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慧妮
摘要: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成為教育界熱烈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黨和國家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加大了支持力度,給予其足夠的資金與技術支持。我們一定要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旨在探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從清華大學的朱令中毒事件、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人案再到復旦大學林森浩殺人案,中國高校連續(xù)出現(xiàn)的這些悲劇,讓人感到震驚的同時,也更發(fā)人深省。這些頻繁發(fā)生的大學生事件讓我們看到了部分大學生確實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危機,這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幫助大學生在心理素質和自身能力等方面盡快適應當今社會的新要求,是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社會教育環(huán)境干預存在偏差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各方面都在快速發(fā)展,人的精神和心理肯定會被各方面快速的變化所影響。大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不適,表現(xiàn)出來不安、困惑與迷茫,產(chǎn)生低落的情緒、動搖的信念,會產(chǎn)生叛逆極端的心理。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與大學生存在的這些問題相關聯(lián),但這與社會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等方面也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受到社會心理環(huán)境的直接影響,這種影響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深遠的、潛移默化的。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思想、信息因現(xiàn)代信息社會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得到了快速傳播,并且被緊緊地綁在一起。一些媒體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開始傳播低級、庸俗的信息、過度地報道一些負面新聞,這些不良信息的出現(xiàn)不僅會讓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的心理陰暗面增加,還給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心理健康教育條件得不到保障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多數(shù)高校都得到了開展,但是一些保障條件還是不夠完備,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行,這一般會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不能按照預定的教育目標,因而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xiàn)了比較多的問題。專門從事學校心理健康咨詢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比例具有一定的國際指標。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教育教學的需要,而又有很多教師沒有專職心理咨詢教師資格證,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現(xiàn)行高校專業(yè)心理教師,完全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更不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滿足學生的需求。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由班主任、輔導員兼任,他們不具有專業(yè)資格證,更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也不夠科學,這對于真正需要幫助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些高校也確實引進過比較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但是只是鳳毛麟角,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不能及時幫助其解決。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嚴重
在教育部多次要求及教育學者們不斷呼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下,大部分高校依照政策規(guī)定建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但實際上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沒有實質作用,不少部門形式化嚴重,有的只是搞個形式。一些學校號稱自己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配備,如場所、經(jīng)費以及專業(yè)人員,但實際上這些配備都只是擺個樣,并沒有開展任何實質性的工作,只是對學生的心理做一些測量,并建立形式上的心理檔案。盡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確實在一些高校得到了開展,但由于上級領導沒有給予足夠重視,造成只會說、不會采取實際行動的嚴重形式化局面。在高校中,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大部分并不是專業(yè)出身,缺乏專業(yè)知識和實踐,觀念落后,沒有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不能解決大學生的現(xiàn)實問題。有的高校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極其重視,加大對于大學生心理測試的力度,可測試完成后,就把資料裝入檔案便草草結束,更不會在具體教學工作中的對測試結果加以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和作用被形式化的教育所遮蓋,并沒有得以真正的開展,學生的心理問題不但沒有解決,過度的形式化反而讓他們反感和抵觸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只是模糊地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涵,在一些方面錯誤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現(xiàn)在具有嚴重的醫(yī)學化傾向,以及嚴重的課程化傾向。一些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充分地認識,沒有深入了解其本質,將其完全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并沒有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存在兩種錯誤的觀點,一種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劃清界限”,其另一種則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一樣,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四、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督導和評估
目前,一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在一些高校中并不存在,大部分都是形式化的,雖然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但只是表面上的,機構沒有清晰的歸屬,不確定到底應該歸屬于哪個部門。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來說,這就有很多不便。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為了避免麻煩事件的發(fā)生,相互推脫,都不愿意承擔責任,盡可能選擇逃避的方式。在各個部門之間,并沒有協(xié)調統(tǒng)一部署,無法切實地進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得到了順利的開展,但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評估問題,如果心理健康評估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就無法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失去方向,缺乏開展的前進動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可以讓上級行政部門準確地了解,制定下一步工作步驟,確定后面的實行環(huán)節(jié),提供大量充實的依據(jù),從而方便制定正確有效的決策;通過評估可以及時了解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不足之處,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導向和示范的作用;可通過評估的客觀成果,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和開展意義不僅要讓上級有關部門所知悉,還要讓學生家長及社會所了解,從而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與贊同,這項工作獲得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可以有效地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也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優(yōu)化。目前,雖已全面開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現(xiàn)在的工作還是具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督導和評估的缺乏。一些學校沒有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對其評估又缺乏科學的認識,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評估,并且也沒有進行專業(yè)評估的相關部門,所以只是簡單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卻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的評估。第二,評估太過簡單化和片面化。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缺少專業(yè)的配備,基礎設施相當不完善。而且當前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均沒有統(tǒng)一評估標準,在評估內容上,只是采用單一的評估指標;在評估手段上,缺乏統(tǒng)一的模式,只是采取最簡單的方式、手段。一些學校的評估標準只是看是否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列入教學計劃;還有些學校只調查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以此作為評價標準;更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的評估標準只是看心理咨詢中心是否設立或心理咨詢活動是否開展等,致使缺乏時效性和引領性的評估結果。
參考文獻:
[1]李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
[2]唐柏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陳建鋒,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