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萍
摘 要 目的:探討賦能管理在社區(qū)慢性病管理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隨機整群抽取本社區(qū)高血壓、糖尿病和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賦能管理干預觀察組350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80例,平均年齡(63.08±3.26)歲,高血壓、糖尿病和腦卒中的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156例、131例和63例。對照組400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02例,平均年齡(62.96±3.73)歲,高血壓、糖尿病和腦卒中的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172例、150例和78例。隨訪觀察經(jīng)過賦能管理干預6個月后的慢性病管理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的血壓控制達標率、空腹血糖控制達標率、餐后血糖控制達標率和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達標率均比干預前有明顯提高(P均<0.01),對照組干預前后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后觀察組超重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以及血脂異常率均比干預前有明顯降低(P均<0.01),對照組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jié)論 :賦能管理在社區(qū)慢性病管理中可產(chǎn)生明顯效果。
關(guān)鍵詞 慢性??;賦能管理;社區(qū)
中圖分類號:R18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2-0050-02
Effect assessment of application of empowerment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LIU Anping
(Changz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powerment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ethods: By the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strok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35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mong them there were 170 males and 180 females, and the mean age was (63.08±3.26)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stroke were 156 cases, 131 cases and 63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had 400 patients, among them there were 198 males and 202 females, and the mean age was (62.96±3.73)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stroke were 172 cases, 150 cases and 78 cas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fter empowerment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six months were followed up and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he empowerment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rates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hemoglobin control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1),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central obesity rate and dyslipidemia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1),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Empowerment management can produce obvious effect in th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empowerment management; community
賦能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原理是通過激發(fā)行動者的內(nèi)在動力源,最終目的為達到健康行為改變的目標,可以用于患者,也可以擴展應用于相關(guān)醫(yī)護人員[1-3]。通過連續(xù)的賦能教育,可以幫助行動者建立正確的認知,認識到自我健康行為管理的責任感等等,指導與鼓勵他們做出自我決策。通過賦能達到引導學習者確定符合自身情況的目標與計劃,并使之更具行動力[2-3]。賦能的核心其實是激發(fā)教育對象的健康管理主動性,作為臨床健康教育的一種方法,其常見于社區(qū)護理、慢性病的臨床或者社區(qū)管理當中,所涉及到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嬰幼兒造瘺口護理、潰瘍性結(jié)腸炎、腫瘤等等,通常都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賦能管理和自我管理,輔以情感支持溝通等因素的協(xié)同,幫助學習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積極主動的適應新情境,并及時準確通過專業(yè)幫助來解決各種健康相關(guān)問題是賦能管理應用于很多社區(qū)慢性病患者的宗旨[2-5]。本研究就賦能管理應用于社區(qū)慢性病患者的相關(guān)效果進行了評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取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選取本社區(qū)所轄的慢性病患者350例為賦能干預觀察組,其中男性170例(48.57%),女性180例(51.43%),平均年齡(63.08±3.26)歲,高血壓患者156例(44.57%),糖尿病患者131例(37.43%),以及腦卒中患者63例(18.00%)。并在本轄區(qū)的慢性病患者選取年齡性別可比的400例作為對照組,男性198例(占49.50%),女性202例(50.50%),平均年齡(62.96±3.73)歲,其中高血壓患者172例(43.00%),糖尿病患者150例(37.50%),腦卒中患者78例(19.50%)。兩組對象之間性別和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賦能干預觀察組實施賦能培訓和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慢性病管理。
納入標準:本社區(qū)所轄的社區(qū)慢性病患者,均已在三級醫(yī)院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或腦卒中,能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嚴重精神病患者,排除不能配合本研究的患者等。全部患者均獲知情同意。
1.2 賦能干預
賦能干預首先引導社區(qū)患者確立問題,以討論、訪談的形式開展,明確患者目前的主要問題與健康需求。然后是情感的宣泄環(huán)節(jié),傾聽并鼓勵患者表達自我的情感,同時激發(fā)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責任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第三步通過訪談、討論等溝通形式,引導患者對自身問題提出改善的目標,最終的決定權(quán)在于患者,并且正面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積極心態(tài)。然后進行計劃的確認,在患者解決健康問題的過程中,定期進行溝通反饋,對于實施過程中的困難給予一些專業(yè)建議,從而保證患者自我健康行為改變計劃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最后進行行為評價。賦能培訓的具體內(nèi)容涉及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基礎(chǔ)醫(yī)學知識以及預防康復基本知識,血壓和血糖等測量的基本技能。對照組給與常規(guī)的社區(qū)管理和普通的健康教育。
1.3 評價
評價干預前和隨訪6個月后的慢性病控制情況,血壓<140/90 mmHg為控制達標,空腹血糖<7.0 mmol/L為控制達標;餐后血糖<10.0 mmol/L為控制達標;糖化血紅蛋白<7.5%為控制達標。
1.4 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較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干預前后慢性病控制情況比較
賦能管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血壓控制達標率、空腹血糖控制達標率、餐后血糖控制達標率和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達標率均比干預前有明顯提高(P均<0.01,表1)。
2.2 干預前后慢性病相關(guān)危險因素水平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超重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以及血脂異常率均比干預前有明顯降低(P均<0.01),對照組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表2)。
3 討論
社區(qū)慢性病的管理重在預防與控制,所以使患者保持好良好的生理指標狀態(tài)不僅能維持患者較好的生活質(zhì)量,還能延長生存期。近年來,通過健康教育等干預方式提高社區(qū)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相關(guān)自控力和自我調(diào)整能力已經(jīng)成為社區(qū)慢性病管理中重要的醫(yī)療手段[6-8]。對于社區(qū)慢性病患者來說,控制其各項生理指標的穩(wěn)定以及達到在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9-11]。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社區(qū)管理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以及一些精神疾患[12-13],所以本研究中針對的是本社區(qū)管理比例最高的糖尿病、高血壓和腦卒中患者。
近年來也被引薦并應用到更多的醫(yī)療衛(wèi)生領(lǐng)域中來[14-15]。本研究中經(jīng)過賦能管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血壓和血糖的控制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賦能管理在本社區(qū)中對于幾種主要慢性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賦能管理充分調(diào)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鼓勵和發(fā)動患者完善自我管理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與傳統(tǒng)的主觀宣教和古板管理比較,在提高慢性病控制水平等方面表現(xiàn)出更大的優(yōu)越性。
本次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賦能管理的干預還可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發(fā)生,調(diào)整血脂指標異常,支持賦能管理在社區(qū)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磊, 丁敏, 朱建華. 賦能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J]. 護理管理雜志, 2013, 13(4): 252-254.
[2] 管慧. 賦能教育及其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學雜志, 2016, 31(12): 111-112.
[3] 仇華, 顧健. 社區(qū)慢性病管理與干預[J]. 江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4, 25(1): 153-155.
[4] 呂建芬. 社區(qū)慢性病護理干預研究[J].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5, 24(3): 323-325.
[5] 王文萍, 李蔚, 梁惠.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應用賦能教育模式的探討[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9): 71-73.
[6] 佘賀杲, 莫綺華, 馬亮, 等. 賦能教育模式對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 現(xiàn)代臨床護理, 2016, 15(3): 70-74.
[7] 梁莉莉, 張振香, 王盼盼. 賦能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研究進展及啟示[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34): 2650-2652.
[8] 楊新麗. 賦能教育理論在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14.
[9] 鄭建敏. 慢性病社區(qū)干預路徑探究[J]. 大家健康, 2014, 8(23): 319-320.
[10] 羅德蓮. 高血壓健康教育在社區(qū)慢性病防治中的應用探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6, (3): 33-35.
[11] 何卓萍. 社區(qū)慢性病管理中群組管理的應用探討[J]. 吉林醫(yī)學, 2014, 35(23): 5305-5306.
[12] 蘭斌. 社區(qū)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路徑選擇的探索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5, 13(15): 59-61.
[13] 顧厲, 陳向韻. 我國社區(qū)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4, 20(7): 862-865.
[14] 楊金奎. 常見慢性病社區(qū)綜合防治管理手冊: 糖尿病管理分冊[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 5-9.
[15] 張文隆. 賦能: Enablement & engagement[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4: 13-17, 9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