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英
摘 要:詞匯是語言生活中一個最敏感的部分,它反映了社會生活以及人們心理?!巴啊痹谄胀ㄔ捴惺且粋€普通名詞,但在婺源方言中卻有著獨特的用法,衍生出許多“X桶”這種結構的方言詞匯。該結構有著其自身的結構特點、詞匯意義、語用價值及其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X桶;結構特征;詞匯意義;衍生方式;語用分析;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95-02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這個自由交流的平臺上涌現出了大批的新詞新語,其中很大一部分新詞語都是在一個固定的框架內產生的, 即詞語模,如當下的“X 門”、“X 族”、“X 客”等?!霸~語模”這一概念是由李宇明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詞語模就是造新詞語功能的各種各樣的框架,這個框架由模標和模槽組成,結構中不變的部分稱為模標,空缺的部分稱為模槽。根據模槽所處位置又可以分為:后空型、中空型和前空型。詞語模是一種能產性很強的框架,不光在網絡文化中,在方言詞匯中也流傳甚廣、表現力極強,并且抹上了一層濃濃的地方色彩。
“桶”,《說文解字》中解釋:“桶,木方,受六升。從木、甬聲?!薄稘h語大字典》解釋為:(1)盛水或其他東西的器具,深度較大,用金屬、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飯~。馬~。塑料~。 (2)形狀像桶的:皮~(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在婺源方言中,“桶”可以作為名詞,指一種盛東西的器具,常見的水桶、米桶、洗碗桶,這與普通話中意思相同。同時,在婺源話中“桶”又可作形容詞,表示一個人思想笨拙、愚蠢。“桶死了”就是“笨死了”如:這都不會做,你這個人真桶。由于“桶”可以表示“笨拙”的意思,所以當地人常戲謔地稱“學什么匠都好,就是不要去學桶匠?!薄巴敖场碧刂割^腦笨的人。形容詞用法是方言中特有的,而且在婺源話中常用“X桶”這一詞語模來指具有某種特征的人。
二、“X桶”的結構特征
在婺源話中,“X+桶”詞語甚多,在這個詞語模中,“桶”為模標,是前空型。自由形式“X”,根據音節(jié)數量,有單音節(jié):糖桶、湯桶、餅桶、水桶、糞桶、飯桶;也有雙音節(jié):豬肉桶、牛逼桶、尿褲桶、垃圾桶、鼻涕桶等等。從詞類來看,“X”以名詞居多。“X桶”也是名詞性質。
三、“X桶”的詞匯意義
“X桶”根據詞義的不同大致分為3大類:(1)用來表示某個人十分喜歡吃某樣東西,便可用“X桶”來形容他,“X”可用人喜歡的食物代替:他一次可以吃很多楊梅,真是個楊梅桶。“面桶”指特別喜歡吃面的人,“湯桶”指特別喜歡喝湯的人,“辣椒桶”是喜歡吃辣椒的人。這類詞語是最多的,產詞能力也最強。(2)指經常做某件事的人,一般是不好的、被別人所厭惡的事情。牛逼桶:經常吹牛、說話虛夸的人;尿褲桶:經常尿褲子的人;鼻涕桶:經常流鼻涕的人。這類“X桶”相對少些。(3)用事物的特征來比喻人;垃圾桶、豬食桶。這種意義方面的詞是最少的。
四、“X桶”的衍生方式
考察“X+桶”類詞語的造詞理據,發(fā)現其衍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借用型,為了表達的需要和簡易,這類詞語借用了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熟悉常見的食物,來指對某種食物十分酷愛的人。
她每天三餐都要吃豬肉,就是一個豬肉桶。
清明餜、灰汁餜、肉餜、麻餜,他都喜歡,餜桶一個。
食物多種多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最熟悉,認知主體如果需要付出的主觀努力越小,客觀認知效果就越好,借用型的“X桶”正面認知效果最大,與人們聯系最為密切,所以“食物+桶”的詞最多、最能產。
2.隱喻型。這類詞語是將一個領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個領域中,用具體概念來隱喻或指稱抽象概念,以達到認知上的效果,但是這兩個概念之間往往存在著相似性。人們憑借著已有的認識思維,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似點,產生聯想。比如:垃圾桶、豬食桶。
他什么東西都往碗里倒,什么東西都吃,就是一個豬食桶。
“豬食桶”在認知中是裝剩菜剩飯的桶,如果一個人什么都吃,從不挑剔,包攬全部,我們就用“豬食桶”來喻稱他。
3.特征型,這類詞語用來指人具有某種鮮明特征,當一個人經常做某件事時就會給別人留下固化印象,這種經常性行為即成為他自身的一個特征。
夏天晚上大家在一起乘涼,老王那個牛逼桶又來吹牛啦。
經常性地說大話,就是老王在人們心中的印象,“牛逼桶”就是突出他這一方面的特征。
五、“X桶”的語用分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在交際中除了由詞義的組合表達意義之外,還有一部分的意義需要由交流的環(huán)境來補充、確定。
(一)語體色彩
語體色彩又叫做文體色彩,有些詞語經常用在某種語體中便帶有該語體的色彩。在婺源話中,“X桶”經常用于口頭語言,是一個方言口語色彩很濃的詞,表達的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詞語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你家三天兩頭發(fā)氣糕,一家氣糕桶。
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糞桶。
這些詞都是日常交往中常常用到的,靈活多變,口語風格十分明顯。
(二)情感色彩
詞義除了附加的理性意義之外,還有附加在理性意義之上的情感色彩。語言表達最重要的功能是表達情感,它反映了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評價和態(tài)度。在方言中,方言詞匯具有明顯的褒貶義?!癤桶”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借代型的“X桶”,帶有中性色彩,是表達某個人的飲食喜好:面桶、包桶、饅頭桶、餜桶、湯桶、辣椒桶、氣糕桶。甚至,有時長輩對小孩子說,小孩是“X桶”時更增加了幾分疼愛、喜歡的色彩?!癤桶”特征型和比喻型的詞語一般都具有貶義,他們反映人不好的習慣特點,說話時表達了人們的厭惡、嫌棄、嘲笑的情感,比如:尿褲桶、鼻涕桶、垃圾桶、豬食桶、糞桶、牛逼桶。
六、“X桶”原因分析
語言反映了社會生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語言各要素也出于不斷的變化衍生之中,其中,詞匯是語言系統(tǒng)中最為敏感的部分,是人們生活的縮影?!癤桶”的形成,以及在方言中大量運用有它的語言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語言內部的原因
受經濟省力的原則影響,人們總想以最小的付出以獲取最大的利益,所以詞綴、詞族、詞語模都是省力原則在語言學的具體體現。詞語模中的模標一般由固定的語素來充當,它高度地概括了某類事物的共有特征,所以語言使用者將會偏向于用詞語模的形式來形容某一類事物或情況。其次是類推原則,類推是在語言的其他某種規(guī)則模式的影響下,語言和詞匯形式發(fā)生變化的過程或結果。個人在言語交際中根據已有的表達模式,利用類推的原則將這一模式泛化。“X桶”就是在這兩個原則的影響下,不斷衍生。
(二)語言外部的原因
詞匯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方言詞匯更是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習俗以及生活習慣?!癤桶”這種結構模式具有較強的能產性與當地的生活息息相關?!巴啊弊衷诜窖栽~語中本來就有,也是作為基本詞匯存在。在婺源當地,以前流行學徒風氣,很多年輕人上門拜師學藝。桶匠、木匠、磚匠、竹匠、漆匠、鐵匠等各行各業(yè)的匠人都很吃香。匠人多,每家每戶相關制成品也多,各式各樣的桶尤其多:洗碗桶、水桶、站桶、米桶、火桶。這種生活習俗投射到語言上就是出現了很多關于匠人和手工藝品的詞語,“X桶”就是其中之一。“桶”在農村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夠裝得下很多東西,所以容量大就進一步引申為吃自己喜歡的東西食量大,由于自己喜歡吃而經常吃,所以經常吃又引申為經常做,這樣使得 “X桶”范圍漸漸擴大。人們對帶“桶”字的詞語越來越熟悉,用平俗易懂的“桶”字形成詞語模再造新詞簡單明了,滿足了表達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宇明.詞語模[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詞典(第2版)[Z].武漢:湖北長江出版集團,2010.
[3]涂海強,楊文全.媒體語言“X+哥”類詞語的衍生機制與語義關聯框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06).
[4]李偉.新詞新語詞語模探析[J].語文建設,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