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良朝
日本電影《小森林》,幾乎是我們所有關于世外桃源的唯美具現(xiàn)。影片沒有太多情節(jié),甚至連臺詞也不多,只是鄉(xiāng)間平常風景,只是勞作,只是制作和享用美食,但它所產(chǎn)生的回聲是如此綿長,并帶來療救和治愈。
《小森林》分為冬春篇和夏秋篇,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原作改編的電影。市子由于不能適應都市生活,從東京回到家鄉(xiāng)小森。小森是一個小小的村莊,青山綠水環(huán)繞,市子居住的小木屋,為森林、田地和沼澤所環(huán)繞。春天花妍木翠,夏日云遮霧繞,秋季層林盡染,冬季白雪皚皚。四季更替,依時勞作,周而復始。
市子沒有父親,母親又離家出走,家族成員只有一只貓。事事親力親為,插秧耕種、割草除蟲、采摘捕撈、鋸木劈柴、鏟雪修葺、清理煙囪……依節(jié)令播種,在自然中收獲自己的付出,也到自然中獲取所需。與鄰里鄉(xiāng)親關系簡單、松弛而和諧,以美食相互饋贈,分享豐收喜悅。世界就在一道道食物中,徐徐展開。
這是大工業(yè)時代,一個人的詩意棲居。市子去溪邊摘野菜,做成小菜下飯。圣誕節(jié),她學著母親的樣子用自己種的黑米和南瓜做蛋糕,雨天一邊守著爐子一邊讀書,夏天關了燈看星星。連地里的雜草都能變成食物。市子的齊耳短發(fā)有著自然的黑和光澤,雖干著粗重的農(nóng)活,卻衣著文藝、整潔、優(yōu)雅,皮膚白皙又光滑。仿佛從沒被風吹日曬過,沒被困境擊垮過,總是不急不躁,哀而不傷,柔韌倔強,淡定自足。日日躬身勞作,她如同飛鳥游魚、山花小溪,和小森廣闊田野是如此和諧地融為一體。
這部電影還是一部有情節(jié)的食譜,有致命的美食誘惑。市子用各種隨手可得的天然食材,精心烹制,量需取用。用火爐的余溫烤面包,自釀米酒請朋友品嘗,按照母親的方法做伍斯特醬油,把雨久花做成花泥享用,把西紅柿做成罐頭留到冬天吃,去田里耕作就帶上自己在山上撿來的山核桃做的核桃飯便當。市子還幫助鄉(xiāng)鄰宰鴨,做成番鴨三吃。每一道美味,都不厭其煩地展示制作過程和享用時的陶醉。不加任何佐料的烤土豆和煮紅豆,只是因為新鮮和制作時的虔誠而成為無上美味……
在食物中有回憶。這些包藏在食物中的回憶,拼湊出市子的生長歷程。被親人遺棄,被城市孤立,創(chuàng)傷和痛楚,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被慢慢治愈。再度離開后的歸來,市子神情愈加堅定自如。在鄉(xiāng)村節(jié)日中,閃回的鏡頭里體貼的愛人、可愛的孩子和母親的來信,預示了一個能夠滿足我們心愿美好的結(jié)局。小森,正在成為他們的新農(nóng)村。
電影用美食和美景,營造出一個使人心生寧靜的田園。通過食物這一介質(zhì),讓它取代藥物,治愈心病,更讓人久久回味,欲罷不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小森林》也是拯救浮躁的一劑良藥,由此我們可以愛上食物的天然和簡單,舍棄過多的貪欲和不知足。
“家人閑會,燈火可親?!泵總€人心中都有一個小森林,那是我們以為總有一天要回去的故鄉(xiāng)。市子的小森,就是蕭紅的呼蘭河,汪曾祺的高郵。借由小森,每個人的魂魄都可以夜夜歸來。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