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杜漢超
(1.內(nèi)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2.內(nèi)蒙古博物院)
隋代《郁久閭伏仁墓志》考釋
王 萌1杜漢超2
(1.內(nèi)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2.內(nèi)蒙古博物院)
郁久閭伏仁墓志 北齊 隋代 職官 仕宦
最近研讀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所收隋代《郁久閭伏仁墓志》,志文所述郁久閭伏仁家族世系較詳,可補史闕。志文又涉及柔然稱號、姓氏與降附中原政權(quán)的柔然王室成員姓氏與籍貫之變遷、柔然官制、北齊地方官員任職之權(quán)力組合、隋代宮廷禁衛(wèi)機構(gòu)、齊周隋政權(quán)對待異國歸降王室之政策等重要史實,且可與北朝至隋代史事相互印證,故有必要檢對史籍而予以考釋。
隋代《郁久閭伏仁墓志》,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縣;標題“□□□□□□左親衛(wèi)郁久閭伏仁墓志銘”;志文十六行,滿行十七至二十四字不等,正書,銘文缺佚,疑在志陰;志磚長32.8、寬32.5厘米①(圖一)。
該墓志的著錄成果有:趙萬里的《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②、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纂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九冊隋③。
為研讀便利,茲將墓志全文迻錄如下:
□□□□□□左親衛(wèi)郁久閭伏仁墓志銘
君諱伏仁,本姓茹茹。夏有淳維,君其苗裔。魏晉以來,世長漠北。陰山以北,丁零以東,地廣兵疏,無非國有。高祖莫洛紇蓋可汗,英才天挺,雄謨秀立。部落番滋,邊方無事。曾祖俟利弗,祖吐萬度吐河入弗,父車朱渾,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都督兗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太常卿。太和之時,值魏南徙,始為河南洛陽人也。改姓郁久閭氏。
君即公長子也,幼□風神,生更岐嶷。波瀾不測,墻□難□,□□金駒,□□□旦。齊武平五年,年甫十歲,乃堪德政,授給事中。裘裳黻衣,簪纓已襲。豈宜張良之子,功垂典籍;甘茂之孫,早□□印。及初平東夏,杞梓無遺。西徙入關(guān),遷都督。周鼎既移,大隋承運。春官式建,文武斯擇。開皇元年,入為親衛(wèi),參陪□□,容□□□階墀,方為股肱□志。□天地不仁,奄然遘病,盛年夭□□□嗚呼,以十月四日亡于私第,春秋廿有二。以開皇六年歲次丙午十月戊申廿二日庚申葬于長安城西六里杜村西。嗚呼哀哉,乃為銘曰。④
1.墓志所涉柔然稱號姓氏之變遷
按《魏書》卷一〇三《蠕蠕傳》,自車鹿會時,車鹿會所領(lǐng)部眾自號柔然,北魏太武帝以柔然“無知,狀類于蟲”,乃給其以“蠕蠕”這一歧視性稱呼。檢核《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北魏、北齊亦稱柔然為“茹茹”⑥。據(jù)《宋書》、《南齊書》,江南政權(quán)稱其為芮芮⑦。
圖一 《郁久閭伏仁墓志》拓片⑤
柔然可汗家族之姓氏為郁久閭氏,簡稱閭氏。然志文所載郁久閭伏仁源出之柔然“本姓茹茹”,檢對《魏書》、《北齊書》、《周書》、《北史》與《隋書》以及《元和姓纂》有關(guān)中古時期北方柔然后裔“閭”氏之記載,活躍于漠北以及降附北魏等政權(quán)的柔然成員皆無姓氏為“茹茹”者。但由宋代學者所言“蠕蠕入中國為茹氏”⑧來看,北朝至隋代,部分降附于中原政權(quán)的柔然成員及其后裔以“茹”為姓氏,據(jù)此,本文認為志文所載郁久閭伏仁源出之柔然“本姓茹茹”所指應為早于郁久閭伏仁之其他柔然成員降附中原后所改之姓氏。
2.墓志所涉降附中原政權(quán)的柔然王室姓氏與籍貫之變遷
志文在敘述郁久閭伏仁之父郁久閭車朱渾仕宦事跡之后,續(xù)載“太和之時,值魏南徙,始為河南洛陽人也。改姓郁久閭氏”。從志文字面來講,郁久閭車朱渾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之際籍貫改為洛陽、姓氏改為郁久閭氏。但據(jù)志文所述郁久閭伏仁卒于隋開皇元年(581),卒年22歲,則可知郁久閭伏仁生于559年。據(jù)此,郁久閭伏仁之父郁久閭車朱渾之生年最早約相當于北魏末期,則其不可能活躍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所以,志文所載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籍貫改為洛陽、姓氏改為郁久閭所涉及之柔然王室成員應為北魏孝文帝及其之前降附中原者。
歸附北魏的柔然王室成員,籍貫本應為漠北柔然之地域。按《魏書》,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代郡為其籍貫所在。所以,入魏后且經(jīng)歷孝文帝遷都之際的柔然王室籍貫,經(jīng)歷了由代郡到洛陽的轉(zhuǎn)變。由《魏書》卷七下《孝文帝紀下》所載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詔規(guī)定“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與《隋書》卷三三《經(jīng)籍志二》所載“后魏遷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則諸國之從魏者;九十二姓,世為部落大人者,并為河南洛陽人”來看,以太和十九年為界,此前,代郡平城為附魏之柔然成員籍貫;此后,河南洛陽成為附魏之柔然成員新籍貫。
志文云郁久閭伏仁高祖為柔然莫洛紇蓋可汗?;恕段簳肪硪哗柸度淙鋫鳌?,柔然歷史上有郁久閭大檀,號為牟汗紇升蓋可汗;有學者研究認為志文中莫洛紇蓋可汗即《魏書》之牟汗紇升蓋可汗⑨。據(jù)此,郁久閭伏仁高祖應為郁久閭大檀。
志文又載郁久閭伏仁“曾祖俟利弗”。檢核《魏書》、《北史》,柔然可汗系家族成員常出任“俟力發(fā)”,如《魏書》卷一〇三《蠕蠕傳》所載孝明帝正光年間,“(郁久閭阿那瑰)族兄俟力發(fā)示發(fā)卒眾數(shù)萬以伐阿那瑰”與“阿那瑰來奔之后,其從父兄俟力發(fā)婆羅門卒數(shù)萬人入討示發(fā)”。據(jù)研究,俟利弗是俟力發(fā)的異譯⑩。由此,首先,“俟利弗”乃是郁久閭伏仁曾祖所任柔然職官之名;其次,俟利弗職掌軍事權(quán)力,甚為重要,是柔然官制系統(tǒng)中的重要職官。
志文云郁久閭伏仁祖父“吐萬度吐河入弗”。按北朝后期至隋代有關(guān)降附中原政權(quán)的郁久閭氏成員之先祖表述,多為姓名與所任柔然職官之組合,所以,“吐萬度吐河入弗”應為郁久閭伏仁祖父之名與所任職官之合稱。
志文云郁久閭伏仁父郁久閭車朱渾在北朝所任官職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都督兗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太常卿,但沒有明確載其仕宦時間。所以,要明確郁久閭伏仁之父仕宦展開之時間,首先要據(jù)志文明晰郁久閭伏仁之生卒年及其在北朝的流寓經(jīng)歷,才能以此為基礎(chǔ)審慎推斷郁久閭車朱渾仕宦于何朝。志文載“初平東夏”、“西徙入關(guān)”所指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北周攻占北齊之地,將包括郁久閭伏仁在內(nèi)的原北齊官員西遷關(guān)中的事件。又據(jù)郁久閭伏仁卒于隋開皇元年(581),卒年22歲,則其生于559年;同時結(jié)合《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所載天保三年(552),柔然可汗郁久閭阿那瑰為突厥所敗,天保四年(553)突厥又給予柔然重大打擊、柔然殘余勢力南奔,本文認為,郁久閭車朱渾應在文宣帝天保前期(551-553)降附北齊。進而由以上所述,首先,郁久閭伏仁應生于其父郁久閭車朱渾降附北齊后的文宣帝天保十年(559)。其次,郁久閭車朱渾在北齊文宣帝天保年間出任上述職官。志文載郁久閭車朱渾出鎮(zhèn)外藩時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都督兗州諸軍事、兗州刺史”。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員出鎮(zhèn)外藩的任職組合,多為刺史加將軍號、持節(jié)與督軍事。郁久閭車朱渾任職兗州刺史,掌管兗州行政權(quán)力。驃騎大將軍,由《隋書》卷二七《百官志中》所載北齊官制“驃騎、車騎……等將軍,以褒賞勛庸”來看,其起到提高被授予者地位的作用。開府儀同三司,原指高級官員開建府署之待遇,北朝與南朝時期,其性質(zhì)為統(tǒng)治者為官員所加授榮譽職銜。北齊的持節(jié)與督軍事制度,源自晉制,據(jù)《晉書》卷二四《職官志》所載“晉受禪,都督諸軍為上,監(jiān)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jié)為上,持節(jié)次之,假節(jié)為下。使持節(jié)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jié)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jié)同;假節(jié)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可知,都督諸軍事、使持節(jié)分別為三種督軍事、持節(jié)中權(quán)力最大者,由此,郁久閭車朱渾得以專制兗州地方軍政官員,權(quán)重一方。所以,影響郁久閭車朱渾任職兗州刺史期間權(quán)力大小之因素,當以都督諸軍事與使持節(jié)最為重要。郁久閭車朱渾所任之太常卿,屬中央九卿系列職官,職掌涉及參議禮制、律令等。
由以上論述,郁久閭伏仁先祖出自柔然可汗家族,高祖貴為柔然可汗,曾祖擔任職掌柔然軍權(quán)的重要職官,祖父亦在柔然政權(quán)中擔任要職,其父郁久閭車朱渾降附北齊后,出鎮(zhèn)外藩,掌握地方軍政要權(quán)。說明郁久閭伏仁家世背景顯赫,其為鼎級貴胄子弟。
1.郁久閭伏仁在北齊的仕宦
如按志文所云“齊武平五年,年甫十歲,乃堪德政,授給事中”,郁久閭伏仁十歲便被授予給事中之職,但此實乃不可能之事。本文認為,有關(guān)郁久閭伏仁生平履歷之述,志文存在缺失。即學者認為郁久閭伏仁墓志“文義不完,疑有銘辭在志陰”?。但由之前所述,郁久閭伏仁出生于其父降附北齊后的文宣帝天保十年(559),武平五年(574)時,郁久閭伏仁已15歲,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shù)顯貴子弟在近成年之際被授予官職已見于史載。所以,郁久閭伏仁被授予給事中應在15歲時。黻衣,為古代士大夫等具有身份地位之人的禮服;簪纓,古代官吏的冠飾,借指顯貴。由此,“裘裳黻衣,簪纓已襲”,暗指郁久閭伏仁繼承其先祖尤其是其父的顯貴地位。即郁久閭伏仁家族顯赫家世背景造就了其在北齊通暢的仕途。給事中,為皇帝左右的顧問侍從人員,任此職者,便于接近權(quán)力核心。
2.郁久閭伏仁在北周的仕宦
志文云“初平東夏”,指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北周滅北齊,統(tǒng)一北方;“杞梓”暗指屬于精英階層的士人、官員,“杞梓無遺”所指為北周統(tǒng)治者將原北齊官員西遷關(guān)中。
志文云郁久閭伏仁入周后,被授予大都督。按《周書》卷二四《盧辯傳》所載北周官制,大都督屬于勛官,等級為八命,在北周職官序列中屬于高等級。
3.郁久閭伏仁在隋代的仕宦
志文云“周鼎既移,大隋承運”,所指為581年,楊堅禪代北周,建立隋政權(quán)。開皇元年,郁久閭伏仁“入為親衛(wèi)”,親衛(wèi),據(jù)《隋書》卷一二《禮志七》、《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所載隋代文帝時期禁衛(wèi)機構(gòu),親衛(wèi)隸屬于左右衛(wèi)府,左右衛(wèi)職司“宮掖禁御,督攝仗衛(wèi)”?,即職掌皇宮宿衛(wèi);親衛(wèi)與勛衛(wèi)、翊衛(wèi)共同構(gòu)成負責文帝時皇宮宿衛(wèi)之內(nèi)廷三衛(wèi)。按志銘、志文,郁久閭伏仁入隋,便被隋文帝授予左親衛(wèi),供職于禁衛(wèi)系統(tǒng),一方面反映了郁久閭伏仁深得隋文帝的信任與重用;另一方面,郁久閭伏仁供職于禁衛(wèi)系統(tǒng),接近隋代統(tǒng)治權(quán)力核心。
總結(jié)《郁久閭伏仁墓志》所揭示之人物與史實,同時檢對正史文獻,其于史學研究及史料之價值可作如下方面結(jié)論:
首先,在家族史方面,郁久閭氏是北朝時期漠北柔然可汗家族,在北朝歷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亦見于北朝史籍,但北朝史籍對郁久閭氏記載較疏略。然進入北齊、北周后,郁久閭氏成員竟為史傳所失。因此,《郁久閭伏仁墓志》為探討郁久閭伏仁所屬家族世系即柔然可汗郁久閭大檀家族之房支提供了重要史料。
其次,志文在揭示郁久閭伏仁先祖在柔然以及北齊之仕宦方面亦提供了珍貴史料。(1)郁久閭伏仁高祖貴為柔然可汗,曾祖擔任只有柔然可汗家族成員才能出任之職官,祖父亦擔任柔然要職,父降附北齊后所歷職官頗顯、掌握地方軍政要權(quán)。(2)志文所述郁久閭車朱渾在北齊之地方仕宦,反映出州刺史、使持節(jié)與都督諸軍事之組合為當時官員出鎮(zhèn)外藩后權(quán)重于地方的權(quán)力構(gòu)成方式。
再次,在揭示郁久閭伏仁在北齊、北周與隋的仕宦軌跡方面,志文亦具有重要史料價值。以所任職官是否具有實權(quán)以及是否接近權(quán)力核心而論,郁久閭伏仁在北齊活躍于最高統(tǒng)治者周圍;在隋代供職于禁衛(wèi)系統(tǒng),接近權(quán)力核心;即郁久閭伏仁逐漸被北齊、北周納入國家軍政體系,漸掌實權(quán)。相較而言,郁久閭伏仁在北周只擔任無實權(quán)的勛官。所以,郁久閭伏仁的仕宦經(jīng)歷了北齊、隋的兩次漸趨高峰與中間的北周一次低谷這一變化軌跡。亦可謂,郁久閭伏仁先祖之政治資歷,足以成為可資其利用之資源,但由于政權(quán)更迭、時局動蕩,致使郁久閭伏仁在北齊至隋代之仕宦軌跡經(jīng)歷了波峰與波谷的曲折。而由郁久閭伏仁在北齊至隋的曲折仕宦經(jīng)歷,可看出北齊與隋代統(tǒng)治者對降附的柔然王室后裔給予重用,相較而言,北周統(tǒng)治者對降附的柔然王室后裔只是給予政治上的榮寵。更為重要的是,志文所述郁久閭伏仁入隋后供職于左親衛(wèi)府,為認識隋文帝時宮廷禁衛(wèi)機構(gòu)之組成提供了珍貴史料。
注 釋
①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192頁。
②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卷一一《補遺》∥《石刻史料新編》第3輯第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第267頁。
③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九冊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頁。
④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192頁。
⑤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191頁。
⑥《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所收北魏《楊播墓志》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楊播“率騎三萬,北出雞鹿塞五千余里,迫逐茹茹而還”;北齊當時所刻《閭炫墓志》,認為墓主閭炫為“茹茹國主步渾之玄孫”。
⑦《宋書》卷五《文帝紀》載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芮芮國遣使獻方物”?!赌淆R書》卷五九《芮芮虜傳》將北魏所云之“蠕蠕”稱呼為“芮芮”。
⑧鄭樵:《通志》卷二八《氏族略四?夷狄大姓》,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467頁。
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史料編纂組:《柔然史料輯錄》,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60頁。
⑩羅新:《柔然官制續(xù)考》,《中華文史論叢》(總第八十五輯),2007年第1期,第78頁。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匯考》(第一冊),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193頁。
?魏征:《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778頁。
責任編輯:蓋之庸
Epitaph of Yujiulvfuren; Northern Qi; Sui Dynasty; Officials; Career
The discovery of Yujiulvfuren epitaph of Sui Dynas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cademic circle. It is not only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researching the family system of Yujiulvfuren, but shows the vital information of the track of official career of Yujiulvfuren from Northern Qi to Sui Dynasty as well,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t tha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