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炬
剛剛過去的5月,一個孩子跳樓結束了自己只有14歲的生命,原因只是“被父親沒收了手機”。這讓我回想起近些年發(fā)生的類似事件,很多孩子尋短見的原因都是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有的是被老師說了一句,而這位老師的話甚至連批評都算不上,只是一個客觀的評價。還有的是跟家長鬧情緒,有的是跟同學做游戲輸了……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今天的孩子太脆弱了,是陶瓷心、破璃身,說不得碰不得。
為什么今天的孩子這么脆弱?有些人認為,這些孩子從小都在順境中成長,因此受不得批評,承受不了一點點逆境和壓力,這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如果我們真正地走進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設身處地從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仔細觀察他們今天的生存狀態(tài),再對比我們成長的年代,就能得出其他的一些結論。
今天,我們多數(shù)教師和家長都在做著一件對孩子來講十分重要的事——給他們的未來以更多的競爭力,這沒錯,但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時,我們就不自覺地犧牲了孩子們今天的生活,把孩子們今天的生活與明天的可能性對立了起來。沒有正常的生活,這很可能是造成他們脆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一些教師和家長混淆了生存和生活的區(qū)別,把孩子們的“生活需要”壓制到了只有“生存需要”的地步。生命似乎只需要空氣、水、食物和適當?shù)男菹⒕蛪蛄耍鋵嵾@只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的生活條件和成長條件。孩子的成長包含心智的成長、社會經(jīng)驗的成長、人際交往能力的成長、讓自己開心能力的成長、愛與被愛能力的成長、承受挫折能力的成長、自我認知能力的成長——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有一定寬度的生命體驗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為將來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使生命更能抵抗挫折。相反,當很多其他的成長因素被剝奪,只有學業(yè)成績等少數(shù)的一兩種能力畸形瘋長時,很多對生命起支撐作用的元素都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一根細桿向上躥,脆弱就是一種必然。
孩子的生活需要相當多的快樂和開心;需要與玩伴建立友誼;需要自主不受人打擾地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需要在我們大人看來并無意義的隨性玩耍。這些東西與他們的學業(yè)一起,共同構成了孩子成長所必需的五彩斑斕的生活。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但我們對此剝奪得太多,沒有豐富生活的支撐,一個生命的精神世界就會很脆弱。
孩子的生活中另一項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愛。不管兒童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都不能成為愛或不愛的前提,父母和老師是兒童周邊世界的掌控者,只有他們給予無條件的愛,孩子才會感到他所處的世界是安全的居所,他們內(nèi)心才會踏實,才能堅強。要知道,只要我們平時注意防微杜漸,孩子們犯的錯永遠都只是局部性的。孩子犯了錯,我們的批評和懲戒當然要及時跟上,但永遠都要就事論事,永遠都不能以放棄愛為要挾。反之,如果我們動不動就以收回自己的愛甚至撫養(yǎng)權做武器,動不動就把一個缺點放大成孩子的本質(zhì),我們就將收獲一個總是充滿負面情緒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越來越陰暗,或者越來越冷漠,或者越來越暴躁。當他們感受不到我們的愛時,總有一天,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厭惡會逐漸超過喜愛,他們就將體驗不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時,他們就會非常孤獨和脆弱。
同時,父母和教師的愛也一定是自然的愛,這里必然包含著父母和教師的情緒和需要,父母和教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需要把自己的情緒傳達給孩子,客觀上形成對孩子愛的要求。當然,這種傳達要注意分寸和不同年齡、性格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愛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在愛中,每個成員都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從而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愛與被愛同樣重要,都是孩子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重要的“理由”。當孩子明確地意識到自己被其他人所需要時,他更能體會生命的意義,也不會輕易感到脆弱。
孩子們的成長也需要壓力,但一定要適度。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在生活中接收到的只是壓力,學習壓力、考試壓力、作業(yè)壓力、與其他孩子攀比的壓力……而相對的放松機會卻不多,一旦這些壓力積累到一定的極限,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就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為孩子化解壓力,我們要善于與孩子溝通,體會他們的壓力程度,有時候,他們的任性,他們的沖動,都是在排解內(nèi)心的焦慮,家長和教師一定要敏銳地察覺到,積極地為他們化解壓力。只有在適度壓力中成長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堅強,無壓力和壓力過重都能造成他們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