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麗 謝齊群 孫 琰
微信教育對門診PICC患者社會支持與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
張嘉麗 謝齊群 孫 琰
目的: 探討微信教育對門診PICC患者社會支持度以及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8月收治200例PICC置管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宣教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微信為主的自媒體宣教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社會支持度、導管維護的依從性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干預6個月后的主觀支持、客觀支持、支持利用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導管維護依從性方面高于對照組,導管阻塞、感染、導管破損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例數(shù)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信教育不僅能夠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社會支持度,而且能夠提高患者的導管維護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微信教育;門診;PICC導管;社會支持;導管維護依從性
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是依靠靜脈的大流量、高流速使血液迅速稀釋和播散藥物,其不僅避免了反復穿刺的發(fā)生,而且有效減少了藥物對患者血管的損傷[1]。越來越多的門診患者需要進行PICC置管,保護靜脈。我院是外來務工群體較為集中的地方,很多患者在外院置管治療之后帶管來我院維護,因此提高患者在院外的導管維護依從性不僅能減少患者的痛苦,也能夠降低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就醫(yī)次數(shù)。所以加強對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隨著網(wǎng)絡通訊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我院門診于2016年1~8月對100例PICC置管患者使用微信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0例PICC置管的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PICC置管條件,首次置管者。(2)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3)年齡≥18歲。(4)無抗凝藥物史、無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5)無全身感染史。(6)無意識障礙及精神病史。(7)PICC置管后在本院進行維護。排除標準:(1)過敏體質(zhì)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2)合并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3)穿刺側有其他導管者。(4)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及語言表達缺陷。(5)已知或懷疑患者對導管所含成分過敏者。(6)患有其它未愈腫瘤者。(7)不愿意配合研究。隨機將200例患者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24~75歲,平均(55.3±21.5)歲;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25~74歲,平均(54.5±20.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宣教方案:(1)文字宣教。以宣傳手冊的方式,通過文字和圖片的結合,將PICC門診護理的相關知識形象化、生動化。(2)講座宣教。根據(jù)PICC門診患者近期的相關情況,定期開設針對性的講座。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微信為主的自媒體宣教。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構建與PICC門診護理相關的患者微信群 將患者及患者家屬拉入到微信群中,每天發(fā)放與PICC門診護理相關的知識。以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的方式宣傳,以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門診PICC護理人員每天有1 h的在線時間,接受患者有關疾病的咨詢,解答患者的相關問題以及進行討論。
1.2.2 構建與PICC門診護理相關的微信公眾號 構建一個名為“PICC門診護理”的微信公眾號,課題組成員定期上傳與PICC門診護理相關的知識。設置關鍵字自動回復功能,患者能夠根據(jù)自己想要了解的內(nèi)容輸入關鍵字后收到平臺自動發(fā)送的內(nèi)容。同時還能申請人工服務,及時向后臺護士獲得PICC導管維護知識的指導。
1.2.3 宣教的內(nèi)容 保持置管部位局部清潔干燥,勿擅自撕下貼膜。貼膜有松動、卷曲、出汗及洗澡后,應及時請專業(yè)護士更換。注意觀察穿刺點周圍皮膚有無發(fā)紅、疼痛、腫脹及滲出等,如有異常及時到醫(yī)院就診。置管期間可沐浴,但不可盆浴或池浴,沐浴前用塑料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保護,或使用專門的防水護套,淋浴后檢查貼膜下有無進水,如有進水或出汗立即請專業(yè)護士更換,否則易造成穿刺點感染和導管移動。治療間歇可從事一般性日?;顒樱缂覄談趧?、體育鍛煉等,行、走、臥時,雙臂可自然下垂[2]。但要避免使用穿刺側肢體提重物、做引體向上、舉啞鈴等持重鍛煉,并避免游泳。若突然用力或劇烈咳嗽之后,立即請護士沖管、封管,以避免胸腔壓力大,導管頂端進入血液,時間長后凝固堵管。
1.3 觀察指標 (1)社會支持度。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該量表由3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客觀支持(2,6,7)、主觀支持(1,3,4,5)和社會支持(8,9,10),共10個條目,每個方面的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社會支持度越高。于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進行比較。(2)導管維護的依從性。分為4個等級,其中0級為患者能夠自覺按時、按質(zhì)的完成導管維護;1級為患者在家屬或醫(yī)護人員的監(jiān)督下能完成按時導管維護;3級為在家屬或醫(yī)護人員督促下偶爾完成導管維護;4級為不進行導管維護,家屬或醫(yī)護人員勸說或監(jiān)督無效果。(3)PICC置管并發(fā)癥。統(tǒng)計患者置管期間發(fā)生靜脈炎、導管阻塞、感染、靜脈炎、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軼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社會支持度得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社會支持度得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社會支持度得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注: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12例,包括導管阻塞4例,感染4例,導管破損4例;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25例,包括導管阻塞8例,感染8例,導管破損9例
PICC置管是長期靜脈輸注藥物患者治療過程中常用的輸液通路方法,PICC導管采用醫(yī)用高級硅膠材料,柔軟性好、生物相容性較高、對血管內(nèi)膜刺激較小。但PICC的置入也會產(chǎn)生諸多不良影響,如導管阻塞、感染、靜脈炎等,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響PICC的使用時間,不利于患者的治療。提高PICC患者的導管維護的依從性是減少PICC置管并發(fā)癥的關鍵[3],健康教育是增加PICC置管患者健康知識和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就目前而言,門診上對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隨機性、盲目性較強,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建議應該加強知識宣教的力度,多渠道宣傳健康知識,以提高患者自我照護能力。微信是一種即時通訊應用程序,集合了圖、文、音、視頻等幾乎所有的受眾接受信息方式,可以通過手機將一些健康教育的信息、注意事項、疾病知識等制作成視頻、文字、圖片等發(fā)放給患者,已經(jīng)成為患者及時獲得健康指導和咨詢的最佳途徑[4]。
我院在常規(guī)健康宣教的基礎上,開展以微信為主的自媒體宣教,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健康教育相比,微信教育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較高,并發(fā)癥少,而且社會支持度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社會支持是一種可利用的外部資源,是人所處的社會關系對人的主觀和(或)客觀影響力。微信教育通過建立微信群和使用微信公眾號,加強了PICC置管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提高了社會支持度。其中患者與護理人員的交流,使其能夠在院外獲得導管維護知識,及時解決帶管期間遇到的問題,能夠以更好的心態(tài)應對PICC置管。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感,不僅使患者吸取了更多的護理知識,而且有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帶管期間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能有效避免信息遺漏以及傳遞不準確的現(xiàn)象,患者只要手機聯(lián)網(wǎng),打開微信群或者公眾號,就能隨時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識和內(nèi)容[5]。通過微信平臺PICC導管維護的健康知識能夠通過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內(nèi)容有效傳播,使相關內(nèi)容的展示變得更加直觀和便捷,患者知曉如何進行自我保護、PICC維護的注意事項、應急處理和衛(wèi)生清潔等,增加了健康教育的直觀性[6],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預防了并發(fā)癥發(fā)生。而且能夠隨時調(diào)取、重復學習,相關健康宣教內(nèi)容可持續(xù)更新,提高了健康教育的便捷性。
綜上所述,微信教育不僅能夠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社會支持度,而且能夠提高患者的導管維護依從性,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1] 錢玉蘭,陸勤美,張?zhí)m鳳,等.健康教育路徑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0):1205-1206.
[2] 陳 瑩,馬金秀,陶利英.健康教育路徑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30-131.
[3] 李 莉.護理干預對PICC 置管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7):64-66.
[4] 魯 華,董元玲,桑 娟,等.微信隨訪對PICC 置管患者延伸服務的影響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1):1268-1280.
[5] 王 偉.微信健康教育對PICC置管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12):4302-4303.
[6] 張 麗,王惠賢.微信群在PICC置管患者院外維護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117-118.
(本文編輯 劉學英)
518109 深圳市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人民醫(yī)院門診換藥室
張嘉麗:女,本科,主管護師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創(chuàng)新科技項目(20160831A1030157)
2017-03-12)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