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許恒++曹雪梅
【摘要】高校青年教師是高等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承擔著高等教育的三項職能:培養(yǎng)專門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因此高校青年教師如何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權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本文從培養(yǎng)大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討論如何平衡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培養(yǎng);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教學;平衡
高等教育的三項職能是培養(yǎng)專門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而普通高校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能為社會服務的大學生。本文從培養(yǎng)大學生的角度來談一個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平衡大學生培養(yǎng)中的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一、大學生培養(yǎng)的特點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大學生是高等學校的首要辦學目標,大學生培養(yǎng)的特點:一是關注個體差異,二是注重綜合能力的提高。但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往往會脫節(jié),有的老師只關注在課堂上傳授書本知識,有的老師只醉心于科研工作,而不去研究如何將科研形成的有益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中。
二、目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的現(xiàn)狀
(一)高校青年教師對教學的輕視
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前提,然而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對教材內容理解不夠深刻,對知識點的講解不夠透徹,教學效果差。其次,缺乏學生管理經驗和課堂應變能力。最后,在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
(二)青年教師對科研的盲從
相對于教學,青年教師對科研投入表現(xiàn)出一種盲目追崇,究其原因,是高校對教師考核、評價、聘任、職務晉升等方面過分強調科研的作用。但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科研能力偏弱,科研經驗不足,對學術動態(tài)等前沿信息掌握不夠、視野不夠開闊,從而導致科研成果平庸冗雜、價值低下。
(三)“為教學而教學,為科研而科研”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
“為教學而教學,為科研而科研”的現(xiàn)狀,導致教學與科研零相關甚至負相關。當科研工作被賦予較高權重、對教師的職業(yè)生涯有較大影響的時候,教師在科研與教學間的注意力失衡就難以避免,他們往往是把精力和時間向科研傾斜,擠壓教學應有和必要的投入時間,甚至敷衍和放棄教學。
三、高校青年教師如何平衡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
(一)教學與科研內容相互結合、相互滲透
青年教師的科研活動要與教學緊密結合。教師承擔的教學課程與科研方向應盡量保持一致。一方面,教師要把科學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和滲透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科研課題分解作為教學示例推行研究性教學。另一方面,教師應吸引學生參與到科研課題中,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及終身學習能力。
(二)樹立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思想
教學是科研的基礎,指導和推進科研的發(fā)展,是科研后備力量儲備的必要途徑??蒲惺墙虒W的目的,對教學具有反饋作用??蒲杏兄谕晟平虒W系統(tǒng),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學??茖W合理地把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努力實現(xiàn)以教學推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關系,促進二者共同發(fā)展,對于提高教師總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知名度、培養(yǎng)新世紀合格人才都是非常關鍵的。
(三)青年教師們實現(xiàn)自身多元化發(fā)展
對于高校青年教師而言,教學與科研分別從兩個方向作用于教師在高校中的生存和發(fā)展,在教學領域做好本職工作,在科研領域做到精專通達,是每個青年教師所執(zhí)著的目標。青年教師應從自身的優(yōu)勢出發(fā),不拘泥于同一條道路,既可以在教學中進行深入研究獲得更高水平的理論知識,也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發(fā)掘科技新成果,還可以致力于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產品,以造福于社會。
高校教師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力強,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包括晉升職稱、提高學術地位、維護社會敬重和獲得學校認可,其科研成果也成為了衡量以上成績的重要指標。由此,高校青年教師通過科研成果的形式既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又能實現(xiàn)其作為高校教師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
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18.
[2] 崔澤園,趙 瑞.基于互聯(lián)網信息技
術的研究生教學模式探析[J] .教育理論與時間,2017(6):7.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