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京通惠河繁忙之時,南北大運河北端的張家灣碼頭,水運日夜繁忙,南方漕米、北方貢物由此卸下船,再陸運北京城和通縣(今通州區(qū))。于是,官府在通惠河咽喉必經(jīng)之地,修木橋以供通行。這座橋初名廣利橋,因地近廣利閘而得名,橋面灰土填墊夯實,因日夜車馬人流不停,橋面旱時為土,雨時為泥,俗稱土橋。
到了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這里因蒙元殘余之患而建張家灣城,繁華喧鬧起來,木橋更不堪重負,故,這座橋于清代乾隆之后數(shù)次重修。
清代嘉慶年間(1802年)以后,張家灣附近河塘收縮,運河被於水淺,碼頭沒落漸小,只有鹽船停泊,后來隨著海運與鐵路的興起,土橋漸漸被遺忘廢棄了。(小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