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伶俐
“一帶一路”視域下跨界民族對新疆民族發(fā)展的意義
◎李伶俐
在“一帶一路”跨文化交流與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視域下“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同”,跨界民族對我國邊疆民族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試圖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關于跨界民族理論體系下,對新疆13個世居民族在周邊8個接壤國家分布情況分析,在跨文化交流中傳承絲路精神,發(fā)揮新疆跨界民族的積極作用。
“民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種歷史現象,是人們共同體的一種存在形式。辨析“跨界民族”相關概念理應在文化實體的范圍內進行,即ethnic group,不是政治實體nation或者nationality,所以跨界民族即Cross-border Ethnicity。新疆自古以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顯著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13個世居民族,55個民族成分,與8個國家相鄰,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經濟問題、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綜合性地影響著新疆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
新疆與八個國家相鄰,逆時針分別是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新疆十三個世居民族分別在這八個國家的分布情況。
國家民族 蒙古國 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維吾爾族 √ √ √ √ √ √漢族哈薩克族 √ √ √ √ √ √回族(東干) √ √ √柯爾克孜族 √ √ √ √ √蒙古族 √ √塔吉克族 √ √ √ √ √錫伯族滿族烏孜別克族 √ √ √ √ √俄羅斯族 √ √ √ √達斡爾族 √塔塔爾族(韃靼族) √ √ √ √ √
注:參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著《周邊地區(qū)民族宗教問題透視》時事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在新疆13個世居民族中,因政府簽訂條約被分割的民族有3個,分別是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達斡爾族。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沙俄侵略我國強迫清王朝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如1864年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劃分了柯爾克孜族?!吨卸砝m(xù)堪喀什噶爾界約》山區(qū)塔吉克人居住地區(qū)淪為沙俄軍事殖民統治之下。1689年《尼布楚條約》及1858年簽訂《璦琿條約》分割了達斡爾族。
主動遷移類型的民族有4個,分別是回族(東干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和塔塔爾族。
除回族是在唐代和元代,由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陸續(xù)由海陸來華定居外,其他的三個民族都是清朝以后陸續(xù)來華。烏孜別克族集中在從18世紀50年代清朝政府平定準葛爾部叛亂統一新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戰(zhàn)后一段時間。俄羅斯族是清朝年間不堪忍受沙皇的殘酷統治和宗教迫害遷移我國。尤其是1851年沙俄與清政府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設立領事館和貿易圈,隨后又簽訂《中俄伊犁條約》,大批俄羅斯人和哈薩克斯坦地區(qū)的部分塔塔爾族各種人士遷入新疆。
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蒙古族3個民族。被動遷移也是因為和沙俄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條約中“人隨地歸”,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割讓部分領土給沙俄時,在這些地區(qū)居住的維吾爾人也成為俄國的臣民。1864年至1883年,其他條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被歸為沙俄。1686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727年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劃定了兩國東段、中段邊界蒙古族被劃分。主動遷移表現在民國時,部分維吾爾族因為經商、躲避盛世才等軍閥的迫害前往中亞。哈薩克族被劃分期間有不少部落不堪沙俄的統治和壓迫,陸續(xù)遷回了中國境內。蒙古族年土爾扈特部為擺脫沙俄軍隊,回歸祖國的遠征。
我國固有民族有漢族、錫伯族和滿族3個民族。除漢族外,錫伯族和滿族都是在清朝建立以后為加強邊疆防務,征調西遷至新疆,并成為新疆十三個世居民族之一。漢族是我國的主體民族,發(fā)生過很多次的歷史變遷,外族入侵、躲避戰(zhàn)火等,高度融合性和包容性,使其在歷史上從未間斷,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除了兩岸三地外,在東南亞、北美洲、西歐等都有較多分布。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共鑒、互利共贏四大理念下,了解新疆十三個世居民族的歷史變遷,區(qū)分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國民族,更好的利用天然優(yōu)勢一起共謀發(fā)展共享成果。作為亞歐大陸心臟,四大文化體系(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匯流、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集聚,具有獨特地域文化,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東進西出、全方位開放地理優(yōu)勢明顯。
第一,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新疆有多個跨界民族,有著多元的民族文化并且在不斷發(fā)展?!懊褡逦幕恼嬲l(fā)展,歷來都是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點,吸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跨界民族經過一定時期的發(fā)展,通過和本地區(qū)其他民族間文化交流、交融,都會產生區(qū)別于以前的民族文化背景。同時也會保留比較濃厚的傳統文化特色、古老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以及風俗習慣等。所以,發(fā)揮多元民族文化在“一帶一路”中的優(yōu)勢,利用他們與境外同一民族深刻的歷史淵源,和溝通中天然的粘著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高峰論壇上說“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同”,在族源、語言、習俗、文化等諸多方面有相通性的情況下,更有利于發(fā)展經貿往來和友好合作,開創(chuàng)合作共贏的新模式,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添磚加瓦。
第二,給民族經濟發(fā)展提供新契機。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促進民族文化素質提高?!霸诿褡逦幕刭|較高民族的經濟發(fā)展中,民族文化起著有力的促進作用,而經濟的發(fā)展又推動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利用多元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來促進民族經濟的發(fā)展,民族經濟發(fā)展是民族發(fā)展最重要的內容。所以,從合作共贏的角度研究跨界民族的積極作用,不僅促進我國新疆民族發(fā)展也能帶動周邊國家的民族發(fā)展。
第一,有助于我國和周邊國家利益共同體的構建。民族關系的焦點是民族利益,特別是從經濟方面來說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體系構建、區(qū)域體系構建、跨文化交流與命運共同體構建,我國跨界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發(fā)展共享成果。但是,在共同體構建過程中,各國之間或者民族之間出現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具體利益有差別,是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而處于邊疆地帶的跨界民族首當其沖。所以這就更要求區(qū)分概念針對解決,在過程中劃分和享受公平合理的利益,更有利于利益共同體的構建。
第二,有助于國際間民族關系正調控,助推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對外民族關系調控,調控經濟關系協調政治、文化關系以達到正調控。在民族關系調控政策制定時,需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匯集各方面民族關系政策,進行科學論證等步驟,所以在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為之后民族關系調控政策的執(zhí)行、評估、監(jiān)控和結果做好基礎工作。
“民族跨境而居是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交織的原因之一”。分析和把握這些問題的多樣性和艱巨性,掌握主動權具有必要性。在以后研究新疆面臨的民族問題時,更準確地找出問題點的關鍵所在,有利于新疆各民族和臨邊國家、民族彼此溝通交流,理解接受對方的文化傳統,化解不同區(qū)域不同種族之間的隔閡與誤解。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論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方案下,發(fā)揮區(qū)分概念以指導實踐,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在“一帶一路”中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歷史原因和現實狀況等,在“一帶一路”跨文化交流和命運共同體構建下,對新疆世居民族進行類型劃分,研究分析其具體特征對我國邊疆民族發(fā)展、加強我國與周邊國家合作發(fā)展、發(fā)揮跨界(境、國)民族多邊合作機制、發(fā)揮邊疆地區(qū)建設性作用和增強國家認同都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政管學院 830017
李伶俐(1989-),女,河南鹿邑人,新疆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馬克思民族理論與政策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