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爺爺生于上世紀(jì)20年代,一生都生活在小縣城。他去世時,我還未出生,因而我與他竟是一面也未見著。
爺爺育有八子,六兒二女,雖說我沒見過爺爺,但叔叔伯伯姑姑和父親的一言一行,卻清晰地勾勒出了爺爺?shù)臉幼印?/p>
六叔常說,吃虧是福。六叔自小跟隨爺爺賣菜。遇到愛討便宜的客人,待上完秤定了價,必定要多抓一把青菜、多拿兩個土豆。爺爺對此總是笑臉相迎,有時還會多贈幾棵青蔥、幾塊姜。年幼的六叔問爺爺,為何總讓這樣的人占咱們便宜。爺爺說:“吃虧是福,吃虧是福!”后來,六叔憑著爺爺教的生意經(jīng),做起了香料買賣。六叔在生意上從不斤斤計較,對于生意伙伴的困難主動幫忙。這讓他在小縣城贏得了好口碑,香料生意也越干越紅火,一家人提前過上了小康生活。
小姑常說,吃虧是福。記得她40歲時,恰逢單位集資建房。本應(yīng)輪到小姑分得一個建房指標(biāo),卻意外被同事占了。原來,與小姑同一個班組的同事一家六口人在合肥沒有住房,全部擠在一間3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日子過得很艱辛。得知這個情況后,小姑沒有找領(lǐng)導(dǎo),也沒有找這位同事,默默地“吃了這個虧”。事后,這位同事對小姑既愧疚又感激,與小姑走得格外近,她們間的感情也日漸深厚。姑姑待周圍人的寬厚,令別人暖心,也讓她自己開心。
父親常說,吃虧是福。上世紀(jì)80年代末,父親由縣城調(diào)入市區(qū)一家企業(yè),從事銷售工作。近不惑之年的他面對新工作壓力倍增,所有的知識都要從頭學(xué)起。父親主動接下別人都不愿接的業(yè)務(wù),跑最艱苦的地區(qū),干最辛苦的工作,甚至經(jīng)常替同事頂班出差。父親的人品被大家認(rèn)可,父親的業(yè)務(wù)能力也得到快速提高。此后,父親走到哪兒都有朋友愿意幫助他,工作也是越來越得心應(yīng)手。
叔叔的憨厚老實、姑姑的寬容大度、父親的敬業(yè)奉獻(xiàn),都傳承自爺爺?shù)摹俺蕴澥歉!?。父輩們身上閃爍的點(diǎn)點(diǎn)品質(zhì),讓這位從未見過面的爺爺在我腦海中的形象愈漸豐滿。我也會通過傳承將爺爺?shù)摹皹幼印闭宫F(xiàn)給我的后輩。 (責(zé)任編輯: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