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發(fā) 甦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文學院,南昌 330037)
【司馬遷思想研究】
司馬遷筆下有一儒學發(fā)展大勢
何 發(fā) 甦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文學院,南昌 330037)
司馬遷撰寫《史記》,其所云“稽理”,即是在“放失舊聞”中探求、在“行事”中驗證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原則與法則,實際上也就是在“求真”。司馬遷對于儒學發(fā)展大勢的認識,也是在“求真”:司馬遷揭示了儒學最終被尊顯的歷史選擇的必然性,揭示了儒學之品格即體現(xiàn)于儒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儒學最終被尊顯的意義,揭示儒學對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實效性是其最終被尊顯的關(guān)鍵。司馬遷從儒學內(nèi)在特質(zhì)與外部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兩個方面準確地把握并描述出了儒學最終被尊顯的過程。
司馬遷;儒學發(fā)展大勢;歷史選擇性;儒學品格;儒學價值
司馬遷筆下有一天下大勢,他準確地把握了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特點和演進趨勢,生動翔實地敘述出了從戰(zhàn)國分立攻戰(zhàn)而走向秦的統(tǒng)一,秦由強盛到驟亡的歷史發(fā)展趨勢。[1]這種天下大勢,寓于人物描寫和敘事章法結(jié)構(gòu)中。[2]對于儒學發(fā)展大勢來說,司馬遷也有同樣的認識。在《史記》一書中,司馬遷突破著述體例的限制,置孔子于世家,《孔子世家》與《仲尼弟子列傳》《孟荀列傳》《儒林列傳》形成有機的整體,儒家創(chuàng)立者的功績、眾多弟子和儒家巨子的生平、秦漢以來以儒學顯世的人物事跡,構(gòu)成了最早的儒學史。[3-4]現(xiàn)當代學者多引述《史記》來談?wù)撊鍖W發(fā)展史*例如:杜金銘《中國儒學史綱要》(國立華北編譯館民國三十二年)、龐樸主編《中國儒學》(東方出版社,1997年)、姜林祥主編《中國儒學史》(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湯一介、李中華主編《中國儒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尚斌、任鵬、李明珠等《中國儒學發(fā)展史》(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年)等相關(guān)的分卷、章節(jié)對春秋至于漢武帝時期儒學發(fā)展史作了梳理。,而有關(guān)司馬遷儒學發(fā)展大勢認識的揭示,學界于此研究似較薄弱,拙文試圖補充之。
一般認為,儒學最初尊顯在漢武帝時代,而歸功于董仲舒*董仲舒在其《天人三策》中建議:“《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薄白晕涞鄢趿ⅲ浩?、武安侯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冊,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fā)之?!边@就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政策,參見班固《漢書》第八冊《董仲舒?zhèn)鳌罚腥A書局1962年,第2523、2525頁。。劉向、劉歆、劉龔等三人曾對董仲舒有過評價,劉向認為董仲舒有王佐之才,“雖伊、呂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眲㈧б詾槠涓竿踝糁诺脑u價過當,而肯定其在西漢儒學上的地位,以為:“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后,《六經(jīng)》離析,下帷發(fā)憤,潛心大業(yè),令后學者有所統(tǒng)壹,為群儒首?!薄爸料蛟鴮O龔,篤論君子也,以歆之言為然?!盵5]2526劉氏三人的評價著重在董仲舒的政治事功與儒學學術(shù)。事實上,儒學最終被尊顯,經(jīng)歷了曲折的過程。對于西漢武帝之前儒學發(fā)展之大勢,司馬遷從儒學內(nèi)在特質(zhì)與外部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兩個方面準確地把握并描述出了儒學最終被尊顯的過程,顯示出司馬遷筆下有一儒學發(fā)展大勢。
在先秦時期,儒學發(fā)展頗為曲折,司馬遷作了簡要的描述,這種描述是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激蕩的大背景下的。
春秋時期:儒學的產(chǎn)生。司馬遷指出,儒學誕生于春秋禮崩樂壞周天子權(quán)威全面下降之際,“夫周室衰而《關(guān)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諸侯恣行,政由強國。故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于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適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無所遇,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獲麟,曰‘吾道窮矣’。故因史記作《春秋》,以當王法,其辭微而指博,后世學者多錄焉?!盵6]3115司馬遷以為,孔子追修經(jīng)術(shù),以達王道,是通過對《六藝》的整理編纂來得到反映的。因此,《六藝》中蘊含著孔子的王道理想。這種王道理想,尤其寄寓在孔子所編撰的《春秋》中??鬃訜o疑是儒學的開山鼻祖,是先師。司馬遷的這種思想,在《孔子世家》中有突出的體現(xiàn)。
戰(zhàn)國時代:儒學延續(xù)。司馬遷云:“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wèi),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于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yè)于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后陵遲以至于始皇,天下并爭于戰(zhàn)國,儒術(shù)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于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yè)而潤色之,以學顯于當世?!盵6]3116此“天下并爭”之時代即韓非所云“爭于氣力”“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7]445之時代。例如孟子之時,天下的形勢是“方務(wù)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氣力的效用是眼前的實際的因而更富有吸引力。故而孟子所言之仁義道德,被認為“迂遠而闊於事情”。“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6]2343,司馬遷明確地指出孟子學說不被重視的原因,與此同時,司馬遷也指出,戰(zhàn)國時期儒學雖然不受統(tǒng)治者重視*王鈞林曾分析總結(jié)出先秦時期儒學官學化失敗的原因:一、儒學的超前性。二、儒家人物對政治權(quán)勢不肯茍合的態(tài)度。三、反對勢力的排擠和攻擊。參見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第十章第三節(jié)(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但由于師弟相傳者不衰,儒學并未廢。
秦朝:儒學遭一厄運。司馬遷指出,秦始皇焚《詩》《書》,坑術(shù)士*據(jù)《秦始皇本紀》,焚《詩》《書》,是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坑殺儒生,則導火于諸生對秦始皇用人政策的不滿言論(從侯生盧生“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等言看來,確實反映了博士們不滿法家獨霸政治實權(quán)的現(xiàn)實)。參見《史記·秦始皇本紀》第254-255、258頁。,《六藝》因而缺失。遭遇此厄運,內(nèi)心的不滿把儒者推向了時代抗爭的漩渦:“陳涉之王也,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于是孔甲為陳涉博士,卒與涉俱死。陳涉起匹夫,驅(qū)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滿半歲竟滅亡,其事至微淺,然而縉紳先生之徒負孔子禮器往委質(zhì)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業(yè),積怨而發(fā)憤于陳王也?!盵6]3116-3117司馬遷通過孔甲的行為揭示了儒者生存命運與學術(shù)命運堅強與用世的品格。
司馬遷指出,漢初之統(tǒng)治術(shù)總體傾向上是遵用黃老之術(shù)。在《史記·曹相國世家》中透露出明顯的信息。曹參治理齊國,用的就是黃老之術(shù),而儒家“安集百姓”之說,“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孝惠帝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俗)諸儒以百數(shù),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于是避正堂,舍蓋公焉。其治要用黃老術(shù),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6] 2028-2029漢惠帝二年,蕭何卒。曹參調(diào)離齊國代蕭何為漢相國時,還囑咐其后相說:“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后相曰:“治無大于此者乎?”參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盵6] 2029曹參代蕭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這可以反映出曹參的治理思路與蕭何是多么的一致。曹參理政,第一,擇官“重厚長者”?!皳窨裟驹x于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wù)聲名者,輒斥去之?!钡诙?,行不干涉之政?!芭c人飲酒為樂。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閑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后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薄跋嗌岷髨@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yīng)和?!钡谌痪啃∵^錯?!皡⒁娙酥屑氝^,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曹參的治理行為,甚至被漢惠帝以為不治事[6]2030。曹參的治理理念很清楚,就是“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遵循的是道家精神,體現(xiàn)的就是黃老之術(shù):“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shù)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yīng)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盵6]3289所以太史公指出,“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盵6]2031
但與此同時,司馬遷也揭示了漢高祖到文帝景帝期間,雖推崇黃老之術(shù),但并不廢儒術(shù)。司馬遷指出,當高祖誅殺項籍,舉兵圍困魯?shù)貢r,“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司馬遷感嘆魯?shù)貫椤笆ト酥z化,好禮樂之國”,以為“齊魯之間于文學,自古以來,其天性”?!肮蕽h興,然后諸儒始得修其經(jīng)藝,講習大射鄉(xiāng)飲之禮。叔孫通作漢禮儀,因為太常,諸生弟子共定者,咸為選首,于是喟然嘆興于學。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呂后時,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時頗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shù),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盵6]3117司馬遷指出,在魯?shù)?,儒學已經(jīng)形成一種文化傳統(tǒng),一直傳承下來。但在高祖至于景帝期間,儒學處于邊緣化的境地。盡管處于邊緣化的境地,但司馬遷還是揭示了儒學之最終受到重視,其實與統(tǒng)治者意識到儒學對于現(xiàn)實社會有重大利用價值緊密相關(guān)。
(一)司馬遷敘述了漢高祖對于儒學價值的認識過程
對于開國皇帝劉邦,司馬遷揭示了其對儒學的認識過程。應(yīng)該說劉邦是生活在秦朝的文化系統(tǒng)中的,他的思想意識符合秦朝之文化氛圍。劉邦起事前期是瞧不起儒生的,甚至溺儒生冠中,一定程度上即是此種文化氛圍的反映。劉邦麾下騎士曾述及其事:被認為狂生的酈食其,“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yè),為里監(jiān)門吏?!标悇佟㈨椓旱绕鹗潞?,酈食其聽聞劉邦將兵略地陳留郊,其麾下騎士恰好是酈生里中子,且劉邦時時問其邑中賢士豪俊。“騎士歸,酈生見謂之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從游,莫為我先。若見沛公,謂曰“臣里中有酈生,年六十余,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T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B生曰:‘弟言之?!T士從容言如酈生所誡者。”而接見酈食其,劉邦盡顯其本色,甚至叫罵酈食其“豎儒”:“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钡珓钜庾R到酈食其真有謀略時,判若兩人,竟“延酈生上坐”:“于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nèi)應(yīng)?!谑乔册B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盵6]2691-2693從酈食其計劉邦“遂下陳留”,從“號酈食其為廣野君”的行為上看,司馬遷揭示了酈食其的言行讓劉邦稍微改變了對儒者的印象*司馬遷觀點的表達,顧炎武指出司馬遷“于序事中寓論斷”(見于《日知錄》卷二六“《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條“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于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
司馬遷載錄了高祖祭祀孔子的行為,《孔子世家》云:“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鬃于4笠豁暋9仕犹玫茏觾?nèi),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余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盵6]1945-1946據(jù)《漢書·高帝紀下》云:“(十二年)十一月,行自淮南還。過魯,以大牢祠孔子。”[5]76漢高祖祭祀孔子在高祖十二年,此年漢高祖去世。為何劉邦祭祀孔子?劉邦之所以尊崇孔子,司馬遷載錄有三方面的相關(guān)事跡:
其一,楚漢相爭過程中,魯?shù)貫槌允氐男袨橐苍S讓劉邦意識到儒家忠節(jié)行為。陳涉起義稱王后,“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于是孔甲為陳涉博士,卒與涉俱死?!?見前引《史記·儒林列傳》)作為起義隊伍之一,處于亂世,高祖即使耳聞這樣的死也可能不會注意,但楚漢相爭中魯?shù)厝迳男袨閯t不能不引起了漢高祖注意:漢高祖“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椨鹱渎劃h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魯為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盵6]378-379親見儒生如此忠心,憑其精明,高祖應(yīng)該會有所思考的。司馬遷據(jù)具體史實揭示了儒家學說宣揚的忠節(jié)觀念及其對忠節(jié)觀念的踐行行為。
其二,叔孫通定朝儀,讓高祖劉邦認識到儒家學術(shù)講究禮節(jié)秩序的價值。叔孫通作為儒生,知時變,并不迂腐。秦二世時陳勝起義,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叔孫通因能隨機應(yīng)變,虎口脫險。事項羽后又降漢。叔孫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漢王拜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笨磥硪灿泄凇!皾h五年,已并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叔孫通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jié)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显唬骸稍嚍橹钜字?,度吾所能行為之?!笔鍖O通依據(jù)旨意演習成禮?!皾h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wèi)宮,設(shè)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shù)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xiāng);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xiāng)。大行設(shè)九賓,臚傳。于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zhí)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zhí)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由此可見叔孫通讓漢高祖認識到禮儀的現(xiàn)實價值,于是高祖“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叔孫通順勢抓住機會,推薦了之前生怨意的隨從諸儒生:“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wù)?!薄皾h九年,高帝徙叔孫通為太子太傅?!盵6]2722-2724對于叔孫通的行為,太史公感嘆道:“叔孫通希世度務(wù),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笾比粼x,道固委蛇’,蓋謂是乎?”[6]2726司馬遷揭示了儒家學說講究禮節(jié)秩序于社會穩(wěn)定的實用價值,而儒家講究的禮節(jié)秩序?qū)ι鐣刃虻姆€(wěn)定與維護價值,這也就決定了其有發(fā)展壯大的潛力。
其三,儒家學術(shù)也得到高祖的稱贊認可,《酈生陸賈列傳》云:“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shù)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xiāng)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懮舜质龃嫱鲋?,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盵6]2699司馬遷揭示了儒家學說對于得失天下之規(guī)律論述證明其有理論價值,這就是漢家得天下合法性的理論說明。
因此,司馬遷明晰地載錄了高祖對于儒家學說的接觸與認識的過程,其“于序事中寓論斷”,揭示了儒家學說對于現(xiàn)實社會巨大的實用價值與理論價值:其一為儒家學說宣揚忠節(jié)觀念與躬身踐履行為,其二為儒家學說講究禮節(jié)秩序,其三是儒家學說對于得失天下之規(guī)律論述。司馬遷由此揭示了儒家學說的發(fā)展?jié)摿Γ驗殡S著社會的穩(wěn)定,物質(zhì)財富的豐富,儒家學說的價值就成為必需。
(二)司馬遷對漢景帝時期湯武取代桀紂事件之儒道爭論作了經(jīng)濟政治上的說明
而在景帝時期,司馬遷載錄了一場很有意思的儒學與黃老學說的爭論:清河王太傅齊人轅固生,以治《詩》做了孝景時的博士。與黃生爭論于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guān)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彼炝T。是后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6] 3122-3123。
在景帝面前的這場爭論,實際上爭論者黃生與轅固生的目的是一致,均是維護漢王朝政權(quán)地位,但是他們的出發(fā)點一樣(湯武得政權(quán)的歷史事實),結(jié)論卻不一樣(“篡弒”“受命”)。顯然,黃生強調(diào)了是政權(quán)的穩(wěn)定性與權(quán)威性,強調(diào)的是大臣對漢朝的“忠”,轅固則強調(diào)了漢朝政權(quán)的合法性。但當時黃老勢力還很盛,竇太后找了借口,差點要了轅固生的命:“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笈唬骸驳盟究粘堑??’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yīng)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6] 3123
所以,一方面是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方面是社會叛亂不止,社會不穩(wěn)定,這就對政治文化提出了越來越急切的要求,一方面是對于大臣,需要效忠中央政權(quán)(皇權(quán)),一方面是漢政權(quán)的合法性(法理性)需要得到論證。這場爭論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展開的,司馬遷給出了產(chǎn)生這種爭論的經(jīng)濟、政治上的說明。
司馬遷指出,武帝初即位,黃老勢力還較為強盛,儒學在爭斗中處于劣勢:武帝承縉紳之屬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之望,“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shù),使人微伺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6]1384。但在竇太后之后,漢武帝在大力推行儒學的同時,很重視法術(shù)。
竇太后崩后,儒學大盛,其標志即是大量起用儒者,“公卿大夫士吏多文學之士”,很多儒者擔任政府官員,標志性的事件有二:其一,田蚡起用數(shù)百文學儒者,儒者公孫弘封侯。武帝即位后,大臣趙綰、王臧等明儒學,武帝也傾向于此,于是招納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從而使得《詩》《書》《禮》《易》《春秋》均有系統(tǒng)傳授?!妒酚浘硪话俣弧と辶至袀鞯诹弧吩疲骸白允侵?,言詩于魯則申培公,于齊則轅固生,于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自魯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齊魯自胡毋生,于趙自董仲舒?!盵6]3118至于竇太后崩后,武安侯田蚡做了丞相,起用了很多文學儒者:“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shù)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敝率埂疤煜轮畬W士靡然鄉(xiāng)風?!盵6]3118其二,公孫弘推動儒者入仕制度化:建立博士官置弟子教育制度,地方推選儒者入仕。公孫弘做了學官之后,擔心儒學之道被阻滯而得不到傳揚,順應(yīng)武帝“詳延天下方正博聞之士,咸登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議,與博士弟子,崇鄉(xiāng)里之化,以廣賢材”之旨意,提出:“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h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xiāng)里,出入不悖所聞?wù)撸钕嚅L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yè)如弟子。一歲皆輒試,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弟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而請諸不稱者罰。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治禮次治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請選擇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經(jīng)以上,補左右內(nèi)史、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補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邊郡一人。先用誦多者,若不足,乃擇掌故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請著功令。佗如律令。”[6]3119武帝同意了此建議。從此以后,公卿大夫和一般士吏就有許多彬彬文學之士了。
司馬遷創(chuàng)立循吏、酷吏兩列傳,《循吏列傳》中循吏無一人為漢代人,而《酷吏列傳》中酷吏則盡為漢代官吏;《酷吏列傳》中載酷吏十二人,武帝時代即有酷吏十人*高后時酷吏侯封,文景時酷吏郅都,武帝時酷吏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仆、減宣、杜周。。這批酷吏,專以殺伐為事,但多得武帝肯定,比如趙禹“用法益刻”,但“上以為能,至太中大夫”。比如張湯,“為人多詐,舞智以御人?!睆垳珖L病,但“天子至自視病,其隆貴如此”。比如王溫舒,“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但“天子聞之,以為能,遷為中尉?!彼抉R遷云:“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為聲?!?《史記》(第十冊,《酷吏列傳》),第3154頁。從郅都至杜周計十一個酷吏,言十人是舉其成數(shù)。一說楊仆酷行不足,未計在內(nèi)(參見張大可《史記論贊輯釋》,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頁)。司馬遷于此有突出的用意,揭露了武帝統(tǒng)治之術(shù)綜合運用了儒法兩道:表面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骨子里運用的是法家之術(shù)*徐復觀以為,法家及法家思想所建立的暴秦,是反歷史文化即反人性的,而儒家則代表了歷史文化,勢必隨人性的復蘇而自然興起,漢武帝重視儒學是順應(yīng)文化發(fā)展之時勢要求。見于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見于《儒家對中國歷史運命掙扎之一例》一文,上海書店2004年版,第270-271頁)。。
班固指出,劉向、揚雄都稱贊司馬遷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實錄,應(yīng)劭曰:“言其錄事實?!盵5]2738司馬遷撰寫《史記》,首在求真。司馬遷云其編撰《史記》,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而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司馬遷是通過“稽理”,即是通過“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而“稽其成敗興壞之理”[5]2735?!墩f文》云:“稽,留止也?!薄抖巫ⅰ吩唬骸胺不魟t有審慎求詳之意?!薄盎?,計也?;紕t求其同異。”《說文》云:“理,治玉也?!薄抖巫ⅰ吩唬骸啊稇?zhàn)國策》‘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為璞’,是理為剖析也。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無憾而后卽安,是之謂天理,是之謂善治。此引伸之義也?!盵7]275這里的“理”,即有“規(guī)律、原則、法則”之意。因此,司馬遷所云“稽理”,即是在“放失舊聞”中探求、在“行事”中驗證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原則與法則,實際上也即是在“求真”,而“求真”實際上也是在“求善”*劉家和先生指出:史學作為知識系統(tǒng)來說,其內(nèi)容為過去的實際,其目的在于求真;而史學作為價值系統(tǒng)來說,其功能在于為今人的實際服務(wù),其目的在于求善。參見《史學的求真與致用問題》一文,載于《史學、經(jīng)學與思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頁。。具體到司馬遷對于儒學發(fā)展大勢的認識,我們以為,有如下幾點:
其一,揭示了儒學最終被尊顯的歷史選擇的必然性。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司馬遷作了《孔子世家》《管晏列傳》《老子韓非列傳》《司馬穰苴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孟子荀卿列傳》*墨家附錄于《孟子荀卿列傳》之后,較為簡略,其云“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二十四字。見于司馬遷:《史記》(第七冊),第2350頁。即《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傳末。孫詒讓曾批評史公疏略:“太史公述其父談?wù)摿抑異d,尊儒而宗道,墨蓋非其所憙。故《史記》攟采極博,于先秦諸子,自儒家外,老、莊、韓、呂、蘇、張、孫、吳之倫,皆論列言行為傳,唯于墨子則僅于《孟荀傳》末附綴姓名,尚不能質(zhì)定其時代,遑論行事?然則非徒世代綿邈,舊聞散佚,而《墨子》七十一篇其時具存,史公實未嘗詳事校覈,亦其疏也。”見于《墨子后語上·墨子傳略第一》,載于孫詒讓《墨子閑詁》,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682頁。方授楚以為《孟子荀卿列傳》有錯簡多缺略,《墨子傳》已亡,《孟子荀卿列傳》傳末二十四字為后人所附益。見于方授楚:《墨學源流》,中華書局、上海書店聯(lián)合出版1989年版,第201-202頁。當代學者又有辨證,以為并不疏略,并未錯簡亡佚。見于曹順慶、聶韜:《〈史記〉不立“墨子列傳”之緣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1期。等,反映了當時之思想狀況。其中儒家大師們積極奔走,推廣其學說,但最終不被認可,被視為迂闊。秦國用法家商君韓非之說,最終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秦朝。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建立的秦朝繼續(xù)用嚴刑峻法統(tǒng)治天下,最終導致了秦朝的覆亡。《史記》中全文載錄了賈誼《過秦論》一文,司馬遷認同文中對于秦朝滅亡原因的推論,以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統(tǒng)一后的秦朝繼續(xù)實行秦國時期的嚴刑峻法即法家學說最終導致了秦朝的覆亡[6]276-284。漢初百年,漢代君臣遵循著黃老學說與民休養(yǎng)生息,這種統(tǒng)治之術(shù)產(chǎn)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物質(zhì)財富因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可是與此同時,其弊端也日漸明顯,出現(xiàn)驕奢與淫亂、不軌于法與叛逆等社會現(xiàn)象。在上文所云《平準書》與《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序言中,司馬遷有明顯的表述。盡管《今上本紀》已經(jīng)亡佚,但《儒林列傳》載錄大量儒者入仕以及儒者入仕制度化之情形。故而我們以為,司馬遷應(yīng)該指出了儒家的“庶富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學說是順應(yīng)了漢武帝時代的需求*從班固所撰《董仲舒?zhèn)鳌匪d錄“天人三策”中可以看出,武帝關(guān)注的重大問題即是天人之際與古今之變的問題,即天命與王道的問題,儒家學說給予了較好的解釋。。先秦時期儒學雖為顯學,但并不被統(tǒng)治者重視,到秦朝時期儒學遭受厄運,從漢初高祖對儒學價值的認識到武帝尊顯儒學,司馬遷揭示了儒學之受到漢武帝重視的歷史選擇的必然性一面:在《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等篇中,司馬遷揭示了法家從諸家中被選擇為國家統(tǒng)治思想,在《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等篇中,司馬遷揭示了黃老之術(shù)被選擇為國家主流統(tǒng)治思想,在《高祖本紀》《儒林列傳》等篇中,司馬遷揭示了儒學價值日漸被認識直至儒學被尊顯的過程。
其二,揭示了儒學之品格即體現(xiàn)于儒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上,即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妒酚洝分犊鬃邮兰摇贰睹献榆髑淞袀鳌分蟹从?,孔子孟子荀子積極用世,不被用時,則著書立說,教化子弟,故而儒家學說傳者不衰??v使在秦朝遭受惡阨,而儒生傳授儒家學說并未中絕?!夺B生陸賈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儒林列傳》等諸列傳中,司馬遷肯定漢代儒生積極用世的人生態(tài)度,肯定其在社會秩序的建立與政權(quán)合法性的說明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其三,揭示儒家學說與現(xiàn)實政治的關(guān)系:能否解答現(xiàn)實問題成為是否受重視的關(guān)鍵。在《秦本紀》《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揭示法家之被重視,即是其解決了統(tǒng)治者現(xiàn)實關(guān)注的問題,實現(xiàn)了其理想,即富國強兵,奠定稱霸天下之資本,直至于統(tǒng)一天下。一統(tǒng)天下之理念,儒家思想中也有突出鮮明的表述,但運用其方法并不能實現(xiàn)此目標,故而儒家學說被視為迂闊。漢初建立以來直至于武帝之前,叛亂幾乎沒有消停過,而儒家學說對社會秩序的重建,對政權(quán)合法性的說明,均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價值,具有現(xiàn)實意義。司馬遷揭示了儒家學說之受到重視,即是其關(guān)注現(xiàn)實問題并提供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答案,并且取得了實效。
總而言之,司馬遷筆下的儒學發(fā)展大勢,是從歷史選擇性(社會實踐性)、儒學品格(儒家學者品格的堅韌性)、儒家學說價值(儒學內(nèi)容對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實效性)等方面作出了說明;也就是說,司馬遷揭示了儒學之最終尊顯是基于此三個方面的“合力”。
[1] 陳其泰.司馬遷對于歷史發(fā)展趨勢的卓識[J].史學史研究,1996,(4):44-53.
[2] 易平:太史公筆下有一天下大勢——略論《史記》“因人以明史”[J].江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4):50-56.
[3] 高煥祥.司馬遷筆下最早的儒學史[J].齊魯學刊,1993(3):88-93.
[4] 陳其泰:史學史研究:儒學與史學的雙向考察——以司馬遷《史記》為中心[J].江海學刊,2003,(3): 12-17+206.
[5] [漢]班固.漢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62.
[6] [漢]司馬遷.史記 [M].北京:中華書局,1959.
[7]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朱正平】
Sima Qian’s View about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Trend
HE Fa-su
(Literature College,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8, China)
Sima Qian’s Historical Records wasto explore the past matters, to validate laws,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was to seek the truth. Sima Qian was also to seek the truth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fucianism. He revealed the inevitability of history about Confucianism eventually chosen as the dominant ideolog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aracter of Confucianism embodied in positive attitude, and the effect of Confucianism to solve real problems. From Confucianism internal quality and external polit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ma Qian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 process of Confucianism eventually chosen as the dominant ideology.
Sima Qian;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trend; historical choice; Confucianism character; effect of Confucianism
K207
A
1009-5128(2017)17-0037-08
2017-06-13
江西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司馬遷言意觀研究(16WX06)
何發(fā)甦(1974—),男,江西贛州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古代學術(shù)思想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