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凌云,李紅飛,謝春鳳,肖 衛(wèi),黎繡鳳
(1.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種子服務站,湖南 張家界 427000;2. 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糧油作物科,湖南 張家界 427000;3. 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湖南 張家界 427000)
張家界市玉米新品種篩選
鄧凌云1,李紅飛1,謝春鳳2,肖 衛(wèi)1,黎繡鳳3
(1.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種子服務站,湖南 張家界 427000;2. 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糧油作物科,湖南 張家界 427000;3. 張家界市農業(yè)委員會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湖南 張家界 427000)
2016年通過對國家和湖南省近年來審定的20個玉米新品種進行篩選,開展產量和生育期、果穗性狀、田間抗逆性等重要農藝性狀的綜合調查,篩選適合張家界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結果顯示:潞玉36表現(xiàn)最優(yōu);其次是青青300、康農玉007、新中玉801、科玉1101;野風160、福單3號、綿單1256、敦玉518、康農玉999、齊單6號、仲玉998、福單4號、源育16、州玉2號、幫豪玉108表現(xiàn)較好;天單101、同玉18、和睦玉918、山川玉1號表現(xiàn)一般。
玉米;新品種;篩選;張家界市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地處北緯28°52′~29°48′,東經109°40′~111°20′,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張家界地處武陵山區(qū),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全境,地貌構造復雜,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 890.4 m,最低點海拔75 m;耕地多為坡地、山間平槽地和山頂平地,立體農業(yè)氣候特征明顯[1]。玉米在張家界市的播種面積為4.48萬hm2,種植區(qū)域以山地為主,主要分布在300~500 m的坡地。不同地區(qū)的玉米品種是對相應地區(qū)的生態(tài)條件和栽培技術的集中體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優(yōu)良品種也有所差異[2-3],開展玉米新品種篩選試驗,目的就是為了篩選出適宜張家界市種植的玉米新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
1.1 試驗品種
以國家和湖南省近年來審定的福單3號、綿單1256、康農玉007、仲玉998、新中玉801、潞玉36、科玉1101、福單4號、幫豪玉108、禾睦玉918、山川玉1號、齊單6號、康農玉999、敦玉518、天單101、同玉18、青青300、州玉2號、源育16、野風160共20個的玉米新品種作為供試品種,以臨奧1號作對照(CK)。
1.2 試驗設計與方法
1.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慈利縣通津鋪鎮(zhèn)水淌村謝塔組進行,試驗地海拔320 m,土壤類型為黃棕壤,地勢平坦,肥力中等。
1.2.2 試驗設計 小區(qū)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品種200 m2,小區(qū)面積共4 000 m2,于2016年3月13日統(tǒng)一播種,4月13日至14日統(tǒng)一間苗定苗,留苗密度4.8萬株/hm2,5月1日至5月2日施苗肥,5月30日至31日施穗肥,8月6日收獲,管理措施同大田生產。
1.2.3 調查項目 記錄生育期(包括播種期、出苗期、抽雄期、吐絲期、成熟期),并進行農藝性狀調查(包括株型、株高、穗位高、穗長、禿尖長、空桿率)以及田間抗逆性統(tǒng)計(包括倒伏率、倒折率、紋枯病、普通銹病、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成熟后收獲并計算小區(qū)產量。
2.1 產量和生育期
2.1.1 產 量 從表1可見,20個參試品種的折合產量為7 443.0~8 596.5 kg/hm2,與對照品種臨奧1號比較,均有不同幅度的增產。增產幅度大于10%的有9個:潞玉36增產幅度最高,達到了17.92%;青青300比對照高16.98%;康農玉007比對照高15.53%;新中玉801比對照高14.88%;科玉1101比對照高13.42%;野風160比對照高12.82%;福單3號比對照高11.56%;綿單1256比對照高10.80%;敦玉518比對照高10.31%。增產幅度5%~10%的有7個,依次是康農玉999、齊單6號、仲玉998、福單4號、源育16、州玉2號、幫豪玉108;增產幅度小于5%有4個,依次是天單101、同玉18、和睦玉918和山川玉1號。2.1.2 生育期 從表1可見,福單3號、新中玉801、科玉1101、康農玉999、同玉18與對照臨奧1號生育期相同;天單101、康農玉007、青青300、同玉18、福單4號、幫豪玉108、仲玉998、綿單1256、州玉2號均比對照臨奧1號長1~5 d;其他品種生育期比臨奧1號短1~8 d,其中以潞玉36生育期最短,為115 d。
表1 參試玉米的產量、生育期統(tǒng)計
2.2 植株和果穗性狀調查結果
從表2可知,從株型上看,絕大部分品種的株型為平展類型,僅潞玉36為緊湊型;株高幅度為267.4~291.4 cm,以和睦玉918、州玉2號、潞玉36植株較矮,天單101、青青300植株較高;穗位高的高度范圍為112.2~141.4 cm,其中潞玉36的穗位高最低;穗長長度范圍為17.6~19.9 cm,以科玉1101最長,源育16最短;禿尖長以州玉2號最長,達到2.8 cm,潞玉36的禿尖長最短,僅為0.2 cm;所有品種均沒有出現(xiàn)空稈現(xiàn)象。
表2 植株和果穗性狀統(tǒng)計結果
2.3 田間抗逆性調查結果
在田間調查倒伏率、倒折率、紋枯病、普通銹病、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抗逆性性狀,根據各項指標評級進行綜合評價,田間抗逆性結果如表3。從表3可見,各個品種的抗性差異表現(xiàn)明顯,抗逆性以綿單1256、康農玉007、仲玉998、科玉1101、福單4號、幫豪玉108、和睦玉918、山川玉1號、康農玉999、同玉18、青青300、州玉2號、源育16為較好;新中玉801、潞玉36、齊單6號、敦玉518、天單101為較差;福單3號、野風160為差。
表3 參試玉米品種田間抗逆性統(tǒng)計
(1)根據試驗結果,潞玉36表現(xiàn)最好,與對照臨奧1號比較,增產幅度達17.92%,具有顯著優(yōu)勢。究其原因,一是生育期優(yōu)勢明顯,潞玉36生育期比對照臨奧1號短8 d,是參試品種生育期最短的品種;二是農藝性狀表現(xiàn)優(yōu)異,潞玉36是參試品種中唯一一個株型緊湊的品種,其株高最矮、穗位高最低、禿尖長最短,因此,盡管潞玉36在田間抗逆性的表現(xiàn)并不突出,但是其在生育期、果穗等農藝性狀上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仍然使其增產幅度最大。鑒于潞玉36在試驗中的表現(xiàn),可以將潞玉36作為張家界市的主栽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
(2)青青300、康農玉007、新中玉801、科玉1101在試驗中表現(xiàn)僅次于潞玉36,綜合性狀相對優(yōu)良,可以作為主栽品種的后備品種;野風160、福單3號、綿單1256、敦玉518、康農玉999、齊單6號、仲玉998、福單4號、源育16、州玉2號、幫豪玉108表現(xiàn)次之,可以進一步進行研究。
(3)天單101、同玉18、和睦玉918、山川玉1號在試驗中表現(xiàn)一般,大面積推廣價值不高。
[1] 馮春福,王黎明,杜世凱. 武陵山區(qū)玉米低產原因及關鍵增產栽培技術[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17):62-64,68.
[2] 楊瑞芳,揭雨成,佘 瑋,等. 洞庭湖區(qū)低洼地夏季玉米品種比較[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6,(10):21-23.
[3] 夏 新. 9個雜交玉米新品種(組合)在新化縣的引種試驗初報[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6,(02):9-11.
(責任編輯:夏亞男)
New Maize Varieties Screening in Zhangjiajie
DENG Ling-yun1,LI Hong-fei1,XIE Chun-feng2,XIAO Wei1,LI Xiu-feng3
(1. Seed Service Station of Zhangjiajie Agricultural Commission, Zhangjiajie 427000, PRC; 2. Grain and Oil Crops Branch of Zhangjiajie Agriculture Committee, Zhangjiajie 427000, PRC; 3.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f Zhangjiajie Agriculture Committee, Zhangjiajie 427000, PRC)
Through the screening of 20 new maize varietie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and Hu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such as yield and growth period, ear traits and field stress resistanc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fi n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Zhangjiajie cultivation were screened for Zhangjiajie Maize produc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performance is Luyu 36; followed by Qingqing 300, Kangnongyu 007, Xinzhongyu 801, Keyu 1101; then Yefeng 160, Fudan 3, Miandan1256, Dunyu 518, Kangnongyu 999, Qisi 6, Zhongyu 998, Fudan 4, Yuanyu 16, Zhouyu 2, Banghao108; and fi nally Tiandan 101, Tongyu 18, Hemuyu 918, Shanchuanyu 1 at the bottom.
maize; new varieties; screening; Zhangjiajie
S513
:A
:1006-060X(2017)07-0014-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7.005
2017-05-04
鄧凌云(1977-),男,土家族,湖南張家界市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