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明
早前有家機構的名校游學團項目中,包含“前往美國東部最大奧特萊斯”以及“拉斯維加斯賭城兩日游”,招來輿論批評。還有的所謂“走進名?!?,其實就是在校園草坪上坐一坐;“體驗異國文化”其實是吃在中餐館、住在華人旅館、學在華人社區(qū)的“補習班”;還有不法商家,將出境游、購物產(chǎn)品包裝成“高大上”的游學產(chǎn)品,價格就能翻幾番。
這樣的“游學”,意義何在?明知有坑,為何還跳?所有解釋大概逃不出兩個詞:沒空、焦慮。
暑假期間,大多數(shù)父母無法全程陪伴孩子,又想豐富其假期生活,“花錢買服務”送去參加夏令營,部分是出于無奈,但更多的是焦慮感。
中國有句俗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近些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家長的焦慮也在與日俱增?!爸挟a(chǎn)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等網(wǎng)絡紅文刷屏的背后,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家長的集體焦慮?,F(xiàn)在,出國游學大行其道,家長們的焦慮又多了一重:“沒讓孩子出國走一趟,就成了非主流”“別人家的孩子都有,我家孩子也不能沒有”。
當然,每個人都是大環(huán)境的一員,集體焦慮癥候群中,每個人都是“推波助瀾者”。但問題是斬斷焦慮情緒病,不能只指望家長自我修復、克制清醒。換句話說,家長可以“有錢任性”,監(jiān)管部門則應該盡量保證消費者不花冤枉錢。其實,在學區(qū)房、國際學校、出境游學等關乎公共利益的議題上,與其批評消費者作為市場主體的非理性,不如從根子上找原因,即教育資源有限和分配難均的客觀問題依然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