者對單條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
注 表中括號內(nèi)數(shù)值為 知曉率(%)
單條信息知曉率方面,隨著年齡組的提高,8條信息的知曉率均逐漸降低;戶籍人口8條知識的知曉率均高于非戶籍人口;6條知識的知曉率水平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詳見表5。
艾滋病防治工作關(guān)系著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緊迫的任務,結(jié)核病是HIV感染者與AIDS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疾病,也是艾滋病患者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大眾尤其是結(jié)核病患者進行宣傳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過對2011—2015年昌平區(qū)結(jié)防所門診就診者艾滋病監(jiān)測登記資料進行分析,能夠全面了解我所門診就診者艾滋病防治知識掌握情況,進而為今后的工作計劃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從2012年開始至2015年,昌平區(qū)結(jié)防所門診就診者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逐年提高,均達到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4]中85%以上的目標要求,高于符彬等[5]、何昱穎等[6]、閻立芹等[7]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長期以來,區(qū)政府對全區(qū)艾滋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視,多部門合作機制不斷完善,艾滋病防治的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尤其加強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能夠長期保持較高水平。2011年知曉率94.75%,高于2012、2013和2014年;原因可能為近5年來昌平區(qū)流動人口日益增多,出現(xiàn)了非戶籍人口高于戶籍人口比例的情況, 使得2012年的知曉率出現(xiàn)了下降,但隨著對這部分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斷改進,知曉率從2012年開始逐漸提高,其他影響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
非結(jié)核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94.06%)高于結(jié)核病患者(91.58%),原因可能是結(jié)核病患者平時不太關(guān)注自身健康狀況,不注重健康信息的獲取,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這提示今后我所應對就診者加強艾滋病等傳染病相關(guān)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
調(diào)查對象對與HIV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吃飯是否會感染艾滋病的知曉率較低,提示部分公眾對HIV傳播途徑存在誤區(qū),在今后的宣傳教育中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消除公眾對艾滋病的恐懼心理與偏見,營造全民防治艾滋病的良好氛圍[8-10]。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加知曉率逐漸降低,文化程度越高的就診者知曉率越高,低年齡人群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更強。提示在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應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群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計劃和方案,并定期評估宣傳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應繼續(xù)加強結(jié)核病門診就診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手段,不斷提高結(jié)核病門診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水平[11]。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5.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
[2] 何金戈,常壤丹,王梅引,等.四川省結(jié)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現(xiàn)狀及流行特征研究. 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3,29(10):836-84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艾滋病防治工作辦公室.中國艾滋病防治督導與評估框架(試行).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7-1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R/OL].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2012[2016-10-31].http://www.gov.cn/zwgk/2012-02/29/content_2079097.htm.
[5] 符彬,陳晨燕,潘黎正,等. 龍灣區(qū)人群艾滋病知曉率調(diào)查. 浙江預防醫(yī)學,2010,22(2):85,94.
[6] 何昱穎,雷世光,宋沈超,等. 2010—2014年貴州省肺結(jié)核報告患者合并HIV感染狀況分析.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6,20(4):337-340.
[7] 閻立芹,王健,岳玉妹,等. 大連市金州區(qū)不同人群艾滋病知曉率調(diào)查研究. 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1,5(9):527-528.
[8] 張永英,蔣定康,周玲,等. 安康市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率調(diào)查分析. 醫(yī)學動物防制,2010,26(10):938-939.
[9] 黃仁國,翟慶秀,許海芬. 平樂縣建筑工地流動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綜合干預效果分析. 醫(yī)學動物防制,2016,32(6):649-652.
[10] 宗雪梅,苗香芬,王偉,等. 縣城不同職業(yè)流動人口社會學特征及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調(diào)查. 醫(yī)學動物防制,2011,27(1):4-6.
[11] 李新旭,姜世聞,王黎霞,等. 醫(yī)療機構(gòu)參與定點醫(yī)院結(jié)核病防治模式試點實施情況的定性調(diào)查. 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1):133-136.
(本文編輯:范永德)
Analysis on AIDS knowledge of tuberculosis outpatients from 2011—2015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WANGLi,WANGLu-qin,ZHANGZhi-guo,MAShu-bo.
ChangpingInstituteforTubercu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Beijing102200,China
MAShu-bo,Email:mmssbb@126.com
Objective To guid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ual infection of tuberculosis (TB)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the understanding of AIDS knowledge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tuberculosis outpatients in Changping Institute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5673 tuberculosis outpatients over 18 years of age (2946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2727 cases of non-tuberculosis patients)of Changping Institute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rom 2011—2015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A total of 5673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567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valid rate was 100.00%.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was 92.77%(5263/5673). Awareness rates of the 18-,35-,60- year old groups were 96.05% (3231/3364),89.99% (1511/1679) and 82.70% (521/630) respectively, whic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d age (χ2=167.93,P=0.000). The awareness rate of household population (93.75%, 2788/297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household population (91.70%, 2475/2699) (χ2=8.83,P=0.003). Awareness rates of the middle-school, high-school and college-groups were 86.20% (1812/2102),95.91% (986/1028) and 96.93% (2465/2543)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level of education (χ2=192.38,P=0.000). Conclusion The awareness rates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e non-household population and those who have lower education level are relatively low and th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health should be enforced for those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Tuberculosi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 Questionnaires
10.3969/j.issn.1000-6621.2017.06.019
102200 北京市昌平區(qū)結(jié)核病防治所
馬樹波,Email:mmssbb@126.com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