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蓬蓬
摘要:目的探究中藥序貫周期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效果。方法收集8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接受二甲雙胍治療,觀察組接受中藥序貫周期治療,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激素水平。結果①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P<0.05)。②治療前2組患者促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激素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促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1.3±0.8)、睪酮水平(53.0±10.2)ng/m、促黃體生成素水平(8.1±2.3)mlu/ml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水平(P<0.05)。③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7.6±1.5)mm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4.8±0.5)mm,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序貫周期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藥序貫周期療法;二甲雙胍;多囊卵巢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1127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3-0103-02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也缺乏治療該病的特效藥物,屬中醫(yī)閉經、不孕等范疇,其發(fā)生與肝脾腎密切相關。筆者觀察運用中藥序貫周期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療效,并與二甲雙胍組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與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②高雄激素表現。③經超聲檢查確診。④患者均知情,且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庫興綜合征。②腎上腺素皮質增生。③分泌雄激素腫瘤。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年齡在18~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0±2.5)歲;觀察組40例,年齡在17~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2±2.1)歲;2組患者在疾病、年齡等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接受二甲雙胍治療(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國藥準字:H20023370),1日3次,1次500 mg,連續(xù)治療12周。
1.2.2觀察組 接受中藥序貫周期治療,月經干凈后開始服用補腎、健脾、疏肝方藥,組方:白芍15 g,柴胡9 g,女貞子12 g,山萸肉15 g,熟地15 g,枸杞子15 g,山藥15 g,茯苓12 g,丹皮10 g,浙貝母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天1劑;排卵期主方基礎上加用菟絲子20 g,淫羊藿15 g,丹參15 g,赤芍10 g,水煎服,1 d 1劑,服用3 d;排卵后主方的基礎上加首烏15 g,覆盆子15 g,續(xù)斷15 g,水煎服,每天1劑;月經期開始服用引經下行、活血化瘀的方藥,組方:紅花9 g,桃仁12 g,當歸15 g,川牛膝15 g,赤芍12 g,益母草30 g,香附10 g,炒枳殼12 g,甘草6 g,水煎服,每天1劑,服用3天止。連續(xù)治療12周。
1.3檢測方法與觀察指標 建議月經來潮的第3~5 d空腹去醫(yī)院檢查性激素六項,采用靜脈采血進行檢測。①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月經正常,激素水平基本正常,主要臨床體征顯著緩解。影像學顯示卵巢大小正常,已受孕或有排卵。有效:患者臨床體征、月經癥狀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影像學檢查卵巢顯著縮小,激素水平趨于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②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促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激素水平。③比較2組子宮內膜厚度,通過影像學檢查方式,進行厚度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2.22組患者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見表2。
2.32組子宮內膜厚度
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7.6±1.5)mm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4.8±0.5)mm,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也缺乏治療該病的特效藥物。二甲雙胍作為胰島素增敏劑,能有效提升肝臟絡氨酸激酶活性,改善機體糖類代謝,降低有機體Tg,TC以及血糖水平,進而雄激素水平下降,對恢復排卵有利,其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有一定效果,但不夠理想。
中醫(yī)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屬“閉經、不孕”等范疇,其發(fā)生與肝脾腎密切相關,腎虧、痰濁、肝郁是該病的主要發(fā)病機理,不管患者是月經失調還是閉經,均是沖任損傷的主要癥狀,究其根本還是腎虛、周期不全。腎主水,若腎虛勢必會影響血氣運行,反聚為濕,瘀滯沖任,進而導致閉經或經水稀少。故而,補腎、重建周期是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根本。
本文研究中的序貫療法來自于補腎調周方法,該治療方式融合了中醫(yī)傳統理論與現代婦產科學理論,能積極糾正排卵失調癥狀,促進患者月經周期恢復。序貫療法具體如下,月經干凈后以健脾補腎疏肝為主,主要通過補腎陰,能有效促進、恢復機體排卵功能,山萸肉、熟地具有補陰之功效,以滋補腎陰為主,丹皮具有清腎虛火之功效,山藥、茯苓健脾,枸杞子、女貞子、白芍補陰,柴胡疏肝解郁,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滋腎養(yǎng)血,促進卵泡發(fā)育;排卵期加用菟絲子、淫羊藿、丹參補腎活血促排卵;排卵后加用何首烏、覆盆子、續(xù)斷調補身體陰陽以維持黃體功能;經期使用四物湯加減活血化瘀,以調整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的功能,以恢復排卵。
(收稿日期: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