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啟
【摘 要】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yǎng)育的圣殿,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充滿;激情;情境;創(chuàng)設;建立;感情
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一、呈現(xiàn)充滿激情的課堂學生
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開挖的資源太多大多了。但語文課終究還是語文課,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能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因此語文具備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征。怎樣來體現(xiàn)這兩大特征呢?讀中感悟是一個好法子。只有讀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讀出來,最終使教學資源師、生、文本在對話中得以開發(fā)利用。關注需要,善于激趣。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fā)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適時點撥,情感共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課堂閱讀要放松
首先正確深入的文本解讀是上好一堂課基礎和關鍵,只有在正確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才有好的教學設計,才有好的教學實施。那么如何正確深入的解讀文本呢?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說過這樣一句話:慢慢走,欣賞??!他說人生是一道風景,我們要慢慢地欣賞,慢慢地品味,讀書更是一道風景,優(yōu)秀作品值得我們慢慢走,欣賞?。∽屛覀儠簳r忘卻教師的身份、教學的任務,以一個普通讀者的放松心態(tài)來欣賞作品,獲得自然的閱讀體驗和真實的審美直覺。這是一種非功利的閱讀,是一種以感性為主的閱讀。這種閱讀是文學作品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最能打動自己是什么地方,產生第一感覺。一句話,就是我們在閱讀文本時是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閱讀。關注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yǎng)育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
三、情境創(chuàng)設,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
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常用方法有: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謂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么形狀的,大多數(shù)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么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采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后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xiàn)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養(yǎng)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chuàng)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fā),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于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
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每節(jié)課都能驗證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足跡,給孩子們留下一個美好的童年。而不是鉆進應試教育里,每一堂課都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可以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靈活運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