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錫花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因其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濃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深受學生喜愛。作為一種閱讀文本,它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被選入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梢?,小說的閱讀地位不可小覷。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小說閱讀教學呢?
首先,要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變主導者為組織者、參與者,凸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理念強調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落實到具體的語文小說教學中,我們應指導學生充分閱讀文本,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述故事情節(jié),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說的能力。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對它們的培養(yǎng)是最基本的語文教學任務。小說因其生動的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等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都喜歡去看,去讀。在這種閱讀氛圍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主動迎合學生的這一閱讀興趣,引導、鼓勵他們把自己讀到的內容大膽地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而不應該像過去那樣老師在課堂上全權包辦,給學生概括情節(jié),分析人物,總結主題,主導著整個課堂,這樣最終必然會約束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閱讀是人類特有的復雜的綜合的行為方式,它應是個主動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不應成為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尋找閱讀之快樂。
其次,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探究式課堂,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質疑探究、表達意見。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為了更好地把握小說中的要旨,我們首先要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讓學生自主閱讀,完成與小說文本的一重對話,初步感知小說的內容及其所帶來的觸動,進而產生表達的欲望。
再者,教師要時刻明白自己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參與者。教師在課堂上要促使學生充分思考,質疑探究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疑點、難點,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展示出來,再讓同學們探究討論或師生互動解決。此外,在問題的設置上,我們還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思考、表達意見。例如,我在講解《項鏈》這篇文章時,學生對文本的故事情節(jié)已有了整體的把握,但卻對主人公瑪?shù)贍柕聛G項鏈的事評價不一。于是我就提出一個問題:“丟失項鏈對瑪?shù)贍柕聛碚f是悲劇還是喜?。俊苯又凸膭顚W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去質疑、探討。此時,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早已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強烈求知欲與表現(xiàn)欲的驅使下,學生大膽地表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的學生認為:丟失項鏈對瑪?shù)贍柕聛碚f是個悲劇。項鏈的丟失讓瑪?shù)贍柕聜_高筑,最終花了十年的青春來償還,這還不算,文本還設置了項鏈是假的這一情節(jié),讓瑪?shù)贍柕逻@人生悲劇更加重了一層悲哀,人生有幾個十年???太悲了……有的學生則認為:丟失項鏈對瑪?shù)贍柕露韵矂〉某煞指唷,數(shù)贍柕略且粋€愛慕虛榮、心高氣傲、滿心奢望的人,為了虛榮不惜去借項鏈,最終為還項鏈而負債,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還清。但在這十年中,瑪?shù)贍柕率切羷诠ぷ鞯?,是充實的,她已從愛慕虛榮的小資產階級婦女變成了窮苦家庭中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勇于承擔的勞動婦女。可以說,丟項鏈成了瑪?shù)贍柕旅\的轉折點,也改變了瑪?shù)贍柕碌娜松鷳B(tài)度。這個轉變多不容易,盡管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我們還是會為她的轉變而感到高興……從丟失項鏈后的情節(jié),我們知道瑪?shù)贍柕碌恼煞蚴冀K陪伴著她,與她同甘共苦,她的婚姻是美滿的,所以是喜劇。又如我在講解《差別》的時候,學生在了解了布魯諾和阿諾德的本質差別后,我們就可以適時提出問題:“我們也是社會中的一員,那么生活中的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覺得自己更像誰呢?讀完文本后,你有什么啟示?”頓時,學生若有所思,進而與小組探討、分享。有的說自己是阿諾德,有的說是布魯諾,還有的說自己介于兩者之間,學生紛紛闡述意見,課堂氣氛是熱鬧的。可見,輕松、和諧的課堂,讓學生迸發(fā)出了智慧的火花,奏響了閱讀教學的快樂之音。
再次,鼓勵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書寫讀后感、文學評論,續(xù)寫故事或進行故事新編,進一步完成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價值取向,倡導在“活動—體驗”模式下的“生成本體論”。因此,在學完一篇小說后,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進一步完成與文本的深入對話。聽說讀寫依然是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在小說閱讀中,把讀寫結合起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和理解小說中主人公的形象,獲取更多的啟發(f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聯(lián)系實際寫讀后感。如讀完《差別》,學生可根據兩個主人公的不同態(tài)度、不同遭遇所得到的啟發(fā),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讀后感。為填補小說的空白,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知,教師可要求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補寫后面的情節(jié)。如《項鏈》一文,學完后就可讓學生補寫文末省略號后的內容。
總之,在小說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調整師生的角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探究課堂,鼓勵學生積極探討、發(fā)表意見;鼓勵學生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迎來語文課堂教學的春天,奏響小說閱讀教學的快樂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