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廖仲愷民初1911—1922的理財活動

2017-09-15 09:29:25李日幸
課程教育研究 2017年31期
關(guān)鍵詞:廖仲愷

李日幸

【摘要】廖仲愷作為孫中山忠實的追隨者,為中國革命奮斗了20多年,他協(xié)助孫中山改組了國民黨,建立國共首次合作戰(zhàn)線,在孫中山逝世后,他忠誠地執(zhí)行孫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直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其光輝的一生中,廖仲愷對中國革命的貢獻眾多,其中,當家理財,努力為革命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提供穩(wěn)定的財政保障就是他的突出貢獻之一。他在籌措軍餉、整頓財政方面的努力,表現(xiàn)卓著,最終成為國民黨的理財專家。本文擬對廖仲愷在首次國共合作前10年間的理財活動做一梳理,以展示他的理財能力及其貢獻。

【關(guān)鍵詞】廖仲愷 辛亥革命時期 兩次護法斗爭 理財活動

【中圖分類號】K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35-02

一、前言

廖仲愷作為孫中山忠實的追隨者,為中國革命奮斗了20多年,一生中貢獻眾多。其中當家理財,努力為革命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提供穩(wěn)定的財政保障就是他的突出貢獻之一,尤其是在護法運動期間,孫中山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quán),廖仲愷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在籌措軍餉、整頓財政方面的努力,表現(xiàn)卓著,最終成為國民黨的理財專家。

本文是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擬對廖仲愷在首次國共合作前10年間的理財活動做一梳理,以展示他的理財能力及其貢獻。

二、廖仲愷在辛亥革命中的理財活動

廖仲愷1877年生于美國加州舊金山,十六歲后才回到香港和廣東。其家族境地頗好,父親廖竹賓在舊金山匯豐銀行分行任職,叔父廖維杰是清朝的洋務(wù)官員。廖仲愷最初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因而英文造詣頗深。由于其少年就居住在外國,加上當時19世紀后期美國群眾反華的運動,種族歧視的不平等待遇,大大激發(fā)了廖仲愷的愛國心理,從而為其日后埋下了革命救國的種子。自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后,全國各地陸續(xù)開始新一輪的反清革命運動。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廖仲愷夫婦相繼到達日本留學(xué)。隨后結(jié)識了孫中山,胡漢民等人,從而走上了艱難并輝煌的革命道路。

1903年抗俄運動爆發(fā)后,廖仲愷和何香凝積極參加并捐款,這是他們到日本后參加的第一次政治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其后各省相繼宣布獨立,清王朝統(tǒng)治岌岌可危。11月,廣州宣布獨立共和,由胡漢民出任廣東軍政府都督。剛剛從吉林回到廣州的廖仲愷擔任了財政部副部長。當時軍政府財政部長為李煜堂。廖與李兩者無論在財政學(xué)識,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差距。廖仲愷對于當時廣州紳商缺乏相當?shù)恼J識,再加上對李煜堂施行的理財措施又不認同,1912年初便辭去了副財政部長之職務(wù)。

1912年4月25日,孫中山回到廣州。5月23日,廖仲愷被重任都督的胡漢民委派為軍政府財政司司長,開始了對廣東財政長達一年多的掌理。廖仲愷上任后,向都督胡漢民提出籌辦廣東銀行以改良幣制,同時還通過行政的措施頒布決定;確立紙幣本位制,取消原來的“紙銀各半”的規(guī)定,他還呼吁商民支持使用紙幣,以維持紙幣信用。

財政司在對紙幣實行行政及經(jīng)濟相關(guān)措施后,收到一定的效果,紙幣之市價相對穩(wěn)定;金融市場逐漸平穩(wěn)。在此基礎(chǔ)上,廖仲愷在孫中山的支持下,推行了地價稅契法案。但是廖仲愷提出的地價稅契法案實施起來遭遇了種種困難:首先就得不到臨時議會的支持,后又因為孫中山離粵、胡漢民被罷都督及二次革命爆發(fā)后的失敗,廖仲愷被逼避走日本。盡管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二次革命也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廖仲愷在此期間所做的種種財政及經(jīng)濟改革上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三、廖仲愷在第一次護法斗爭時的理財活動

袁世凱的自斃及其帝制的失敗,并沒有真正使民主與共和重新回到國民的手中,而真正掌握實權(quán)的還是皖系軍閥。為捍衛(wèi)共和民國,孫中山重新領(lǐng)導(dǎo)中國革命志士進行了長達六年多的護法運動。

孫中山于1917年6月19日通告中華革命黨:“所有各地籌餉局長及委員,立即照舊執(zhí)行職務(wù)”,“希迅速籌備款項,以便協(xié)助本部維持共和之用”。此時,廖仲愷以中華革命黨財政副部長的名義主持黨內(nèi)一切財務(wù)。他積極協(xié)助孫中山“運動北洋海軍官彭春源等南下護法”,同時為了籌備款項,又多次致電南洋愛國華僑極力籌款。正是廖仲愷不余遺力并卓有成效的籌款才在財政上保證了孫中山能夠召集國會議員多達一百二十名南下護法,這樣非常國會才得以召開。同時也因為有廖仲愷在財政上的保證,海軍總長程壁光能在7月21日率領(lǐng)七炮艦隊離開上海南下護法,給廣州軍政府的成立提供了軍事上的保障。9月,孫中山在廣州設(shè)立大元帥府,宣誓就職大元帥之職。在此屆護法軍政府中,廖仲愷擔任財政部次長,由于財政總長唐紹儀并沒有到任,所以他實際上以次長的身份署理財政總長之職。

護法軍政府成立后,財政極度困難。為了籌措可以維持軍政府和護法戰(zhàn)爭需要的經(jīng)費,廖仲愷獨自承擔了此重任。其籌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發(fā)行公債,二是向海外華人募款。在發(fā)行公債券的方面,軍政府財政部設(shè)立了籌餉公債局,廖仲愷被委任為局長一職。從1917年10月公債局成立后到1918年6月近九個月中,公債局共發(fā)出公債票及相關(guān)收條共計款額15545930元:在海外籌款方面,廖仲愷在此期間多次致電海外華僑同胞,尤其是呼吁南洋僑胞踴躍捐款。

但是,當時的廣州護法軍政府只是依托同北洋軍閥有利害沖突的西南軍閥,而沒有真正掌有兵權(quán)。西南軍閥并非真正追求民主與共和,只不過是希望通過與孫中山的合作,以“護法”為名,同北洋軍閥爭奪權(quán)益而已。正因為這樣,護法運動一開始便預(yù)示著必然走向失敗,廖仲愷之前為軍政府所做的一切籌款努力也付之東流。

四、廖仲愷在第二次護法斗爭中的理財活動

第一次護法斗爭失敗后,孫中山及其追隨者們對中國革命和三民主義重新進行了思考。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重新宣布“以鞏固共和,實行三民主義為宗旨”。中國國民黨本部設(shè)總務(wù)、黨務(wù)、財政三部,而廖仲愷被孫中山指定為財政部主任。endprint

把桂系軍閥驅(qū)逐出廣東,重新確定廣東革命根據(jù)地的地位,是孫中山護法的先期目標。早在第一次護法期間,孫中山自感護法軍政府無軍隊而西南軍閥又不聽指揮,故利用其大元帥的職權(quán)與威望,下令從當時的廣東警衛(wèi)軍中抽出一部分組建了“援閩粵軍”,以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而援閩粵軍的組建及訓(xùn)練等得到了當時任財政部次長的廖仲愷在財政上的大力支持。1918年,援閩粵軍開抵汕頭,廖仲愷在當時籌款極為困窘的情況下,仍然每月向其撥軍餉6萬元,同時又支持陳炯明開采當?shù)氐V藏,以助餉費。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宣誓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正式組建中華民國政府。廖仲愷被任命為中華民國政府財政部次長,后因財政部長唐紹儀沒有到任,故其以財政部次長代理部長職,掌握了處理軍政經(jīng)費的大權(quán)。廖仲愷面臨著籌措軍政兩款的大任,又需處理整頓金融市場,穩(wěn)定幣值等問題。當時的廣東財政情況極為紊亂。由于桂系軍閥數(shù)年來的盤踞,其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不斷的購買軍備。據(jù)統(tǒng)計,1918年至1919年兩年間,桂系軍閥的軍費支出多達2725萬余元。而廣東財政自1917年后,收入只在2400萬元以上,財政收入仍然抵不過其軍費的開支。同時,桂系軍閥還大舉外債,濫發(fā)紙幣,導(dǎo)致紙幣貶值,幣值只有“四成以下”。

面對這樣嚴峻的財政窘?jīng)r,廖仲愷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1.通過行政命令,統(tǒng)一全省財政的開支。對于各地自行截留的稅款及厘金,廖仲愷通過省長陳炯明指令“征收機關(guān),所有收入厘稅及一切捐項,均應(yīng)解繳財政廳核收”,“毋得稍有隱瞞浮濫,以重公款”。而各機關(guān)單位需要支出的款項,也要上報省長陳炯明,由省長核準,“毋得向財政廳支領(lǐng)”。廖仲愷意圖通過行政上的規(guī)定從而達到統(tǒng)一全省財政開支,規(guī)范財政核銷手續(xù)。廖仲愷還要求,對于各地征收的田賦稅契、厘金等,必須及時上繳省財政廳。不及時上繳稅款的,將給予記過及撤職等處分。這樣規(guī)定有利于省財政廳及時地掌握各地上繳的稅款。2.擴展廣東銀行,維護廣東紙幣金融的安全。廖仲愷希望通過整理銀行,發(fā)行“準備金之固定紙幣,以為永久之計,將來此種不低折之紙幣流通市面即足以救濟銀荒,而杜絕奸商炒買之弊”。1920年12月,廖仲愷下令“所有庫款出入,悉以省立銀行紙幣為本位,以歸劃一”,同時還規(guī)定廣州市區(qū)之征稅機關(guān),一律專收該行兌換券,不收銀毫。在他的努力下,到了1921年4月間,“廣東銀行紙幣,十足兌換,信用甚固”。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治理,廣東省的財政逐漸得到恢復(fù),廣東政局因此得以穩(wěn)固,從而有力的支持了孫中山討西南軍閥及北伐的工作。

孫中山再次建政廣州仍高舉護法旗幟:“此次軍政府回粵,其責任固在繼續(xù)護法。”他認為要掃除北洋軍閥,則必須先要鞏固廣東革命根據(jù)地,而廣東革命根據(jù)地最大的威脅是盤踞在西南的桂系軍閥,故討伐桂系軍閥成為軍政府初期的軍事目標。廖仲愷在此期間,為討桂系軍閥籌集了大量的軍費,從而保證了粵軍討桂軍事上的勝利。但是,當時擔任陸軍總長、內(nèi)務(wù)部長、廣東省長和粵軍總司令四職的陳炯明卻懷二心,他既不支持西伐桂系軍閥,又不支持北伐,企圖憑借自己掌控的粵系部隊排擠孫中山以達到獨霸廣東的目的。1922年6月14日陳炯明派人將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愷扣押起來,兩天后又發(fā)動了叛變,炮轟總統(tǒng)府。北伐軍回師在韶關(guān)失利。廣東護法運動再一次遭受了失敗。而廖仲愷在被囚兩個多月后,于8月18日才被何香凝等營救出來。

五、結(jié)語

在辛亥革命以及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兩次護法運動中,廖仲愷都參與其中并且都獲得財政的署理權(quán)。盡管辛亥革命和護法運動因為遭到反叛而以失敗告終,但廖仲愷在這期間所作的理財活動是值得肯定的。正是廖仲愷卓有成效的籌款,直接保證了軍事和政務(wù)上的經(jīng)費開銷,同時也促進了廣東地區(qū)的穩(wěn)定,并為以后國民黨的理財積累了經(jīng)驗和教訓(xùn),也為日后他對孫中山第三次在廣東建立革命政權(quán)作出的重大貢獻和國民黨迅速發(fā)展,打下了鋪墊。廖仲愷的理財活動及在其它的工作上的建樹,如國共合作的努力和他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上的探索等,都表明了他不愧是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和最得力的助手。endprint

猜你喜歡
廖仲愷
論廖仲愷遇難的歷史影響
一門忠烈垂千古,三杰豪雄頌萬家
廖仲愷農(nóng)民革命思想淵源探析
黑龍江史志(2017年3期)2017-05-16 09:23:13
廖仲愷與國民黨左派的社會思想
廖仲愷與黃埔軍校
中華革命黨時期廖仲愷在日活動的若干史實考辨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9:10
試論廖仲愷對黃埔軍校的貢獻
世紀橋(2014年12期)2015-01-04 20:54:10
黃埔軍校與粵軍
改革與開放(2013年2期)2013-03-01 09:28:46
廖仲愷夫婦詩畫聯(lián)情
對聯(lián)(2011年13期)2011-08-06 06:12:56
游戏| 乐至县| 闻喜县| 河津市| 德钦县| 蕲春县| 遵化市| 成都市| 抚顺市| 策勒县| 老河口市| 黑龙江省| 延安市| 鄯善县| 手机| 淮安市| 长宁区| 大连市| 承德县| 阿拉尔市| 方正县| 和林格尔县| 美姑县| 新龙县| 南康市| 武强县| 康定县| 崇明县| 甘谷县| 万安县| 安塞县| 东宁县| 英吉沙县| 上犹县| 湟中县| 句容市| 松滋市| 勐海县| 普格县| 昭苏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