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海
許多同學(xué),在作文時,常常覺得下筆無文。常常寥寥數(shù)語,就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了。于是,就陷入了一個寫作“怪圈”:愈是寫不出文章,就愈是編造;愈是編造,就愈是寫不出。這是平時沒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那些名家大師,寫得一手好文章,與他們平時注重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分不開的。讓我們透過他們的文章,看看他們是怎樣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
一、用眼看
1.細(xì)心地看
“(何滿子)一交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薄獎⒔B棠《蒲柳人家》。作者不細(xì)心地觀察,是無法寫得那么形象的,特別是“眉毛”變成了“痕影”。
朱自清寫父親的“背影”:“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沒細(xì)致觀察,是寫不出來的。
2.多角度地看
從不同位置、光線的明暗,以及形狀、長短、顏色等不同角度觀察,“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3.還要持續(xù)地看,反復(fù)地看
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段,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狀態(tài)。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既觀察了“淫雨霏霏”,又觀察了“春和景明”,景色不同,帶給人的心情迥異。
法布爾寫“綠色蟈蟈”,寫了夜晚蟈蟈在“竊竊私語”,寫了清晨“刺耳的吱吱聲”;寫了七月份,也寫了六月份。把蟈蟈的生活寫得那么細(xì)致生動,不經(jīng)過多次反復(fù)觀察,是收不到這種效果的。
二、用耳細(xì)聽
大千世界,精彩紛呈,除了色彩斑斕之外,更是由于聲音的變幻奇妙。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嘹亮,更有甜美,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朱自清為了表現(xiàn)春天的朝氣蓬勃,在《春》里,寫了鳥“賣弄清脆的喉嚨,跟清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
梁衡在《夏感》里,為了表現(xiàn)夏天熱得人煩躁不安,寫了那“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長鳴”。
高爾基在《海燕》里,寫了雷聲、海燕的吶喊聲、海鷗海鴨的呻吟聲,表現(xiàn)出了環(huán)境的險(xiǎn)惡,烘托出海燕的頑強(qiáng)。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寫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詩人帶給我們?nèi)缬H臨現(xiàn)場,親耳所聞的感覺。如果缺少對聲音的描寫,就變得平淡無奇,甚至索然無味了。
而有些事物,則只能通過對聲音的描寫來表現(xiàn)。盲孩子,什么也看不見,怎么寫呢?金波就寫他的聲音世界,同樣寫得豐富而生動——
牛兒哞哞,羊兒咩咩,流水潺潺,還有風(fēng)聲,雨聲,他感受到了一個豐富的世界,他感到無比的快樂。
三、用鼻子聞
把鼻子聞到的各種不同氣味,通過親身的體驗(yàn)記錄下來,同樣是寶貴的寫作材料。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了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
朱自清在《春》里寫道:“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風(fēng)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弊髡咄ㄟ^描寫春天來臨時,各種花香、氣味對人嗅覺的刺激,表達(dá)了春天帶給人的新鮮與驚奇等感情。
四、用舌品嘗
劉增山寫秋,在他的《秋魂》里是這樣寫的:
“甘蔗說:秋是甜的,不信你嘗嘗;槐籽說: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說:秋是辣的,世界上的人沒有不知道;紅果說:秋是酸的,連山里的石頭都曉得……”
用秋天的果實(shí)的味道來表現(xiàn)秋的豐富滋味,他沒嘗遍各種果實(shí),是寫不出來的。
五、要用觸覺
朱自清寫春風(fēng)“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寫出了春風(fēng)的溫暖和輕柔。
海倫凱勒寫《我的老師》——
“周圍死一般地沉寂。樹葉子開始騷動,然后整個樹都在顫抖……狂風(fēng)怒吼,樹不停地,猛烈地?fù)u晃著。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周圍的小樹枝都打斷了,我想從樹上跳下來,但周圍的恐怖氣氛使我動彈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樹上。”
對于一個又聾又啞的兒童,這一切只能依賴觸覺而獲得。
六、用心去感受
在作家們的文章、詩詞中,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馬致遠(yuǎn)在《秋思》里,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fēng)”“瘦馬”,來表現(xiàn)他的悲傷惆悵之情。
老舍在《濟(jì)南的冬天》里寫道:“(水藻)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作者筆下的景物顯得那么溫情脈脈,都是作者用心感悟的結(jié)果。
觀察是寫好文章的第一個要領(lǐng)。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習(xí)慣。一篇好文章,一段好的描寫,往往是融多種觀察于一爐的,唯有這樣,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寫得精彩。
參考文獻(xiàn):
[1]姜鋒.課外閱讀的新視角[J].語文世界(小學(xué)生之窗),2016(Z1).
[2]朱爭艷.開展語文實(shí)踐活動,提高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J].考試周刊,2016(2).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