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凈
談到冷食,似乎不能不說及威尼斯人的故事。1553年,意法聯(lián)姻,威尼斯人利用法國未來國王亨利二世來意大利舉行為期34天婚禮的良機(jī),向西歐各國來的貴賓展示了他們一種精美的冷食,一種用奶制成的半冰凍的甜點(diǎn)心。這種冷點(diǎn)清爽可口,贏得了客人的贊譽(yù),也引起了客人的興趣,想知道其制作方法。然而,威尼斯人笑而不答,因那方法是絕對保密的。這種冷點(diǎn),就是今日已行銷寰宇的“冰淇淋”。
冰淇淋在相當(dāng)長的時期內(nèi),成了意大利的專利。甚至,英國查理二世流亡到歐洲大陸還曾特別提出要嘗一下冰淇淋呢!后來,這項專利才隨意大利的移民傳到了巴黎和倫敦。
冰淇淋是誰發(fā)明的?在意大利,有人說是14世紀(jì)初期一個叫邦塔倫蒂的人獨(dú)立發(fā)明的。也有人說,早在古羅馬時代,奴隸們從阿爾卑斯山往都城運(yùn)冰的途中,有次將果醬加入了雪,混合起來,發(fā)明了冰淇淋。也有人認(rèn)為,是1295年,馬可·波羅將冰淇淋制法從中國帶回威尼斯的。
日本醫(yī)學(xué)雜志《日新治療》曾著文稱:冰淇淋曾是元朝宮廷冷食,他人不得制作。馬可·波羅要離開中國時,元世祖忽必烈卻把它的制法透露給了他。馬可·波羅回到家鄉(xiāng),又把它獻(xiàn)給了意大利王室,從而傳入了歐洲。
西方和東方,都有人說冰淇淋始于中國,認(rèn)為始于元代宮廷御用食品。這話有多少根據(jù)呢?
“冰淇淋”原是英文譯文,前一個詞是“冰”,后一個詞為“奶油”,故也有翻譯為“冰奶”的。元廷確有一種冰凍的奶食,名為“冰酪”。元人陳基有兩句詩:
色映金盤分處近,
恩兼冰酪賜來初。
陳基是元朝順帝時人,官至經(jīng)筵檢討,就是為皇帝講解經(jīng)史的教師。詩意是說,他初次給皇帝講經(jīng),就受到賜食“冰酪”的恩典。冰酪盛于金盤,黃白相映,色澤鮮明。賜食的地方離圣上很近,這真是難得的殊榮??!
冰酪雖為元代宮廷冷食,可不自元代始,早在宋代就有。詩人楊萬里曾有詠冰酪的詩句:
似膩還成爽,
如凝又似飄。
玉來盤底碎,
雪向日冰消。
詩意是,冰酪看起來是膩口的,可吃到嘴里卻令人口爽;看上去是凝固的,可到了嘴里卻飄乎乎、軟綿綿的。剛?cè)〕龅谋?,像塊玉石,可往盤中一放就碎了,要趕快吃,不然,一會兒就會像春雪見到太陽似地消融了。
詩人梅堯臣的詩作中,還提到一種冰凍奶食,叫“冰酥”。大概,南宋時的“冰酪”,在北宋時稱為“冰酥”。如此說無誤,中國的冰凍奶食,已有千年歷史。
宋代的冰酪、冰酥,是否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近似于冰淇淋的食品呢?可不可稱之為中國古代的冰淇淋呢?這還有待專家們做出科學(xué)結(jié)論。
中國古代的冰文化,不僅限于藏冰、冷藏和冷飲,還有冰雕、冰嬉、冰燧等,既有藝術(shù)又有科學(xué)。冰雕在漢代已肇其端,而盛于唐代。唐玄宗時權(quán)臣楊國忠府上,就雕制奇形怪狀的冰山,放于室內(nèi)以消夏,史稱“琢山避暑”。早在漢代,古人就將冰琢成冰鏡,向日取火,名曰“冰燧”。唐代以前已有人練冰泳。清代皇家曾在北京的北海組織大規(guī)模滑冰盛會,名曰“冰嬉”,場面十分壯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