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杰明 吳浩龍
[摘要]目的探究粒細胞集落聯(lián)合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干預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三組,EPO組、G-CSF組及EPO+G-CSF組,比較各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測結(jié)果和血流動力學指標。結(jié)果與治療前比較,各組左心室收縮末內(nèi)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縮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張未期內(nèi)徑(LVED)、呼氣終末正壓(LVEDP)顯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縮短分數(shù)(FS)、左心室收縮壓(LVSP)、左心室內(nèi)壓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顯著升高,EPO+G-CSF組效果優(yōu)于EPO組及G-CSF組,各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EPO聯(lián)合G-CSF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可明顯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動力學,其效果優(yōu)于單純EPO或G-CSF治療。
[關(guān)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6X(2017)03-0200-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03.14
近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ryocardial infarction,AMI)時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聯(lián)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等干細胞動員劑,穩(wěn)定心臟結(jié)構(gòu)及改善心功能,成為研究治療缺氧及心肌梗死疾病的主流,可以有效縮小梗死區(qū)域,并促進心肌細胞再生。本文觀察缺氧心肌細胞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EPO聯(lián)合G-CSF干預對心臟結(jié)構(gòu)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為相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均知情同意。依據(jù)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三組,EPO組(n=20)、G-CsF組(n=20)及EPO+G-CsF組(n:20)。EP0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齡36~84歲,平均(64.37±10.99)歲。G-CSF組中男9例,女11例,年齡37~83歲,平均(64.76±11.54)歲。EPO+G-CsF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35~83歲,平均(64.38±10.45)歲。三組用藥靜注前均未使用強心、利尿、血管擴張劑及影響心功能的藥物,其他一般臨床資料見表1。
1.2治療:兩組入院后均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300mg、氯吡格雷300mg嚼服,肝素100U/kg靜脈推注,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根據(jù)造影結(jié)果對梗死動脈進行介入治療。術(shù)后EPO組給予EPO,3000IU/支,每天1支。G-CsF組給予G-CsF,150μg/支,每天1支;EPO+G-CSF組以上兩種藥物均每天1支,連續(xù)用藥5d。
1.3觀察指標:
1.3.1心功能:用超聲心動圖對治療前及用藥28d后患者檢測,記錄患者左心室收縮末容量(LVESV)、縮短分數(shù)(FS)、左心室舒張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縮末內(nèi)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等指標。
1.3.2血流動力學測定:多道生理記錄儀檢測治療前及藥物干預28d后各組患者壓力變化情況,記錄最大值(+dP/dtmax)、左心室收縮壓(LVSP)、左心室舒張末壓(LVEDP)。
1.4統(tǒng)計學處理: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獨立因素t檢驗,多組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心功能變化比較:超聲心動檢查與治療前比較EPO組、G-CSF組及EPO+G-CSF組LVEF、FS顯著升高,LVEDV、LVED、LVESD、LVESV顯著降低(P<0.05);EPO+G-CSF組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G-CSF組、EPO組(P<0.05),見表2。
2.2血流動力學變化:EPO組、G-CSF組及EPO+G-CSF組,與治療前比較,LVSP、+dP/dtmax顯著升高,LVEDP顯著降低(P<0.05);且EPO+G-CSF組效果優(yōu)于EPO組及G-CSF組(P<0.05),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干細胞移植、細胞因子等治療方法在實驗中不斷被證實,獲得簡便等優(yōu)點而備受研究者關(guān)注,由于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其療效顯著。其中,對神經(jīng)有保護作用的生長因子,EPO是一種刺激骨髓造血的糖蛋白激素,研究報道EPO可以在缺氧缺血時保護神經(jīng)細胞,提高細胞的生存能力,可有效地避免細胞過度凋亡。G-CSF多用于動員粒細胞減少癥、外周血干細胞、免疫性疾病的治療,骨髓造血干細胞的動員劑,研究報道G-CSF具有重塑心臟結(jié)構(gòu)、改善心功能、促血管新生、促進造血、緩解膠原沉積的作用。EPO聯(lián)合G-CsF用藥的治療效果研究少見報道,但單獨用藥治療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有限。
本文觀察了EPO聯(lián)合G-CsF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EPO組、G-CsF組及EPO+G-CsF組,與治療前比較,LVEF、FS、LVSP、+dP/dtmax顯著升高,LVED、LVESD、LVEDV、LVESV、LVEDP顯著降低;且EPO+G-CsF組效果優(yōu)于EPO組及G-CsF組,可明顯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動力學。
綜上所述,本研究為EPO聯(lián)合G-CsF應用于臨床提供有效的實驗依據(jù),兩者聯(lián)合具有明顯改善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的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臟中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獨用藥,取得了滿意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