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我”
“我”是一種類似三戈戟的兵器,流行于商代至戰(zhàn)國時期,秦代以后逐漸消失。根據(jù)現(xiàn)藏于博物館的西周時期的青銅兵器“我”來看,這種兵器的形狀有點像《西游記》里豬八戒扛的釘耙,只不過“我”是三根齒,為側(cè)式,而豬八戒的釘耙是九根齒,為橫式。
青銅兵器“我”
陜西扶風(fēng)縣出土的西周青銅兵器“我”。
“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最早見于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當時的“我”作為代詞使用,指的是“我們”。而“我”是怎樣由兵器變成人稱代詞的呢?
專家認為,“我”是古代的戈類兵器,很容易激發(fā)軍隊的斗志,凡持“我”者,皆屬我方,因此“我”便逐漸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意思,并沿用至今。
“囧”字是現(xiàn)代人造的嗎
相信大家對“囧”字并不陌生,在網(wǎng)絡(luò)聊天中大家經(jīng)常會用到,有“郁悶、悲傷、無奈”之意。其實,“囧”是一個古代漢字,在甲骨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囧”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光明、明亮”。唐代詩人韓愈在《懷秋詩十一首》中用過這個字,“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囧囧”,“囧囧”在這里通“炯炯”,意思是窗戶明亮。
“囧”字很形象,看上去就像一張沮喪的人臉,因此它被現(xiàn)代人賦予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成為網(wǎng)絡(luò)聊天、論壇、博客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
另外,“囧”字的發(fā)音與“窘”一致,更使得它成為表示沮喪的絕好代用詞。
為什么用“吹?!眮硇稳菡f大話
為什么用“吹?!眮硇稳菡f大話,而不是用“吹馬”“吹豬”或者別的詞?牛這樣一種忠厚老實的動物到底是招誰惹誰了?
“吹?!币辉~源于陜甘寧和內(nèi)蒙古一帶,是西北方言。西北河流湍急,難以行舟,本地人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袋或羊皮袋吹成氣囊,扎好口后連接成筏,作為渡河的工具。
吹氣囊是一個力氣活,一定要幾個體格強壯、肺活量大的人一起才能吹起來。如果有人說他一個人能吹起牛皮囊,大家就認為他在說大話?!按蹬#ㄆぃ本统闪恕罢f大話”的代名詞。
關(guān)于“吹牛”,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專家認為它與游牧民族的生活有關(guān)。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財產(chǎn)就是牛和馬,因此,人們聚在一起時總喜歡談?wù)撟约旱呐:婉R,其中就難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長,“吹?!敝f便流傳開來,就有了說大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