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武術國際化傳播的關鍵是人才,根據現(xiàn)今武術國際化傳播所面臨的問題,已有學者提出了開設對外武術專業(yè)的設想。對外武術專業(yè)作為一門專業(yè)開設,和其他專業(yè)一樣,需要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本文就對外武術傳播過程中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武術專業(yè)技能、武術理論、外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教學經驗這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并提出設置相應課程的建議。
關鍵詞 武術 對外武術專業(yè) 課程設置
早在20世紀前,武術已經開始國際化傳播,但其規(guī)模和影響力都不大。真正大規(guī)模的傳播是從20世紀才開始的,當時的中央國術館、精武體育會等組織和團體促進了武術的國際化傳播,新中國成立之后,1982年國家體委召開第一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wěn)步地把武術推向世界”以及之后提出的2008年“武術入奧”等提議迎來了武術國際化傳播的黃金時期。但是,在武術國際化傳播大發(fā)展的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對外武術專業(yè)人才的極度缺乏,阻礙著武術國際化傳播的進程和質量。
根據現(xiàn)今武術國際化傳播所面臨的問題,已有學者提出了開設對外武術專業(yè)的設想。對外武術專業(yè)作為一門專業(yè)開設,和其他專業(yè)一樣,需要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本文就對外武術傳播過程中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武術專業(yè)技能、武術理論、外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教學經驗這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并提出設置相應課程的建議。
一、武術專業(yè)技能課程
武術專業(yè)技能是作為一個武術老師最基本的要求,高水平的武術專業(yè)技能是教學的基本保障,而且對于武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著重要影響。
武術分為傳統(tǒng)武術和競技武術,競技武術是在傳統(tǒng)武術的基礎上根據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要求而演化出來的一種新的武術運動,在其演化過程中為了迎合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競賽要求,加入了很多跳躍、轉體等高難度動作,脫離了武術的本質。外國人學習武術除了強身健體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武術了解中國武術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一點是競技武術所缺乏的,卻是傳統(tǒng)武術所富含的。所以,在對外武術專業(yè)課程的設置中,我們要更多的偏向于傳統(tǒng)武術套路的教學。
二、武術理論課程
武術植根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之上,歷經千年演化,始終深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汲取了儒家、道家、佛學、軍事、醫(yī)學等眾家之長,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容。武術不是一種簡單的技能獨立體,而是包含了武術禮儀、武術精神、武術歷史、武術理論等多方面內容武術文化的集合體。任何事物的生存都是需要以文化為養(yǎng)料,那些看似光鮮亮麗、盛極一時的事物如果沒有文化內涵作為支撐,都是曇花一現(xiàn),古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就是最好的例子,武術的傳承同樣需要以中華悠久燦爛的文化為支撐,才能走的長遠。所以,在武術的傳播過程中不應只重視技能教學,同樣要重視武術文化的傳授,那么這就要求傳播者具備一定的武術理論知識。
三、對外武術專業(yè)英語課程
語言是在人類社會中產生,為人類交際與表達思想服務,并通過社會機體與人類社會的歷史演變而變化;同時,人類將各民族生存中使用的言語歸類總結,形成一套龐雜而又嚴密的系統(tǒng)來教育與約束后代人對于語言的運用[1]。
在教學過程中,語言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對于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外武術相對于國內武術教學有所不同,其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為外國人,所以我們對外武術傳播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外語聽說能力,除了一般的外語表達能力之外,由于武術的專業(yè)性,傳播者還需具備相應的武術專業(yè)術語外語翻譯能力,比如如何翻譯“白鶴亮翅”“烏龍絞柱”“仙人指路”等比較抽象復雜的武術動作。英語時是世界上最廣泛的語言,因此,我們在選擇對外武術專業(yè)外語課程上,主要以英語課程為主。
四、跨文化交際課程
從廣義上說,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個人、群體或者組織之間進行的交流活動[2]。由于不同的文化形成背景,人們所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或價值觀會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習慣。
在我們的教學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所以對外武術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避免文化沖突。
五、對外教學實習課程
教學經驗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教材處理、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施所形成的規(guī)律性方法的總結。它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教師的長期教學實踐活動的升華與結晶[3]。
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學實踐,為教學實踐活動提供有效參考,促進教學實踐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行為,提高教學效果。由于教學對象為外國人,外國人在學習習慣與中國人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人的學習習慣更多的是應試教育,而外國人更多的是提倡快樂學習,對于教學方法要求比較高。由于武術練習的單調乏味特性,更是要求老師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將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外國學生更易于接受。所以在理論和技能學習的同時,也應安排相應的針對外國人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
六、小結
武術國際化的傳播需要專業(yè)對口的人才,對外武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是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緊迫的現(xiàn)實。本文主要根據教育學、傳播學等內容,對對外武術專業(yè)課程從武術專業(yè)技能、武術理論、外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外教學經驗這五個方面進行簡單的論述。如果要開設對外武術專業(yè)這五個課程僅僅是一部分內容,還需要我們武術人更多的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賈晶.語言的人文性——試論語言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9).
[2] 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6.
[3] 耿玉明.對教學經驗的反思[J].湖北教育.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