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秀
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7~9年級)學段目標與內容的“閱讀”部分提出了“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2017年福建省首次將“非連續(xù)文本”閱讀納入中考,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建構適合的教學策略,加強對“非連續(xù)文本” 的閱讀指導。為了讓廣大語文教師全面了解 “非連續(xù)文本”,提高閱讀指導的有效性,我將從三個角度論述,和語文教師一起走進“非連續(xù)文本”閱讀。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概念及特點
“非連續(xù)性文本”是相對于由句子和段落構成的小說、散文等連續(xù)性文本而言的,它通常圍繞一個主題把相關的文字材料、圖片、表格等相關材料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過閱讀分析、比較研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其主要特點是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易于比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須臾不離,使用頻率高,應用范圍廣,其實用性特征和實用功能十分明顯。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文本特點
1.主題(話題)單一
每一個文本,都有自己的標題或鮮明的主題。如2015年浙江金華卷,它的主題是“運動”,標題是“運動——無價良藥”。當然,也有不用標題的,但主題卻是鮮明的,如2015年遼寧沈陽卷,它雖然沒有標題,但所選的三則材料都在“食品健康”這個主題的統(tǒng)領之下。所以,無論是有標題或無標題,材料都必須在一個主題(話題)的統(tǒng)領之下,而且主題純粹單一,不會出現(xiàn)多元主題現(xiàn)象。
2.材料來源渠道廣泛
閱讀所選的材料,來源渠道非常廣泛,如互聯(lián)網、調查報告、平面媒體等,體現(xiàn)當今時代成人閱讀材料來源豐富與“碎片化”特征。同時,又體現(xiàn)《課程標準》中“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要求的特征。
3.材料呈現(xiàn)不拘一格
文本材料多以板塊形式呈現(xiàn)。如金華卷,分別由“健康調查”“健康咨詢”“健康知識”等板塊組成;也有的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這樣的組合形式,如沈陽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是以板塊呈現(xiàn)出來。這種板塊式的呈現(xiàn)方式,便于考生把握相關內容。而在具體的材料呈現(xiàn)上,既有碎片化形式的網絡資料,又有圖表式的數(shù)據(jù)資料,還有報刊文摘式的資料。它們共同體現(xiàn)出閱讀碎片化的特征、讀圖時代的特征與讀報時代的特征。所有這些呈現(xiàn)方式,又都突出地體現(xiàn)了“非連續(xù)性文本”的特點。
4.內容表達多元豐富
呈現(xiàn)的材料,常常有“各方聲音”“專家觀點”“網友跟帖”等板塊,這些內容表達出多元的觀點,可以是贊成,也可以是反對。這就要求考生能夠對不同的聲音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這也可以是多元的,關鍵是言之有據(jù)與言之成理。同時,閱讀的信息容量大,因為不同的材料組合,每一則材料都有自身包含的信息,而組合后的信息容量不同于連續(xù)性文本,其中包含了有效信息與干擾信息。這就需要在閱讀中學會搜集與處理信息,體現(xiàn)出信息時代閱讀的要求。
三、“非連續(xù)性文本”考點分析及解題思路
“非連續(xù)性文本” 閱讀涉及的考點很多,初中階段“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考查主要有四個考點。
考點一:信息判斷能力
信息判斷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或印證,能夠識別與區(qū)分其中的正誤,在印證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純热?/p>
1.對材料中的細部進行搜集處理。
2.對段落內容的理解分析。
3.對不同板塊內容的整合分析與判斷。
(二)解題方法
1.關注細節(jié)法。對材料中的細節(jié)進行關注,特別是容易忽略的細微部分。
2.材料與選擇項對照法。把選擇項與閱讀材料一一對照,判斷它們的正誤。
3.材料整合處理法。對板塊材料進行整合與理解,判斷正誤。
(三)典例精析
1.閱讀上述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碎片化閱讀往往能讓人們迅速獲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們的思維惰性。
B.很多外國政府對所有的實體書店實行免稅,并提供資助,以保護城市文化多樣性。
C.從近兩年國民閱讀調查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看,我國國民的電子書閱讀量呈上升趨勢。
D.深度閱讀是構筑人們精神家園的有效辦法,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會的關注。
【解題思路】運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考生對信息的印證判斷能力,題目信息多,容量大,容易出現(xiàn)失誤。所以,要從整個閱讀材料中搜集信息,對照選擇項進行甄別。此題要求選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項,解題時,要把每個選擇項的內容與閱讀材料進行一一對比,在印證中發(fā)現(xiàn)問題。
考點二:概括材料內容
概括歸納是現(xiàn)代文閱讀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而作為“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概括,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為閱讀材料的多樣性,可能是碎片化的材料,也可能是圖片、表格等,所以,它在概括歸納時表現(xiàn)的難度更大,要求更高。
(一)??純热?/p>
1.對某一知識點的內容進行概括提取。
2.對某一板塊的內容進行歸納提煉。
3.對幾個板塊的內容進行綜合概括。
4.對某一重點內容進行梳理歸納。
(二)解題方法
1.直接提取法。按照答題要求,從閱讀材料中直接提取相關詞句進行回答。提取的詞句要能夠概括相關的內容,或者表現(xiàn)出人物的態(tài)度或特點、事物的屬性等。(用文中現(xiàn)成的詞句進行概括)
2.歸納提煉法。有些內容散見于多則材料中,可以分別提煉,然后組合成句。
3.意思概括法。圍繞答題要求搜集信息,把主要意思進行歸納概括,然后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
(三)典例精析
在濰坊國際風箏會志愿者活動中,你參與文字編輯工作。請閱讀下面的三則材料,完成任務。
材料一: 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墨子在魯山(濰坊境內)“斫木為鳶,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濰縣城里的風箏作坊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商賈云集,生意興隆。①1988年,濰坊被世界風箏聯(lián)合會確定為世界風箏都。②2006年,濰坊風箏制作工藝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箏成為了濰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二: 濰坊風箏的制作工藝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紙、絹、綢等細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獨具匠心地繪制出色彩艷麗的圖案。濰坊風箏融入了濰縣木板年畫技法和宮廷風箏莊重典雅的風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藝術價值。傳承和創(chuàng)新使濰坊風箏既有娛樂、運動方面的實用性,又有造型、繪畫方面的藝術性。
1.結合“材料一”“材料二”,簡要概括濰坊風箏的特點。不超過20字。
【解題思路】此題的歸納,分別從材料一、材料二兩部分中進行提煉。這就限定了歸納的范圍。審題時需要注意的是讀懂題目要求,把相關的材料進行同類組合后進行歸納。材料一介紹了濰坊風箏的兩個特點:歷史悠久和名氣很大;材料二也介紹了濰坊風箏的兩個特點:工藝精湛,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對相關材料同類組合后,可得出答案:①歷史悠久;②名氣很大;③工藝精湛;④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
考點三:圖表解讀
圖表解讀的對象主要有數(shù)據(jù)圖表、示意圖、圖片、漫畫等。信息時代賦予了圖表更多的內容,中學生理應具有讀圖讀表的能力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及語言運用等綜合能力,符合新《課標》的精神與理念。因此,近年中考語文試題中圖表題的考查也就成為了一個熱點。
(一)??純热?/p>
1.根據(jù)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材料,提取并概括信息,得出結論(圖文轉換)。
2.依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對相關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發(fā)表看法等。
3.為漫畫擬標題。
4.簡要說明漫畫內容。
5.提示漫畫寓意或漫畫給予的啟示。
(二)解題方法
1.仔細審讀扣題旨。包括審讀圖表的標題、內容和題目要求。有些細節(jié)(如表注)也要看仔細。
2.認真思考找規(guī)律。仔細審讀表格內容和備注,對表格內容進行縱橫比較,特別注意數(shù)字的變化,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
3.準確歸納善表述。組織語言,抓住圖表顯示的內容,簡明連貫地表述,表述時要抓住圖表顯示的實質內容。
(三)典例精析
某學校圖書館對學生借閱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下圖是調查結果統(tǒng)計表。請你概括出圖表所反映的兩條主要信息。
從學生借閱圖書情況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的主要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此題的圖表是一個直條形的條形圖,這類圖表由于直條的排列方式不同,分為縱式條形圖和橫式條形圖。這里是一個橫式條形圖??幢眍^可以知道,這是“學生借閱圖書情況統(tǒng)計”,圖表中列舉兩項“各年級借閱數(shù)量”和“喜愛程度前三位的書籍”,觀察第一項數(shù)據(jù),初三借閱數(shù)量最多,初二第二,初一最少。由此得到結論,學生的年級越高,圖書借閱量越大。觀察第二項數(shù)據(jù),學生最喜歡看的是文學類,其次是體育類,最后是科技類。由此得到結論:最受學生喜愛的前三類圖書依次是文學類、體育類和科技類。圖(表)文轉換時一定要關注圖表中的每一個信息,表頭是調查的對象,通過數(shù)據(jù)縱向和橫向比較得出的結論,最后用“對象+結論”表述。
考點四: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的能力,是閱讀各類文本的基礎。它主要表現(xiàn)于對閱讀材料的把握、梳理,對閱讀內容的分析理解等。既會從整體上進行閱讀考查,也會從細部進行分析理解。
(一)中考常考內容
1.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2.對閱讀材料的分析。
(二)解題技巧
1.關注細部法
整體著想,關注細部,把文本與選項內容結合起來思考,判斷其正誤。這類選擇題與信息印證書類選擇題不同,它側重于內容的理解方面,而信息印證側重于內容的真實性方面。
2.前后聯(lián)系法
要從材料的不同板塊中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分析理解,發(fā)現(xiàn)和探究其中的因果聯(lián)系。
(三)典例精析
【2012·浙江寧波卷】閱讀上述材料,推斷民營書店逐漸衰弱的若干原因。
【解題思路】推斷民營書店逐漸衰弱的原因,這是一道閱讀理解試題。民營書店為什么會逐漸衰弱?衰弱的原因有哪些?可以根據(jù)閱讀材料進行分析。第一則材料“百家爭鳴”,說的是人們閱讀方式發(fā)生了改變,碎片化閱讀比重增加,碎片化閱讀比紙質閱讀更快捷方便,這是書店衰弱的一個原因;第二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說明,紙質閱讀越來越少,對紙質書籍的需求減少,也影響了書店的經營;從第三則材料可以看出,書店經營入不敷出,這也是導致書店衰弱的原因;第四則材料是國外的,但從反面表明,國家對實體書店的保護不夠,在經營稅收方面缺少支持,這也是書店衰弱的原因。分析問題時由表及里,由果到因,這是解題的基本思路。特別是“非連續(xù)性文本”,不同板塊之間既有區(qū)別更有聯(lián)系,而我們閱讀與理解的任務,就是發(fā)現(xiàn)其中的聯(lián)系并把它闡述出來。
“非連續(xù)文本”閱讀雖然是個新鮮的話題,但老師們只要掌握它的考點及解題思路,就能提高閱讀指導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