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謙 張童 張鳳全 馬艷新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月~12月120例行擇期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采用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進行術中維持麻醉,對照組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術中維持麻醉。觀察兩組患者各時段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并將兩組患者的意識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術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量,并觀察術后VA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術中兩組各時段血流動力學參數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術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量更低(P<0.05),但在意識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七氟烷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均能夠起到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不大,但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能夠降低術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量,能夠保障老年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七氟烷;異丙酚;瑞芬太尼;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8-0080-02
瑞芬太尼以及異丙酚是一種麻醉鎮(zhèn)痛藥物,兩者聯(lián)合用藥具有較好的可控性且麻醉效果穩(wěn)定,術后清醒速度快,在臨床中受到了廣泛的使用。七氟烷具有血/氣分配系數低、刺激性較小的優(yōu)勢,且同樣具有術后復蘇快、對內循環(huán)的影響小且麻醉效果好的特點[1]。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的臨床手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文章主要針對七氟烷、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2月120例行擇期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所有患者均為ASAⅠ~Ⅱ級。觀察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0.3±4.3)歲。對照組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56~74歲,平均年齡(61.3±3.9)歲。本次研究入選標準:①心肺功能正常;②肝腎功能及電解質正常;③無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史。排除標準:①中度、重度高血壓;②器官功能障礙;③認知功能障礙;④不能配合隨訪調查且未簽署同意書的患者。
1.2方法
觀察組采用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進行術中維持麻醉,對照組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術中維持麻醉。術前行常規(guī)血液、心電圖、肝腎功能等方面的檢測。兩組均采用相同的誘導麻醉:0.3 mg/kg乙托咪酯、3 μg/kg芬太尼、0.6 mg/kg阿曲庫銨,誘導麻醉時并給予面罩吸氧,氧流量為5 L/min,吸氧3 min后經口氣管置管,術中機械通氣,氧流量為1.5 L/min。置管完畢后觀察組吸入1%~2%七氟烷并泵入瑞芬太尼0.2~0.5 μg/(kg·min);對照組泵入異丙酚6~10 mg/(kg·min)復合瑞芬太尼0.2~0.5 μg/(kg·min)。內鏡操作結束后即可停止七氟烷或異丙酚,同時將氧流量調節(jié)為5 L/min,手術結束后才可停止泵人瑞芬太尼。術后兩組患者均使用自控鎮(zhèn)痛泵。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各時段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并將兩組患者的意識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術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量,并觀察術后VA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各時段血流動力學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開始時、術中5 min、術中15 min、術中30 min時的舒張壓分別為(132.5±15.8)mmHg、(133.4±15.5)mmHg、(128.4±13.2)mmHg、(147.3±13.6)mmHg,收縮壓分別為(86.5±8.7)mmHg、(90.6±8.5)mmHg、(84.4±6.2)mmHg、(86.5±12.6)mmHg,心率分別為(66.5±8.9)次/min、(68.5±10.3)次/min、(70.6±7.3)次/min、(84.6±10.6)次/min;對照組患者在手術開始時、術中5 min、術中15 min、術中30 min時的舒張壓分別為(141.5±17.3)mmHg、(135.6±16.1)mmHg、(132.6±15.6)mmHg、(150.3±16.2)mmHg,收縮壓分別為(86.3±8.6)mmHg、(86.9±8.8)mmHg、(90.6±6.8)mmHg、(88.5±13.2)mmHg,心率分別為(68.3±10.2)次/min、(68.5±11.3)次/min、(65.3±7.1)次/min、(90.6±13.2)次/min,術中兩組各時段血流動力學參數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術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量、意識清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意識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等方面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2.3兩組術后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VAS評分分別為(1.2±0.6)分和(1.5±0.8)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36.70%和20.00%,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七氟烷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對氣道無刺激反應,且能夠降低心肌對兒茶酚胺敏感性,因此能夠穩(wěn)定心率[3]。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具有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能夠增強兩者的麻醉效果,同時能夠降低七氟烷在肺泡中的最低有效濃度值。能夠顯著降低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同時減少瑞芬太尼對血壓及心率的不良反應,能夠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異丙酚對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同時能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當時由于血壓下降導致的心率變化幅度不大,與瑞芬太尼的聯(lián)合用藥時,可導致出現明顯的血壓下降以及心率減緩。
本次研究觀察中,兩組患者在意識清醒時間、拔管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主要這些藥物在人體中代謝速度快有關。瑞芬太尼的半衰期短,而丙泊酚同樣也是一種短效麻醉藥物,具有見效快、持續(xù)時間短、復蘇時間短且不良反應少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馮連秋,張樹波,夏萍,等.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6(1):118-120.
[2]尹秀茹,裴凌.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7(5):651-653.
[3]吳守理.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與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的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23(3):126-127.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