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推銷員之死》的創(chuàng)傷解讀

2017-07-29 00:46張軼
文教資料 2017年14期
關鍵詞:推銷員之死

張軼

(南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摘 要: 《推銷員之死》是美國杰出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他以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技巧,創(chuàng)作出了這部廣受贊譽的作品。本文以創(chuàng)傷理論為基礎,分別從創(chuàng)傷表征、創(chuàng)傷根源和創(chuàng)傷復原失敗三個視角切入對劇作進行解讀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警示人們不能忽視創(chuàng)傷帶來的嚴重后果和影響。

關鍵詞: 《推銷員之死》 創(chuàng)傷表征 創(chuàng)傷根源 創(chuàng)傷復原失敗

《推銷員之死》是當代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該劇作于1949年發(fā)表,在百老匯連續(xù)上演了742場,榮獲普利策獎和紐約劇評界獎,從而使米勒贏得國際聲譽。阿瑟·米勒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作品反映現實社會的問題,為他贏得“美國戲劇的良心”的美譽。劇本敘述一名推銷員威利·洛曼悲慘的遭遇。威利因年老體衰被老板辭退。在懊喪之下,責怪兩個兒子一事無成。兒子反唇相譏,嘲笑他不過是個失敗的推銷員。威利的美夢幻滅,自尊心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最后他為了使家庭獲得保險金而在深夜撞車身亡[3]。

《推銷員之死》自上演以來,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國內外評論家紛紛從各角度各層面對該劇作出評價。有的評論家著重探索戲劇的悲劇性,認為在該劇中米勒踐行了獨特的悲劇觀[7]。還有的評論家從倫理學的角度評析了戲劇的倫理價值,意在揭示當時的社會矛盾,并展現了現代社會中人的價值失落、道德困境和倫理沖突[8]。綜觀各個評論觀點,鮮少有從創(chuàng)傷角度對該劇作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讀。本文以創(chuàng)傷理論為基礎,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分析,揭露推銷員威利受創(chuàng)的表現創(chuàng)傷根源和創(chuàng)傷復原的失敗,從而警示人們不能忽視創(chuàng)傷帶來的嚴重危害。

一、創(chuàng)傷表征

創(chuàng)傷理論始于20世紀90年代,最先由卡魯斯提出并將其定義為:“對于突如其來的、災難性事件的一種無法回避的經歷,其中對于這一事件的反應往往是延宕的、無法控制的,并且通過幻覺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復出現?!盵1]《推銷員之死》劇作中大部分都是以回憶的形式展開的。推銷員威利·洛曼一生的夢想就是希望兒子出人頭地,自己事業(yè)有成,然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差距讓他內心備受折磨,一次次的打擊也讓他在殘酷的現實中艱苦地求生存。傷害事件的記憶或畫面不斷地出現在夢境中,或即使在清醒狀態(tài)中也不斷地在腦海中重現,使受害者經常處于驚恐和痛苦之中不可自拔。這種現象被稱為“閃回”[5]。威利在過往所受的創(chuàng)傷反復重現,打破了過去和現在時間序列,劇作中大量的閃回,通過對比,彰顯他所受的創(chuàng)傷。例如戲劇開始時,身心俱疲的威利回到家中,陷入回憶:“記得那些年嗎?比夫經常給那輛車打蠟,打得多么亮!”[3]而后威利在夜晚的黑暗中自言自語,回憶著過去的美好。此刻的他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嘴角不自覺地微笑著。想起令人驕傲的兒子為他擦車“這上光蠟打得多漂亮!”[3]自己也是個被兒子崇拜的成功父親。劇作中多次出現“陷入幻想”,“陷入回憶”[3]等字眼,以表現出威利對現實中窮苦生活的無能為力,對自己不再受人尊重崇拜事實的無可奈何,只能沉溺幻想、回憶,自我麻痹,一味逃離。閃回結束后回到現實時,兒子的一事無成,潦倒的家庭現狀,強烈的對比落差感讓他更加感到彷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反復和不自主地閃回給他帶來深層次的心理折磨,加重了他的創(chuàng)傷。最終老板的無情辭退,兒子比夫的沒有資金周轉體育用品,使他意識到最后的希望和夢想都如同泡沫般破滅了,隨之精神創(chuàng)傷就走到了無法復原,崩潰的邊緣。在不斷的閃回、噩夢和幻覺中,帶著對自我的追尋,用死亡擺脫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創(chuàng)傷[6]。

二、創(chuàng)傷根源

兒子的頹廢沒出息,威利自己的失敗受挫,都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但仔細探究威利·洛曼的創(chuàng)傷根源,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個人原因和社會原因。

在個人方面,威利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自尊心強,妄自尊大,對夢想有著不切實際的追求。首先,社會偏愛的是那些勤奮努力地工作,掌握一定知識和技巧的人。作為一名推銷員,他從未意識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把人緣好看做成功的方法途徑?!跋露Y拜我要把他們全打趴下。我在哈特福德有人緣”[3]。目標方法錯誤,再怎么努力也是徒然。他羨慕他人的成功,卻不知他人是成功后才獲得的好人緣。威利在努力獲得好人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就意味著他不可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其次,威利自尊心強,太執(zhí)拗,思想不成熟。威利被一腳踢出公司后,查利好意想幫助他,并告誡他一些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賣得出去的東西才是你的。奇怪的是,你是推銷員,可是你不懂這個?!盵3]查利直接指出威利“傷自尊了”[3],“長不大”,“你一輩子都妒忌我”[3],想要點醒威利這個夢中人。然而威利還是出于過于敏感的自尊,拒絕了查利提供的工作。威利的這一生都在和查利競爭著。在他看來,自己比查利人緣好,理應比他混得好,接受了查理的幫助就等同于承認查理的人生處世哲學是正確的,承認他的能力更強。這是威利寧死也不愿意接受承認的。再者,強烈的自尊心也直接導致他的妄自尊大和盲目自信。威利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子都比別人要厲害:“我給他找個差事,當個推銷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個大人物。(陷入回憶中)”[3]“到處是了不起的、正直的人,而且他們都認得我,等我把你們兩個小家伙撫養(yǎng)大,你們走到哪兒都得受歡迎。”[3]他始終相信自己很受歡迎,甚至通過輕視貶低他人來獲得自我滿足感。這一切看起來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可是威利不愿意承認自己無能的事實,不愿意看清事實真相,盲目的自信讓他沉溺在幻想之中。同時,在教育下一代時,他竟然也灌輸給他們這種錯誤的理念,讓兒子相信自己比別人有能力,有本事。威利沒有引導兒子發(fā)現自己的長處、才華所在,而是不切實際地給他們訂立虛無縹緲、難以實現的目標,讓他們終日做著白日夢而不自覺。甚至在兒子比夫偷了東西時是這樣的反應:“嗨,我從更衣室里借出來的。(他會心地笑起來)”[3]沒有任何指責,反而縱容孩子偷竊作弊,這父親的教育可謂非常失敗。在遭受事業(yè)和家庭的雙重失敗后,威利堅強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對自我存在和價值的懷疑,嚴重的創(chuàng)傷也讓他漸漸地迷失了自我,迷茫困惑后嚴重缺乏安全感,也促使他逐步走向絕望的邊緣。

除了威利自身的原因外,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也對他的命運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社會方面,扭曲破滅的美國夢是重要根源?!懊绹鴫簟弊畛跣麚P的是要給這個世界人人平等的機會,只要肯努力爭取,不論階級與身份背景,每個人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后來卻變成了金錢和權力的象征?!澳悄暝逻@一行里講的是人品,霍華德,講的是尊敬、義氣、有恩必報?,F在,光剩下謀利,再談交情、義氣,沒人理你——不講人品了”[3]。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切都是商品,包括人本身也是,到處充滿了欺騙,掠奪。資本家們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利欲熏心。市場經濟下以金錢為標準的價值觀使道德淪喪。當推銷員威利年老體衰失去了利用價值之后,他的老板直接棄之如敝屣。人應該得到最起碼的價值尊重和物質生活保障,而威利得不到,他是美國夢的犧牲品。美國社會中以美國夢為代表的主流文化也對人的發(fā)展和生存構成了巨大的傷害,是造成威利創(chuàng)傷的一個主要因素[6]。美國夢帶來的個人創(chuàng)傷導致威利一步步走向絕望,走向死亡。其實,直至死亡,威利仍舊對美國夢抱有一絲幻想,他認為死了比活著值錢,生命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他的死亡可以讓家人獲得兩萬元人壽保險金,卻忽略了到處充滿欺騙的美國夢背后也許是保險公司并不認賬。阿瑟·米勒這樣評價威利的死亡:“對我來說,威利的悲劇在于他獻出了生命,或者說他出賣了生命,以便證明把生命浪費掉是正確的。”[4]威利一生都徘徊在過去與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夢想不能實現,未來遙不可及,精神靈魂都處在空虛無望之中。因此美國夢的扭曲破滅也是造成威利創(chuàng)傷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創(chuàng)傷復原失敗

“沒有創(chuàng)傷,就沒有成熟;沒有理解創(chuàng)傷的能力,就不會真正地長大成人”[5]。人在自身的不斷成長中可以讓創(chuàng)傷逐漸地得到復原。然而威利始終思想不成熟,執(zhí)拗固執(zhí)地堅持著錯誤的理念,不肯改變。某種意義上說威利并沒有能夠真正長大成人,因此創(chuàng)傷難以得到復原。

此外,安全感的缺失也是造成威利的創(chuàng)傷不能夠得到復原的主要原因。創(chuàng)傷研究學者珠蒂斯·赫曼認為在創(chuàng)傷修復過程中,受創(chuàng)者首先要建立安全感。威利要復原創(chuàng)傷,首先必須建立一個安全相對穩(wěn)定的內心世界。威利曾和妻子林達坦言自己生意不好,覺得自己再也賣不出貨了,再也養(yǎng)活不了家人了,孤獨寂寞快要將自己吞噬。精神上的孤寂及無法支撐起這個窮困潦倒的家庭導致安全感的喪失。缺乏安全感,他不斷地質疑自我,質疑自己的價值,本質上已經自我掐斷了他與外界社會的安全聯(lián)系。自我深度的精神折磨和冷漠的現實社會從根本上打破了威利獲得安全感的可能性,因此最終他只能選擇死亡與美國現實做斗爭。

四、結語

阿瑟·米勒通過戲劇《推銷員之死》成功塑造了威利·諾曼這一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本文從跨學科角度考慮,以創(chuàng)傷主題為切入的理論基礎,通過對文本細讀的詳細分析,探討了主人公威利受創(chuàng)的表現、創(chuàng)傷根源及最后創(chuàng)傷復原的失敗,從而讓人們深入思考創(chuàng)傷的本質內涵,意識到忽視創(chuàng)傷會造成的各種危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進步,人們的生活壓力、精神壓力等在逐步加大,因此更加容易受到創(chuàng)傷。筆者通過舉例分析說明,以警示當代社會的人們要正確看待創(chuàng)傷,及時排解壓力,積極面對,使得創(chuàng)傷更快更有效地得到復原,讓人們更好地在當今社會生活,追求高質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2]Cathy Caruth, ed.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3]阿瑟·米勒.推銷員之死[M].英若誠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3-62.

[4]陳瑞蘭.阿瑟米勒論劇散文[J].北京文化生活譯叢,1987(07).

[5]施琪嘉.創(chuàng)傷心理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2.

[6]徐夫玲.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的《推銷員之死》[J].四川戲劇,2016(10).

[7]鄒惠玲.阿瑟·米勒的悲劇觀與推銷員之死[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06).

[8]張葉.現代化與美國戲劇中的倫理觀——《推銷員之死》倫理價值分析[J].戲劇之家,2015(03).

猜你喜歡
推銷員之死
預設在戲劇文本《推銷員之死》中的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