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電刀切割和機械切割在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段間平面分離中應用的對照研究

2017-09-03 11:00:04劉海波林鋼張詩杰黃偉明商學謙李簡
中國肺癌雜志 2017年1期
關鍵詞:肺段電刀電凝

劉海波 林鋼 張詩杰 黃偉明 商學謙 李簡

由于健康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微小肺癌被早期發(fā)現(xiàn)[1,2];雖然尚無多中心隨機對照的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證實,但肺段切除術在早期肺癌外科治療中的作用正逐漸得到重視。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也受到更多胸外科醫(yī)生和患者的青睞。肺段切除術的手術技術要求較高,其中段間平面分離肺實質切除最常用的方法是電刀切割手工縫合(electrocautery handsewing)和應用直線切割縫合器機械切割(mechanical stapling)兩種。但僅有很少的研究對兩者進行對比[3,4],且均針對開放式肺段切除術,目前尚未有相應的研究針對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因此,我們對2013年9月-2016年3月進行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的58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兩種段間平面分離方法進行對比。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3年9月-2016年3月間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胸外科共96位例患者行肺段切除術,其中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段切除術患者38例(其中包括2例因術中肺動脈損傷由全胸腔鏡操作中轉為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其余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的患者共58例納入本研究。術前均行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氣分析、肺功能、心電圖、胸部增強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pgraphy,CT)等常規(guī)檢查;考慮惡性腫瘤的患者行頭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腹部超聲或CT、骨掃描或全身正電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pgraphy, PET/CT)等排除遠處轉移。

納入標準:①周圍型病灶為轉移癌或良性病變或癌前病變,行單純肺楔形切除較困難;②早期周圍型肺癌,直徑≤2 cm,且CT顯示結節(jié)內毛玻璃樣成分≥50%,或影像學檢查隨診證實腫瘤倍增時間較長(≥400天),或術中冰凍病理證實為微小浸潤癌,且術中冰凍病理證實縱隔淋巴結無轉移;③多原發(fā)肺癌,行分期或同期肺切除,難以耐受肺葉切除;④早期周圍型肺癌,心肺功能較差或基礎合并癥較嚴重,難以耐受肺葉切除。排除標準:①未行完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②同期雙側肺段切除。

根據(jù)肺段間平面的分離方法不同分為電刀切割(electrocautery group)和機械切割(stapler group)兩組。選擇段間處理方式時主要依據(jù)術者對病灶部位和段間邊界形態(tài)的判斷,同時兼顧術者的習慣;如病灶距離段間切緣較遠,且段間邊界較規(guī)整平直,則主要選擇機械切割;如果病灶距離段間切緣較近,為避免切緣陽性,或段間邊界不規(guī)整,難以應用切割縫合器時,則主要使用電刀切割。

1.2 手術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如患者不能耐受持續(xù)單肺通氣則間斷雙肺通氣。所有手術經(jīng)由3位主刀醫(yī)生完成。第六肋間腋后線1.0 cm切口置入30度胸腔鏡攝像頭做觀察孔,第四肋間腋前線行3 cm-5 cm切口放置切口保護套做操作切口,不撐開肋骨,行單操作孔完全胸腔鏡手術。先解剖處理相應肺動脈和肺靜脈分支(1號絲線近心端雙重結扎或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2.5 mm釘高釘倉切斷),再游離阻斷確認后處理段支氣管(3-0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或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4.5 mm釘高釘倉切斷),最后應用電刀電凝切割(電刀輸出功率為45 w;肺殘面應用3-0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或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4.8 mm釘高釘倉)切斷分離段間平面。段間平面采取根據(jù)肺動脈和肺靜脈走行的解剖性標志和段支氣管處理后雙肺通氣沿萎陷與膨復的肺組織邊界相結合的方式來確立。除原位癌外,所有肺癌患者同期行縱隔淋巴結清掃;左側清掃第4、5、6、7、8、9、10、11、12組淋巴結;右側行第2、3A、4、7、8、9、10、11、12組淋巴結。術后經(jīng)觀察孔放置28 F胸腔引流管1根。

1.3 術后處理 全組患者術后清醒拔管轉入普通病房。術后1天-3天均使用術后患者連硬外自控鎮(zhèn)痛。拔胸管指征:拔管前24 h胸腔引流<250 mL,肺復張良好并且無漏氣。

1.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方式、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胸腔引流量、術后并發(fā)癥等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或中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s 精確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全組共58例患者,其中電刀切割組30例,機械切割組2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吸煙史和術前肺功能狀況、合并癥、病理學特征等臨床特征之間無明顯差異(表1)。切除的肺段解剖分布如表2所示。

全組患者無術中嚴重并發(fā)癥和圍術期死亡。術后病理證實段間切緣及支氣管切緣均為陰性。除手術時間[電刀切割組(248.70±54.46)min,機械切割組(209.39±67.25)min],兩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7)外,術中出血量、是否行縱隔淋巴結清掃、術后拔管時間和住院時間等,兩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全組有1例電刀切割組患者因胸腔粘連較重、創(chuàng)面滲血較多致術中出血量>200 mL,其余患者術中出血量均≤200 mL(表3)。

表 1 電刀切割組和機械切割組患者臨床病理資料Tab 1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cautery and stapler groups

全組共7例患者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表4)。有3例患者胸腔閉式引流超過7天,其中1例機械切割組患者因術后引流量較多第8天拔除引流第9天出院;1例肺不張的電刀切割組患者采用氣管鏡吸痰并重新放置胸管后于術后第9天拔除引流,第13天好轉出院;全組只有1例電刀切割組患者肺漏氣超過7天,留置胸腔引流11天后肺漏氣停止,肺復張良好,拔除胸管,術后13天出院。1例乳糜胸的患者采用禁飲食靜脈營養(yǎng)保守治療后,于術后第7天拔除引流好轉出院。1例肺部感染的患者應用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后于術后第6天拔除引流第15天好轉出院。1例房顫的患者予以應用可達龍后轉復。1例聲帶麻痹考慮喉返神經(jīng)損傷的患者未行特殊處理。兩組間無論單項或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425)。

3 討論

由于健康體檢的普及,尤其是對低劑量CT在高危人群篩查中獲益的肯定[5],肺癌治療的疾病譜正在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微小肺癌被早期發(fā)現(xiàn)。盡管肺葉切除加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仍然是肺癌手術治療的金標準[6],越來越多的證據(jù)[7-9]顯示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的微小肺癌肺段切除術可以達到相同的根治效果。由于保留了更多的肺組織,接受肺段切除術的患者術后肺功能儲備更好,生活質量更高[10-12]。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比傳統(tǒng)開胸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很多研究也已證實胸腔鏡肺段切除術不僅可以達到開放肺段切除術一樣的根治效果和安全性,而且可以更加微創(chuàng),術后恢復更快,并發(fā)癥發(fā)生更少[13-15]。因此應用胸腔鏡肺段切除治療符合適應征的早期微小肺癌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無論對外科醫(yī)生還是患者都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

表 2 電刀切割組和機械切割組患者切除的肺段分布情況Tab 2 Location of resected segments in the electrocautery and stapler groups

表 3 電刀切割組和機械切割組患者的手術相關資料Tab 3 Surgical data of the Electrocautery and Stapler groups

相比肺葉切除,肺段切除對術者的基本手術操作技巧和對肺臟解剖的掌握要求較高。段間平面的分離與閉合是手術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目前最常用的是電刀分離手工縫合和切割縫合器機械切割縫合兩種方式。但只有很少的研究[3,4]對兩種段間平面分離方法進行對比,且均針對開放式肺段切除術。Miyasaka等[3]和Ohtsuka等[4]分別研究發(fā)現(xiàn)在開放式肺段切除術中,無論是手術時間還是手術安全性電刀切割與機械切割間均無明顯差異。

應用切割縫合器進行機械切割時,在對段間平面進行分離的同時完成肺殘面的閉合,比較方便快捷,可以節(jié)約手術時間;縫合釘閉合細密確切,也減少了術者對術中出血和術后肺殘面漏氣的顧慮。所以大部分醫(yī)生傾向于采用切割縫合器進行對段間平面的分離與閉合[16]。但目前絕大部分切割縫合器釘倉尚不能隨意彎曲,而段間平面多不平直,經(jīng)常需要多切除一部分正常組織才能保證達到足夠的安全距離,遠沒有電刀電凝分離時那么“適形”[17]。而切割縫合器釘倉閉合多過于緊密,有動物實驗[18]顯示可以導致保留的肺組織過于皺縮,復張受限。另外,應用切割縫合器分離段間平面更容易損傷段間靜脈,導致保留的肺組織靜脈回流受限[18,19]。所以電刀切割手工縫合可能會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切割縫合器費用高昂,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患者經(jīng)濟壓力普遍較重,應用電凝分離替代機械分離無疑可以減少較大的醫(yī)療開支[4,20]。此外,有人認為目前的直線切割縫合器釘倉仍較粗大,切割時切割刀對肺組織及腫瘤可能有一個擠壓牽拉作用,導致實際的切緣比要求的安全切緣要小,更易導致切緣腫瘤細胞殘留;而應用電刀切割則能有效避免上述缺點[21]。

表 4 電刀切割組和機械切割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資料Tab 4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Electrocautery and Stapler groups

完全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技術更加復雜,操作更加精細,手術的難度更大;尤其因為切口位置大小和胸腔內器械角度的限制,對術者而言,段間平面的分離不啻為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有研究對全胸腔鏡下兩種段間平面分離方法進行對比。因此我們總結了我中心連續(xù)58例行全胸腔鏡肺段切除患者的資料,發(fā)現(xiàn)無論術中出血、術后胸腔引流量還是術后拔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應用切割縫合器機械切割與應用電刀電凝切割兩組患者均無明顯差異,都可以達到滿意的結果。因為腔鏡下觀察更加清晰,只要肺段血管辨別和分離無誤,電刀切割段間平面過程中只要先閉合段間的小血管,肺實質的分離并不會導致出血太多[3,4]。而肺段切除的肺組織容量較小,只要胸腔引流通暢和患者能有效咳痰,殘留肺均可以滿意的復張,術后不會留有明顯的胸腔殘腔。因此如果患者肺組織沒有嚴重氣腫,只要術中仔細結扎了段間平面明顯的支氣管斷端,即使手工縫合段間平面時較為疏松,術后殘面也會很快愈合,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漏氣[3,4]。所以我們全組患者均采用單純縫線或機械閉合,未使用任何生物膠等輔助,除1例患者出現(xiàn)術后漏氣超過7天外,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在手術安全性方面,應用電刀電凝切割段間平面比較應用切割縫合器機械切割沒有明顯的劣勢。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因為胸腔鏡手術切口較小,切割縫合器伸入胸腔時存在角度限制,釘倉較粗大不能隨意彎曲,有時進行段間平面分離比較困難;應用電凝分離時,長電刀柄較細,反而可以更容易地抵近電凝目標進行分離;而目前微創(chuàng)技術及器械的進步,使得有經(jīng)驗的胸外科醫(yī)生進行腔鏡下肺殘面的縫合迅速確切,毫不費力。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電凝切割組比機械切割組手術時間要長,有統(tǒng)計學差異,主要原因在于電凝切割組中我們納入了更多的段間分界不平直的病例,其手術操作更復雜,耗時更長;另外我們手術例數(shù)較少,早期病例尚處于學習曲線當中,腔鏡下縫合技術還不夠熟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22]。

我們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病例數(shù)較少,且為回顧性研究;而且沒有對術后肺功能和住院費用進行評估和統(tǒng)計,沒有反映出電刀切割方法的優(yōu)勢。我們準備在以后的研究中進行改進。

總之,我們認為全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段間平面的分離中,雖然應用電刀切割手工縫合手術時間相比較長,但安全性不劣于應用切割縫合器機械切割縫合。

猜你喜歡
肺段電刀電凝
高頻電刀對疝氣手術切口愈合影響的效果觀察
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
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治療肺部感染性病變
鼻內鏡下雙極電凝治療嚴重鼻出血的療效
全胸腔鏡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臨床分析
胸腔鏡解剖性肺段切除術技術要點
強生ENSEAL? G2 高級雙極電刀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雙極電凝止血對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
全麻下雙極電凝扁桃體切除術臨床療效觀察
高頻電刀在犬瞬膜外翻手術中的運用與影響
惠水县| 衡水市| 峨眉山市| 彭山县| 龙游县| 红桥区| 株洲市| 托克托县| 姚安县| 扎鲁特旗| 开阳县| 廊坊市| 罗源县| 耒阳市| 安岳县| 宜川县| 昂仁县| 温泉县| 大兴区| 徐水县| 阜康市| 布拖县| 紫金县| 图们市| 会昌县| 阿克| 布尔津县| 墨脱县| 高唐县| 荔浦县| 桦川县| 汶川县| 拜城县| 土默特右旗| 于田县| 佳木斯市| 石阡县| 类乌齐县| 波密县| 定西市|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