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榮
當前,我國新一輪國企改革攻堅戰(zhàn)正在向縱深挺進。值此關鍵時期,更需要我們保持奮發(fā)有為、百折不撓的精神狀態(tài),尤其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從政治戰(zhàn)略上來說,要通過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凝魂聚魄、上下同欲,使國有企業(yè)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zhàn)略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從經濟戰(zhàn)略上來說,要通過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始終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yè)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使之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從文化戰(zhàn)略上來說,要通過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并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反映時代潮流和國企改革發(fā)展實踐需求的國企精神文化體系,不斷提高國企在市場競爭中的文化軟實力和精神話語權。
大力弘揚國企精神,是一個充分發(fā)揮歷史自覺性與現實主動性的過程。而要增強這種自覺性與主動性,很有必要對什么是國企精神、為什么要弘揚國企精神和怎樣弘揚國企精神作出深入解析與回答。
什么是國企精神?
國有企業(y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yè)發(fā)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功勛卓著,功不可沒。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yè)在創(chuàng)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這一巨大精神財富的精髓就是國企精神。
對于具體什么是國企精神,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國企精神是國有企業(yè)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時代征程中,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基礎上,對興企強國富民、實現民族復興的經營管理實踐經驗所作的文化積淀與精神升華,是國企人的集體意志與信念。有的研究者把國企精神的主要內容歸納為愛國忠誠,責任擔當;團結協作,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求真務實,改革創(chuàng)新;勇于登攀,追求卓越。這總體上是符合實際的。
從上述分析可知,國企精神既是企業(yè)精神,同時也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在國企實踐中的文化凝聚與升華。
國企精神繼承與豐潤了中華民族精神。
事實上,國企精神既屬于企業(yè),又屬于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兒女遵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古訓,孕育形成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力更生、發(fā)奮圖強的自主自立精神;以和為貴、兼相愛交相利的和平合作精神;勤勞勇敢、知難而進的奮斗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毅精神;與時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這些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孕育國企精神的文化血脈。而國企精神則既傳承與弘揚了中華民族精神,又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源頭活水。王進喜、鄧稼先、孫家棟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國企人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開拓先鋒,即使責任不同、分工各異,但是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他們舍棄小我、不計回報、忍受艱苦、嘔心瀝血,甚至隱姓埋名、犧牲生命,其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英雄壯舉,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物質面貌和精神面貌,也成為國企精神在中國社會乃至國際社會廣泛傳播的重要基礎。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一種崇高的情感、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國企精神之“愛國忠誠,責任擔當”更是將這一核心和表現演繹得淋漓盡致、生動鮮活。
國企精神構成并映照著時代精神。
任何民族精神都存在于特定的時空條件下,與一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緊緊相聯。文化和精神,歸根到底都是一定社會歷史生活條件的反映,是時代的聲音與回響。民族精神作為一個民族發(fā)展進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總是與該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任務相聯系的,民族精神是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的積淀和累積。國企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傳承與弘揚,自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如大慶精神、傳統(tǒng)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形成并光耀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建設精神、中國高鐵工人精神、預警機精神、載人深潛器精神等則形成光耀于改革開放時期;而東汽精神則形成并光耀于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實踐。這些享譽華夏的國企精神之光,照亮了時代前進的足跡,生動地體現了時代精神的真諦,因而構成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
國企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了革命精神。
國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這一點可證之于國企精神的共性與個性。無論是考察大慶精神、傳統(tǒng)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的內容及其產生背景,還是分析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建設精神、中國高鐵工人精神、預警機精神、載人深潛器精神和東汽精神的內容及其產生背景,我們總能從中深切感受到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脈相承的脈搏跳動。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發(fā)的長篇通訊《大慶精神大慶人》就曾經指出:“大慶精神,就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大慶人,是特種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武裝起來的人?!编囆∑酵驹鴮⒅袊伯a黨人的革命精神概括為五種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這五種精神是各個時期國企精神的重要源頭和遺傳基因。endprint
綜上所述,可以說國企精神不僅是企業(yè)之魂的凝聚,同時也是民族之魂、國家之魂、中國共產黨黨魂和人民軍隊軍魂的體現。
為什么要弘揚國企精神?
社會發(fā)展史與企業(yè)發(fā)展史均表明: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并需要偉大的精神,而偉大的精神推動并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國企精神沒有過時,大力弘揚國企精神正當其時。那些認為國企精神已經過時的人,認為國企精神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人,是對國企精神的片面理解,是對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不理解;他們不僅不了解國企精神,也不了解市場經濟。實踐證明,國企精神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排斥,國企精神需要賦予市場經濟的新內容,市場經濟更需要國企精神的洗滌和凈化。
深化國企改革攻堅克難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眾所周知,改革包括國企改革是對利益的調整,深化國企改革攻堅克難更是對重大利益結構的調整。面對國有企業(yè)客觀存在的公司治理不規(guī)范、產業(yè)結構不合理、經營效率低下等問題,只能大力發(fā)揚國企精神,依靠不斷深化改革,才能掃清國企發(fā)展道路上的諸多障礙。而攻堅克難,首先,要認識到國企存在的問題必須靠自己解決,要勇于承認自身存在的不足,直面問題,求實創(chuàng)新,主動尋求轉型升級之道,追求科學先進的現代企業(yè)管理制度;其次,要銳意改革攻堅,調整利益結構尤其是重大利益結構,關鍵是要有國企精神之忠誠擔當的大局意識,牢記國企的重大責任,在整個社會生產力、社會效益以及國家安全能力提升的大局面前,勇于放棄一己之利;最后,對于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只有發(fā)揚愛國奉獻、頑強拼搏的國企精神,無私奉獻者無所畏懼,才能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全力去尋求破解難題之道。國企精神是深化國企改革發(fā)展之魂。
做強做優(yōu)做大國企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放眼世界,企業(yè)文化力或精神力是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è)的強大內核動力。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更高更持久的競爭是文化力精神力的競爭。國企精神是國企做強做優(yōu)做大最深厚最持久的文化力或精神力。面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大環(huán)境,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國有企業(yè),在這樣一個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關系日益多樣化和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期,靠什么來增進共識、統(tǒng)一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建立什么樣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什么樣的企業(yè)文化,秉承什么樣的精神傳統(tǒng)和工作作風,才能推動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面對思想文化多元多樣、精神需求日趨增長、價值取向標準各異的職工隊伍,需要我們通過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去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尤其要用國企精神對職工進行文化養(yǎng)成,引導職工樹立共同理想和崇高信仰,不斷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國家需要、企業(yè)發(fā)展與職工個人成長成才的愿望緊密結合起來,發(fā)揚石油大會戰(zhàn)、兩彈一星大會戰(zhàn)、青藏鐵路建設大會戰(zhàn)時期那么一股勁、那樣一種熱情、那樣一種拼搏精神,從而齊心協力地推動國有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向世界一流企業(yè)目標邁進。
建設良好國企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綜觀并剖析各地發(fā)生的國企高管各種腐敗案件,無一不是先從精神滑坡、思想腐化、信念動搖開始的。歷史與現實一再表明:無私奉獻者不貪污,愛國忠誠者不背叛,擔當責任者不懈怠,艱苦奮斗者不奢靡,求真務實者不假劣,改革創(chuàng)新者不守舊,團結協作者不內耗。所以,國企精神是政治生態(tài)的優(yōu)化劑和廉政建設的防腐劑?,F在社會上一些人對國企的諸多非議或否定,除了別有用心者外,的確在有些國企存在著因組織生態(tài)污染而導致的貪污腐化嚴重、歪風邪氣盛行、經營管理混亂、人心渙散等現象,存在著因企業(yè)內部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而導致的黨的領導被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這些“由私利主導”的“政治化游戲”或“政治化病毒”,使有些國企里充斥著你爭我奪、互相防衛(wèi)的內部競爭,以及勾心斗角、玩弄手段的政治權術,它消耗人們大量的精力,不斷打擊員工的工作意愿,使組織永遠難以建立成為偉大企業(yè)或世界一流企業(yè)所必需的根基。如果任由這些病毒持續(xù)發(fā)作,必使企業(yè)的黨政之間離心離德、班子內部四分五裂、職工之間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在干部選用上任人唯親,搞宗派主義;在工作上爭功諉過,互相拆臺;在是非上混淆顛倒,搬是弄非;在合作上勾心斗角,互相防范;在風氣上貪污腐敗盛行,違法犯罪猖獗,正氣不張,邪氣當道。在如此惡劣的“政治病毒”泛濫的氣候里,再好的企業(yè)最終也會被葬送掉。而清除這些“政治化病毒”的有效藥物就是弘揚國企精神。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可以有效化解企業(yè)政治生態(tài)的污染,從而增強企業(yè)組織與個人對病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企業(yè)中營造出班子堅強、職工團結、人心向上、選賢任能、公道正派、是非端正、真誠合作、廉潔勤政、法嚴德昌、懲惡揚善、正氣弘揚的優(yōu)良政治氛圍。在這樣風清氣正的氛圍里,再困難的企業(yè),往往也能闖出一條克服困難、扭虧為盈、轉敗為勝進而做強做優(yōu)做大的成功之路來。正如彼得·圣吉在《變革之舞》中寫道:假如我們能夠從各級組織中把政治權術、勾心斗角的官場作風的垃圾排除掉,我們就能把國內生產總值提高20%,而且每周的工作日減至3天。
建設中國社會先進文化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中國社會先進文化的建設,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因、以吸取借鑒國外先進文化要素為條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基礎的,而國企精神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生動體現。因此,建設中國社會先進文化的宏偉任務落實到企業(yè),就是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建設中國特色企業(yè)文化。弘揚國企精神不但適應于國企,同樣也適應于民企。前述國企精神的主要內容,除了無私奉獻不宜苛求民企之外,其他內容可以說是國企文化與民企文化或者說是中國企業(yè)文化內容的公約數。假如一個企業(yè)沒有愛國忠誠、責任擔當的精神,那么這個企業(yè)就不能稱為中國企業(yè)(甚至可能在一定條件下蛻變?yōu)闈h奸企業(yè))。對一個社會還是一個組織而言,當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導致的信任、信仰、信心危機襲來時,唯有保持精神崇高,才能使人多一分從容、少一些浮躁。當鉛華洗盡、塵囂遠去之時,唯有精神力量和信仰的光芒,才能照亮社會組織與個人前進的道路。國企精神無疑是一種崇高的精神信仰。大力弘揚國企精神,將激起包括國企人在內的廣大中國企業(yè)職工與社會大眾的激情與理想、忠誠與奉獻、責任與擔當、大氣與正氣、奮斗與開拓,以浩然之正氣、巍然之大氣、蓬勃之生氣的精神魅力,在錯綜復雜激烈詭譎的市場競爭中勇往直前。endprint
堅持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弘揚國企精神。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較長時期以來,國內外全盤否定國企、妖魔化國企、私有化國企的聲音甚囂塵上,這種聲音與國內外否定毛澤東、否定共產黨、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否定社會主義、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思潮與社會勢力是相互呼應、相互推波助瀾的。比如,尼克松在《透視新世界》中說:“在經濟方面,中國朝自由市場制度前進的過程已經走了一半。現在,它的兩種經濟——一種私有,一種公有——正在進行殊死的競爭,”而且“戰(zhàn)斗還遠遠沒有結束”。只要美國“繼續(xù)介入中國的經濟,就能在幫助私營經濟逐步銷蝕國營經濟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言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3、171頁)??肆诸D也在2000年講:美國要利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機會,在中國推進美國的“價值觀念”,“加速大型國有企業(yè)的衰亡”,由“私營企業(yè)取而代之”,給中國內部“為人權和法制而奮斗的人們增添力量”,以使中國作出美國所需要的那種“選擇”(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處2000年9月《背景材料》)。中國美國商會主席狄安華認為:中國國企向全球擴張,現在不僅在中國國內甚至在海外的商業(yè)競爭中,都可以擊敗美國企業(yè),“中國國有企業(yè)才是美國的最大威脅”。(楊美萍:《美國官員稱中國國企是美國“最大威脅”》,《環(huán)球日報》2011年5月4日)。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的鞏固決定了上層建筑的堅固。顯而易見,大力弘揚國企精神以做強做優(yōu)做大國企,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怎樣弘揚國企精神?
對此可以有多方面的解答,本文難以盡言。謹提出以下幾點:
大力弘揚國企精神首先要堅信和守護好國企精神。
弘揚國企精神,首先要守護好國企精神,而要守護好國企精神,則須堅信國企精神。守護國企精神是對一種好哲學的守護、對先進思想的守護、對高尚靈魂的守護。同樣,對國企精神的堅信,也是對一種好哲學的堅信、對先進思想的堅信和對高尚靈魂的堅信。沒有堅信就沒有守護,沒有守護就沒有弘揚。國企精神是國企安身立命之本,是國企改革發(fā)展之本。古人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逼髽I(yè)務本,本立而企興。中外企業(yè)發(fā)展史表明,沒有好哲學指引的企業(yè),沒有先進思想文化引領的企業(yè),沒有高尚靈魂根基的企業(yè),是短命的企業(yè),其雖行也必不能遠。
大力弘揚國企精神要加強企業(yè)文化建設。
國企精神是對國企文化的凝練與升華,大力弘揚國企精神的過程就是大力加強國企文化建設的過程。所以,企業(yè)文化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主要方法、有效路徑、原則要求等,也普遍地適用于對怎樣大力弘揚國企精神的解答。如將國企精神(企業(yè)文化)融入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融于企業(yè)經營管理制度、體現于企業(yè)經營管理過程、落實于企業(yè)經營管理行為、融入于企業(yè)員工的知識情感意志、外化于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也就是說,要將國企精神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物化于效。這樣,才能形成大力弘揚國企精神的科學體制、長效機制。
大力弘揚國企精神要做到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
我們知道,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發(fā)展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知識經濟和信息革命撲面而來,大國之間的科技、經濟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多元化方興未艾。這些時代發(fā)展的新特點,要求在大力弘揚國企精神既有內容的同時,其內涵與外延也需要不斷豐富和拓展,增添包括培育開放精神、競爭精神、兼容精神、科學精神、理性精神等內容,以使國企精神富有時代氣息,順應新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同時,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意味著重構我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隨著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深入實施和五大發(fā)展理念的普遍推行,也會大大深化國企精神的內容,并要求我們在大力弘揚國企精神的既有內容基礎上,努力培育平等精神、自由精神、競爭精神、法治精神、契約精神、民主精神等。
大力弘揚國企精神需要持久學習國企精神人格化的典范。
哲學家黑格爾說過:“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英雄們主宰著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視野?!眹缶袷且环N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體現國企精神的英雄們事實上也是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英雄,這些英雄是國企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和典范、是時代的楷模和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群英會的英雄到兩彈一星元勛再到載人航天英模代表,他們是全國人民永遠學習的榜樣。在他們身上,閃耀著國企精神、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光芒。學習他們,見賢思齊,就是對國企精神、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長期以來,西方社會對我國的精神文化滲透,其核心的東西就是企圖動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民族精神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破壞中國人民的思想基礎,改變人們對中華民族、中國社會、中國企業(yè)的價值觀念。因此,必須廣泛運用包括博物館、紀念館、雕塑、樹碑立傳、著書立說、網站、多媒體等載體、平臺和形式,大力宣傳國企精神的優(yōu)秀典范及其人格化英雄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在企業(yè)內、社會上共同營造學習“國企精神”的氛圍,推動國企優(yōu)秀人物經驗、優(yōu)秀精神成果的傳承與推廣,講好國企故事,傳播好國企聲音,努力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境界,以求達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