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引導自主學習 構建有效課堂

2017-09-06 19:07林欽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圖形交流教材

林欽

數(shù)學學習過程應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多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提供探究的機會、提供交流的機會、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

一、提供豐富內(nèi)容,讓學生去探究

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從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提供給學生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教學中應與學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探究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理解與掌握所學數(shù)學知識。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小數(shù)減法”一節(jié)課時,他先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商店購物的情境,依次出示商店的商品和單價:小刀每把0.5元,圓珠筆每支2.16元,文具盒每個15.5元,書包每個40.5元,鋼筆每支10.9元;再出示李明身上有人民幣50元、10元、5元、5角、1角各一張。要求:每次只能買一件商品。若你是李明,你決定買什么文具,拿出多少錢,要找回多少錢?因為學生生活中有購物的經(jīng)歷,所以興趣很高。又由于提供了真實的材料,便于學生操作交流,學生可以一邊做一邊自由地列出豎式進行計算,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回答,把典型的豎式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比較歸納,從而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了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這樣的設計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課堂,通過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情境和材料,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思、思中得,課堂有效性明顯提高了。

二、提供合作機會,讓學生去交流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要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提供交流的機會,并在交流前創(chuàng)設一種能激發(fā)起他們主動和積極參與活動的情境。通過對話交流,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能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如,有一位教師教學“24時計時法”一課時,當學生給計時法起名之后,教師故意問:“日常生活中多用12時計時法,為什么電視上要標19:00,而不是標晚上7:00呢?”從而創(chuàng)設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其實標晚上7:00也可以?!薄安缓茫偃缡峭鈬?,看不懂中文怎么辦?”“那就中文、英文都標上?!薄斑@樣就太長了,在畫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在交流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用24時計時法好,標上19:00,中國人、外國人都看得懂,很簡明”。

三、搭建學習平臺,讓學生去體驗

杜威說過:“個體要獲得真知,就必須在活動中主動體驗、嘗試、改造,必須去做,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發(fā)展?!苯虒W時應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并用,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新知,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角的度量”之后,學生已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及畫角的一般方法。這時教師再提供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促進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如要畫出120度的角,學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來畫。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不用量角器,你能準確地畫出這個角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動手操作、實踐探索之中。很快,學生就發(fā)現(xiàn)了兩種畫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個30度的角拼起來畫可以得到120度的角,同時,用兩個三角尺中60度的角拼在一起也可得到120度的角。也有的學生是先畫一個平角,再減去一個60度的角。由于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操作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得到了新的畫法,享受了成功的喜悅。這樣,不僅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

又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為每位學生提供了4個不同的活動角,即角的兩條邊很短,角的一條邊長一條邊短,角的兩條邊都較長,角的兩條邊更長。讓學生自由地擺弄角、比較角,然后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并隨機出示導向性問題。

1.怎樣才能把角變大?怎樣才能把角變???

2.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

學生在擺弄活動角,在小組內(nèi)比較討論、爭論的過程中,感悟到了“角的大小只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這樣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究新知,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因為結論由學生自己探索得出,所以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四、挖掘教材內(nèi)涵,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

新課改提倡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數(shù)學知識豐富多彩,既有本身的嚴密性與邏輯性之美,又蘊含許多的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而不是應該完成的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是用教材去教數(shù)學,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數(shù)學。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對稱圖形”時,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剪一剪對稱圖形。

師:我們認識了很多對稱圖形,它們美嗎?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剪一個美麗的對稱圖形?怎樣才能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呢?

小組同學討論后匯報:

生1:先把一張紙對折,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后再剪。

生2:先把一張紙對折,隨便怎么剪,都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請這兩位同學演示一下,演示后請全班同學動手剪一個,剪好后在黑板上展示。一會兒,黑板上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美麗的對稱圖形。

2.學生自評,誰剪的對稱圖形最漂亮?

在這樣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要剪一個對稱圖形是讓學生帶著知識走進實踐。學生討論方法的過程,是他們認識“對稱”的過程,明晰抽象出“對稱”概念的過程;剪對稱圖形的活動又使學生經(jīng)歷運用“對稱”、創(chuàng)造“對稱”、體驗“對稱”的過程;展示作品,學生自評讓他們有了成功的體驗,通過交流豐富了對“對稱”的感受。

這樣對教材的處理,讓學生能更加容易理解對稱圖形的特點,也給學生提供了深入思考、各抒己見、合作交流、操作體驗的空間。

總之,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新知識的學習在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上生根發(fā)芽,注重操作體驗,注重情感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愛學數(shù)學、樂學數(shù)學、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猜你喜歡
圖形交流教材
如此交流,太暖!
教材精讀
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分圖形
找圖形
圖形變變變
圖形配對
“交流”等5幅
白沙| 溧水县| 应用必备| 枣强县| 景谷| 和田市| 永靖县| 苍溪县| 绥芬河市| 和硕县| 蓬安县| 伊通| 奉新县| 郓城县| 马龙县| 竹北市| 寿光市| 永州市| 北流市| 岑溪市| 西林县| 汝城县| 玉环县| 方山县| 大同市| 九寨沟县| 延津县| 忻州市| 馆陶县| 垫江县| 康保县| 缙云县| 罗定市| 杭锦后旗| 濮阳县| 托克逊县| 胶南市| 清涧县| 关岭| 斗六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