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舒
夏季消化道疾病高發(fā),這和高溫天氣有很大的關(guān)系,所以我們可以吃一點消炎抗菌的食材以防病。
紫蘇葉
紫蘇是擁有極高藥用價值的中藥,我們用來食用的通常是紫蘇葉,在鄉(xiāng)村的菜地里到處可以看見紫蘇。紫蘇除了作為調(diào)味品之外,還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和養(yǎng)生功效。
天然防腐劑 我國民間常用紫蘇作天然防腐劑,用鮮紫蘇葉包魚、肉等易腐食物,將其置于室內(nèi)通風處,常溫下可保存4~5天。此外,還可用干紫蘇來加工醬菜,現(xiàn)民間制醬時仍常加點紫蘇,以去腥防腐。用泡菜壇制泡菜時,放點紫蘇葉,也可使泡菜別具香味。
解熱作用 紫蘇葉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特別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B2。紫蘇葉除了擁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還有解熱、抗菌、升血糖等功效。適量吃一些紫蘇葉,有很好的解熱作用,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此外,紫蘇葉還能促進腸蠕動,具有一定促消化的功效。
紫蘇葉不能食用過多 雖然說紫蘇有諸多功效,但是服用也有其禁忌。紫蘇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nèi)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在人體沉積過多會損傷人體的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不能吃過多紫蘇葉。還需注意的是,紫蘇含有揮發(fā)成分,不宜長時間煎煮。紫蘇還有一定的升血糖作用,故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茴香菜
抗菌功效 除了紫蘇,茴香菜也是夏日中消炎殺菌的好食材。說到茴香,一般大家都會想到香料。的確,大茴香和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diào)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diào)味品,但其嫩莖葉部分即茴香菜,又名香絲菜,可食用,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茴香果實、根、葉、全草均可入藥,其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jīng)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此外,茴香當中的茴香醚有抗菌功效,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預防多種感染性腹瀉,促進炎癥及潰瘍的痊愈。
適合做餃子餡 茴香菜是一種蔬菜,多用來做包子、餃子餡,由于“茴香”和“回鄉(xiāng)”同音,故北方的很多地方在過春節(jié)時,都喜歡包茴香肉餡的餃子。很少有人將茴香做成炒菜,但也有和雞蛋、肉末一起炒,甚至清炒的,也可以配以肉末做湯。因茴香菜素食時的香氣濃郁,還是搭配一些肉類或蛋類以及較多油脂為妙。北方人一般認為茴香菜比較“吃油”,所以在做包子或餃子時,多會搭配些油脂,又因為茴香本身可以解油膩,故而這樣做對健康沒有什么影響。
(摘自《健康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