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泉
摘 要:上好語文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盡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教學原則唱的非常響,但總的教學狀況仍離不開原有的刻板。那么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呢?怎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呢?我想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這里我根據(jù)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可現(xiàn)今高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課堂氣氛沉悶,課堂效率不高。本文擬從課堂教學入手,探討高中語文課堂如何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讓高中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一、課堂上動嘴、動手、讓學生集中學習精力
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分析過個別提問與一齊答題的區(qū)別。只要老師說請一個學生回答,許多學生頓時輕松下來,尤其是叫到某同學的名字后就徹底放心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我認為,在語文課堂上,不要求學生一一回答,這樣比較省時有效;另外還發(fā)現(xiàn)一部分同學怕單獨答題,覺得答錯了很愚笨,別人會笑,而一起答題時,就敢大膽的回答。在課堂上一聲不吭的學生學習效率低,容易走神,思維不活躍,把自己置身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之外,學習沒起色。例如,有的老師是這樣做的,課堂上提問不叫學生的名字,而是叫學號。這樣,大家都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個問題會不會叫他,而且還要認真預習、聽課,及時做筆記,隨時準備著回答問題。經過一段時間,這個班的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愛動嘴、動手的好習慣,課上也能集中精力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課堂效率才能提高。
二、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課前或課中設置懸念,提出疑問,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課堂教學定會活起來。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失街亭》時,預習之后,設置懸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夠一統(tǒng)中原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產生爭論,街亭已失,政局又將如何變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進入課文,學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即情節(jié)了,進而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活躍課堂氛圍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課本內容,改善傳統(tǒng)授課方式,努力把學生興趣迅速轉移到課文情景中來,共同融入到一字一句的描寫中。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興趣要如何培養(yǎng)呢?通過對課文深入解析,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優(yōu)美情境和心理活動,激發(fā)出學生對課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跟隨教師步伐逐漸進入到教學的情境之中。發(fā)動學生自己去學習新的知識點,掌握關鍵語句的使用方法,領略到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
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教學中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索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把“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切入點,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驅動,潛心引導學生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的交鋒,在熱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使學生學會在探究和發(fā)現(xiàn)中學習語文,以快樂的學習心態(tài),在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提高語文綜合素質。比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我就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設置了如下的探究問題:①這篇課文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②試畫林黛玉進賈府路線圖;③這篇文章有哪幾個場面描寫?(找出相應的段落加以標注)④按情節(jié)發(fā)展,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內容?⑤你對其中的哪個場面印象最為深刻?為什么?并組織學生對這些教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巧妙的誘導,用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營造一個趣味盎然的學習情境。
五、給學生成功的愉悅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過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zhàn)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如在教學《矛與盾》一課時,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提問:“賣矛與盾的人錯在哪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則提問:“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對語文增加了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六、總結
總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我們必須遵循的科學的原則,在這原則的指導下,我們的教學工作上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如何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作為“為人師表”的我們正在締造中國的未來,未來將在我們手中誕生,為了我們共同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精心設計四十分鐘的課堂,提高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王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77.
[2]尹紅.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1):125+127.
[3]李玉恒.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