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逸堯
有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對身邊的事物可能是過分苛刻了。就好像我常常埋怨,香港的外國餐館數量上雖然相當可觀,但卻完全不合比例地側重日本菜,令其他國家的菜肴相形見絀,就連自己祖國其他地區(qū)的明星菜系,如川菜、京菜、閩菜等,正宗的也絕對不容易找得到。其實我說的某程度上絕對是事實,只不過我拿了如紐約、東京等等世界美食大都會的標準,來奢望香港能夠比得上,這實在是有點不近人情的。遙遠的外國菜,我們的確有些力有不逮,但亞洲各國,如韓國、泰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的地方菜,我們這小城之中還是能夠找到像樣的,有些餐廳甚至有可以媲美發(fā)源地的水準。所以,心底里我知道港人其實是口福不淺的,只是在這方面我太不由自主地對這個城市寄望得太厚罷了。
有一樣菜,香港人一般不太熱衷,有人說是因為我們一般都不太愛吃豆類,也不吃辛辣。但我就覺得這是因為我們根本缺乏機會去接觸。在外國許多地方,可能是美國文化的影響,都有不少墨西哥菜館。雖然有許多都是美國化了的墨西哥菜,但起碼要找來吃也方便又容易。在加拿大,吃的文化其實跟美國人相差不太遠,所以也有許多墨西哥餐廳,美國式的依然占大部分,但正宗風味的近年也越來越多。二〇一〇年我在溫哥華去了一家專賣墨西哥卷餅“塔可”(tacos)的店鋪,他們做的跟美式的很不一樣,不但個子小巧得多,餡料也全是慢火燉煮的各式傳統(tǒng)墨西哥特色,用的香料跟調味料很道地,而且小小的一塊,可以一次吃很多個不同餡料的,是塔可作為墨西哥人最常吃的街頭食品的原形。
墨西哥這個地方,我們對她的認識不多,好像又遙遠又陌生。別說食物,我想許多人連她在哪兒,是熱是冷是干是濕都摸不著頭腦。其實她是美國南面的鄰居,在被西班牙人占領之前,曾經有過如瑪雅及阿茲特克民族這些神秘的遠古文明,而她的文化到現(xiàn)在還不斷地影響著美國以至全世界。她的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著原住民和西班牙文化長久融合的民風。塔可是那兒街道上其中一種常見的小吃,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狂似的在香港想找正宗的塔可來吃,但遍尋不獲。怎料那天早上,去工作的路上偶爾瞥見這家叫“Heirloom”的新店,低頭一看就見到一位老外在吃一碟四只的小塔可!我二話不說,立即找個位子坐下,點了同樣的一份。踏破鐵鞋無覓處,終于意外地“食咗當去咗”墨西哥首都,舌尖去過旅行之后,連當天的陽光也變得分外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