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曲《問秦俑》由肖陽作詞,王祖皆、張卓婭作曲,歌詞蒼涼大氣,深情感人,把秦俑的藝術形象塑造的鮮明而又生動,采用A、B、A的三段體結構這種三部曲式中常見的情緒設計方法,來表達富有對比性的兩種感情。作品適合音色醇厚的女中音或女次高音來演唱,雖然作品的音域跨度不大,但難點卻在于情緒的把握,歌曲旋律還帶有濃厚的陜西秦腔風味,演唱時要把人物的感情激蕩、劇情發(fā)展起伏跌宕之處,表達的飽滿酣暢,極富表現(xiàn)力,這就需要演唱者有歷史功底,深刻了解并體會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偉大與生活的沉重,從而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
關鍵詞:《問秦俑》;創(chuàng)作特點;演唱特點
一、《問秦俑》的創(chuàng)作特點
《問秦俑》這首作品創(chuàng)作并首唱于2002年,是由著名詞作家肖陽作詞,著名作曲家張卓婭、王祖皆作曲。其中詞作家肖陽,男,陜西電視臺大型文藝節(jié)目部導演、電視撰稿人、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詞作家。而王祖皆、張卓婭這對著名的樂壇伉儷,作曲家,長期以來更是優(yōu)秀作品層出不窮,他(她)們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劇《黨的女兒》《野火春風斗古城》等;舞劇《繁漪》;合唱套曲《南方有這樣一片森林》;電視連續(xù)劇《唐明皇》(片頭、片尾主題歌五首)《蒼天在上》等;歌曲《小草》《眷戀》《別姬》《我心永愛》《愛情湖》等,這些作品都是流傳至今的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代表,并且均在全國、全軍獲大獎。其中《問秦俑》這首作品的首唱者是國家著名歌唱家,海政歌舞團的趙軍婷,她曾在第十屆“哈藥六杯”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代表陜西電視臺參賽,當時演唱的就是這首歌。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軍旅歌唱家,曾經榮獲全軍聲樂大賽一等獎,其聲音音色飽滿而又圓潤,醇厚結實而又富有激情,聽她演唱作品時會讓人有酣暢淋漓的感覺,感情運用更是十分貼切到位。
作品以《問秦俑》為題,從字面意思上即可看出其創(chuàng)作意圖,秦俑,即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它們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形形色色的秦朝勞動人民和秦始皇所擁有的強大軍隊的縮影。秦始皇兵馬俑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城東六公里的西楊村南,其中出土的各類陶俑,身份也比較多樣化,有勇猛威風的將軍俑、形形色色的軍吏俑和武士俑等幾個級別,他們的服飾、冠帶、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態(tài),最令人驚嘆的是幾千件的秦俑沒有一張臉是相同的,令人嘆為觀止。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深刻體現(xiàn),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歌詞要表達的意境和旋律設置結合較好,其中的“怨、愁、愛、恨”直接明了的道出了當時人民生活的苦難與不懈追求的歷程,非常具有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感,歌詞全都是以當代人的口吻與古代的秦俑進行對話,一句“問你問了多少聲”突出了其中的人物和主題,把秦俑這一音樂形象塑造得鮮明而又生動。
歌詞分為兩段,整首歌曲采用了A、B、A的三段體結構形式,這也是三部曲式中常見的情緒展示法,在表達富有對比性的兩種感情時,以一種情緒為主,另一種情緒通常會通過速度和力度進行變化和對比,這樣的安排使作品結構顯得十分緊湊。A段采用一連串排比式的問句,歌詞“你從哪里來,你往哪里走,問你問了多少聲,你總是不開口,你有幾多怨,你有幾多愁……”道出了秦俑從漫漫歷史長河走來,濃得化不開的深深的怨與愁,仿佛把人一下子帶到了幾千年前的秦朝,看到了秦朝人民心中的哀怨,聽到了他們蒼涼悲壯的歌聲。B段采用加快了近一倍的節(jié)奏節(jié)拍,道出了秦俑“人生有夢,苦苦追求,一路壯歌仰天嘯,愛也悠悠,恨也悠悠?!钡膲咽壳閼?,一掃A段的悲涼,變得雄壯激越起來。A段又回到A段柔緩沉重的旋律中,在與A段歌詞旋律相同的情緒基調上,對“你心里那首無字的歌,還要唱多久,”進行反復吟唱,令人感覺回味無窮,整首作品彌漫著蒼涼悲壯的音樂風格,帶給人無盡的思索。[1]
二、《問秦俑》的演唱特點
這首作品非常適合音色醇厚的女中音或女次高音進行演唱,音域跨度不大,其難點就在于情緒的把握,需要演唱者有一定的歷史功底或進行相應的案頭工作,從而深刻了解并體會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偉大與人民生活的沉重,同時還能夠感受到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軍隊的雄偉氣勢與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2]要注意幾個長音演唱時氣息的保持與推進,由于作品分句規(guī)整,故而氣口的安放均在句末,一句一換氣,規(guī)整的換氣給人以莊嚴莊重之感。該作品在韻轍上采用了由求轍,以ou、iou為韻,如:走、口、愁、久、頭、求、悠。這些字都是由求轍的常用字,咬字吐字上都有相應的要求,作品的合轍押韻十分規(guī)范,演唱難度居中,情感把握較難。對該作品進行演唱時的關鍵就在于對歌曲速度變化和情緒變化方面的把握,尤其是慢-快-慢的速度對比,需要在歌曲旋律起伏,E大調中的G音作為主音不斷重復,速度發(fā)生明顯改變的同時,掌握好其中變化起伏的尺度,做到過渡自然平穩(wěn),游刃有余,心中有數(shù)。構成歌曲韻腳的o與u兩個韻母的發(fā)音、共鳴狀態(tài)基本相同,僅在雙唇的展攏程度上略有不同,收聲時,由o到u的轉化要注意保持連貫與柔和。根據(jù)窄母音寬唱的原則,對兩個韻母的共鳴狀態(tài)進行科學調整,使之獲得充分的共鳴效果和明亮的色彩,以確保歌曲的演唱效果音色醇厚、氣勢豪邁、情緒飽滿。[3]
歌曲旋律帶有濃厚的陜西秦腔風味,秦腔唱腔多用于人物感情激蕩、劇情發(fā)展起伏跌宕之處,一句聽下來飽滿酣暢,極富表現(xiàn)力,也是與其他的劇種有明顯區(qū)別的地方。另外,秦腔的唱腔有歡音和苦音之分。顧名思義,其中的歡音擅長表現(xiàn)歡快、喜悅的情緒;反之,苦音則適合抒發(fā)悲憤、凄涼的情感。這首作品主要想表達出秦俑所代表的那一段埋葬在黃土中的厚重而又滄桑的歷史,把大西北的獨特韻味融進了作品之中,情緒蒼涼悲壯,帶著歷史的厚重感撲入人的靈魂深處。要充分體現(xiàn)該作品的藝術風格,就需要了解創(chuàng)作者所運用的音樂元素,唱出自己的特色。[4]這首歌曲采用E大調,音域為bb—#f2 ,適合通俗唱法的女中音聲部中級程度選用。演唱時還要注意氣息的連貫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在了解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后認真選擇演唱時的語氣、氣息和聲音走向,爭取把作品唱進觀眾的靈魂深處,唱出屬于炎黃子孫的雄偉氣概!
參考文獻:
[1] 陳蕊.淺析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演唱風格[D].山西大學,2014.
[2] 徐承躍.舒曼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其演唱風格[J].齊魯藝苑: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15(3):26-28.
作者簡介:趙麗娜(1981—),女(漢),河南省焦作市,文學碩士,河南大學音樂學院畢業(yè),研究方向:聲樂,河南文化傳播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現(xiàn)任教于洛陽師范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