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筆蹤”—我解荊浩其人(上)

2017-10-11 03:08徐迅
中國畫畫刊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太行山名畫筆法

文/徐迅

“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筆蹤”—我解荊浩其人(上)

文/徐迅

徐迅

文化學(xué)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xué)社會學(xué)博士,學(xué)術(shù)圖書策劃、出版家

荊浩,字浩然,號洪谷子,唐時河內(nèi)郡河內(nèi)縣人,今河南沁陽,唐末隱居太行山洪谷,有《筆法記》傳世。荊浩生平記載甚簡約,生卒年不詳,本文考證,荊浩生于約唐文宗太和四年(830),歿于約唐昭宗天佑三年(906)。

荊浩生平最早見載于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1059),后見載于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宣和畫譜》(1120)等,內(nèi)容大致相同,略有差異。

關(guān)于荊浩里籍,《五代名畫補遺?山水門》:“荊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薄秷D畫見聞志?紀藝上》:“荊浩,河內(nèi)人?!薄缎彤嬜V?山水?五代》:“荊浩,河內(nèi)人?!币陨先恢呔鶠樗稳?,可按唐宋地理考證之。

中國古地理之“河南”“河內(nèi)”沿革甚為繁復(fù)。貞觀元年(627),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有河南道,河南道下有“河南府”,河南府所領(lǐng)縣數(shù)和名稱,據(jù)《舊唐書》《新唐書》地理志和《元和郡縣圖志》,天寶元年(742)河南府領(lǐng)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伊闕、密、王屋、長水、伊陽、河陰、陽翟、穎陽、告成、登封、福昌、壽安、澠池、永寧、新安、陸渾、河陽、溫、濟源、河清、汜水,計二十六縣。唐末河南府沿革或有較大變動,不詳?!段宕嬔a遺》記荊浩“河南沁水人”,即唐朝“河南府”,然河南府所領(lǐng)縣無“沁水”。

所謂“河內(nèi)”即“河內(nèi)郡”?!杜f唐書?地理志二》“河北道”條:“懷州雄,隋河內(nèi)郡?!焓谠辏?90),改為河內(nèi)郡。乾元元年(759),復(fù)為懷州。舊領(lǐng)縣九:河內(nèi)、武德、修武、獲嘉、武陟、溫、河陽、濟源、王屋?!碧焓谠旮膽阎轂楹觾?nèi)郡,乾元元年復(fù)為懷州。唐末時沿革不詳。懷州與河內(nèi)郡??苫シQ。所謂“荊浩,河內(nèi)人”,即指荊浩里籍為河內(nèi)郡,然河內(nèi)郡無“沁水”。河內(nèi)郡在河南府范圍之內(nèi),稱荊浩為“河南(府)”人,或稱“河內(nèi)(郡)”人,實指一地。

八十七神仙圖卷(局部) 30cm×292cm 唐·吳道子

荊浩里籍必在河內(nèi)郡其所領(lǐng)縣內(nèi),即《舊唐書?地理志二》所記河內(nèi)、武德、修武、獲嘉、武陟、溫、河陽、濟源、王屋。至宋代,王存(1023~1101)《元豐九域志》記錄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地理,關(guān)于河內(nèi)郡,《元豐九域志》卷二“河北路”條下“西路”記:河北西路領(lǐng)懷州、河內(nèi)郡,治河內(nèi)縣。唐朝時河內(nèi)郡有河內(nèi)縣,宋代時河內(nèi)郡治河內(nèi)縣,所謂“荊浩,河內(nèi)人”,即河內(nèi)郡河內(nèi)縣之略稱,即今河南沁陽。

荊浩早年“業(yè)儒,博通經(jīng)史,善屬文”,“嘗于京師雙林院畫寶陀落伽山觀自在菩薩一壁。”(《五代名畫補遺?山水門》)劉道醇為宋人,所謂“京師”指開封。據(jù)《宋高僧傳?習(xí)禪篇?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載:“(圓紹禪師)乃掛錫于夷門,即倉垣水南寺,今為開寶也。大中十年適遇唐相國裴公休,罷調(diào)商鼎來鎮(zhèn)魏郊,同氣相求,一言道合,即命居今東上方院也。紹將聚禪徒,患其迫窄,遂開上院之西。損上益下,時檀施臻萃條,成巨院?!?/p>

此后,荊浩隱居山西太行之洪谷。《五代名畫補遺?山水門》:“(荊浩)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隱于太行之洪谷,自號‘洪谷子’,嘗畫山水樹石以自適?!鼻G浩隱居太行山洪谷在唐僖宗時,不在五代,參見下文荊浩與青蓮寺沙門大愚之交往。

荊浩《筆法記》曰:“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shù)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鉦山四望,回跡入大巖扉。”洪谷神鉦山、大巖扉等,史無可考,或為當(dāng)?shù)刂酌驗榍G浩之杜撰。今河南林州市合澗鎮(zhèn)有洪谷山,山中有洪谷寺,始建于北齊,宋改名為寶巖院,后仍名為洪谷寺。荊浩《筆法記》記“太行山洪谷”,自號“洪谷子”,其隱居處或在此地。

宋人以為荊浩隱居在山西上黨太行山。宋代詩人方回(1227~1305)《次韻受益題荊浩太行山〈洪谷圖〉五言》云:“上黨太行山,懷孟逾黃河。水落天井關(guān),長劍垂新磨。昌黎尋李愿,借車方口過。劈斫開崖壁,巨扁侔斧戈。荊浩家其間,煙霞恣麾呵?!?/p>

“上黨”舊指今山西東部長治地區(qū),其東太行山,西太岳山,北五云山,南丹朱嶺和金泉山,荊浩隱居之洪谷,即在上黨東面的太行山?!皯衙稀敝笐阎?、孟州。懷州即上文之河內(nèi)郡,今河南沁陽市,沁水下游。孟州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故里?!疤炀P(guān)”亦曰雄定關(guān),在山西晉城市境內(nèi),太行山最南部?!靶履ァ?,或指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qū)神頭鎮(zhèn)新磨村。“昌黎尋李愿”,韓愈有《送李愿歸盤谷序》,盤古在太行山之陽?!胺娇凇保磋士?,《新唐書?地理志》“河北道”條:武德四年(621),“以濟源隸懷州。貞觀元年(627)省懷州之軹縣入焉。顯慶二年(657)隸洛州。有枋口堰?!贝嗽娫魄G浩洪谷在太行山,懷州、孟州、黃河、天井關(guān)、新磨、枋口等,皆為太行山形勢。

輞川圖(局部) 29.4cm×481.6cm 唐·王維日本圣福寺藏

江帆樓閣圖(局部) 101.9cm×54.7cm 唐·李思訓(xùn)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在太行山與青蓮寺沙門大愚交往?!段宕嬔a遺?山水門》載:“鄴都青蓮寺沙門大愚嘗乞畫于浩,寄詩以達其意曰:‘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筆蹤。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松。樹下留盤石,天邊縱遠峰。近巖幽濕處,惟藉墨煙濃?!?/p>

所謂“鄴都青蓮寺”,誤。鄴都即鄴城,唐時為鄴縣,今河北臨漳縣。青蓮寺在太行,位于山西省晉城市區(qū)東南17公里處寺南莊北側(cè)硤石山中,建于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初名“硤石寺”,唐太和二年(828),創(chuàng)建上院即今青蓮寺,唐咸通八年(867)重修,賜額“青蓮”。大愚在此修行。若荊浩洪谷在上黨太行山,則距青蓮寺不遠,若在林州市合澗鎮(zhèn)洪谷山,距離約二百六七十里。

山西高平開化寺有《大唐舍利山禪師塔銘記并序》碑刻,立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舍利山禪師”即指大愚。碑文略曰:“禪師,俗姓劉,法號大愚,本潞城縣人也?!酢酢醮呵锲呤摹ID五十五。……”(轉(zhuǎn)引自田同旭《考證荊浩生卒年代的新發(fā)現(xiàn)》,《晉陽學(xué)刊》,2009年4期)。按此,大愚唐宣宗大中三年(849)生于山西潞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十七歲時入佛門,或此時或若干年后入青蓮寺,與荊浩相識,有索畫之舉。大愚所求者,乃大幅山水畫,蒼松,盤石,近者幽巖,遠者群峰。玩味大愚乞畫詩“知君”之語,荊浩非佛家同道,且年長,僧人大愚稱荊浩為“君”以為禮。如南朝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碧蘸刖胺Q梁武帝為“君”。

荊浩有畫贈大愚?!段宕嬔a遺?山水門》:“后浩亦畫《山水圖》,以貽大愚,仍以詩答之曰:‘恣意縱橫掃,峰巒次第成。筆尖寒樹瘦,墨淡野云輕。巖石噴泉窄,山根到水平。禪房時一展,兼稱苦空情?!薄翱嗫涨椤敝Z,頗可玩味。佛教講五苦,苦苦,人之生即是苦;壞苦,人生在世,有受皆苦;求不得苦,有求必苦;怨憎會苦,有所厭惡,必有其苦;愛別離苦,人生有情,有生離死別,其情最苦。五種苦相,即人間相,中止苦因便是修行。所謂“空”,即去除煩惱,了斷苦因苦果?!凹娣Q苦空情”有勉勵之意,可知大愚初在修行,其成就大德,在數(shù)十年之后。雍正《澤州府志?人物志五?技術(shù)》記:“后唐大愚,為僧五音洞,調(diào)演聲律,能達旨要。年九十余,一日別其徒曰:‘吾將歸矣。’端坐而逝。洞中嘗聞五音,后人因以為名。嘗作《上心王狀奏六賊表》,蓋教乘喻言也。錄進昭宗并《韻母三十字》,詔賜田百頃,祠部牒三十八道,紫衣三十八道。有《愚公塔心王表碑》,在金峰?!保ㄞD(zhuǎn)引自田同旭《考證荊浩生卒年代的新發(fā)現(xiàn)》,《晉陽學(xué)刊》,2009年4期)。澤州即今山西晉城,“五音洞”在山西高平開化寺。大愚作《上心王狀奏六賊表》,唐昭宗(888~904在位)“詔賜田百頃,祠部牒三十八道,紫衣十道”,于是大愚公名聲大震,此是后話。

雪景山水圖(局部) 138.3cm×75.5cm 五代·荊浩

梁谿春藹(局部) 26.5cm×39.5cm 五代·荊浩

在洪谷時,荊浩著《山水訣》?!段宕嬔a遺?山水門》記:“(荊)浩作《山水訣》一卷,為友人投進之,于今藏之書府?!薄秷D畫見聞志?紀藝上》記:“自撰《山水訣》一卷。為友人表進,秘在省閣。”《宣和畫譜?山水?五代》記:“后乃撰《山水訣》一卷,遂表進,藏之秘閣。”《新唐書?藝文志》:“荊浩《筆法記》一卷,號稱洪谷子。”對照可知,《筆法記》即是《山水訣》?!豆P法記》錄入《新唐書?藝文志》,與張彥遠《法書要錄》并列,或以為是書法一類,故改名為《筆法記》。其他畫論著作則列于“雜藝類”。

《筆法記》有“如水暈?zāi)?,興我唐代”之語,荊浩自稱唐人,品評數(shù)位唐朝畫家,張璪、麴庭與白云尊師(司馬承禎)、王維、李思訓(xùn)、項容、吳道子、陳曇、道芬。按時代早晚,為白云尊師即司馬承禎(647~735)、李思訓(xùn)(653~718)、吳道子(685~760)、王維(701~761)、張璪(783年在世)、項容、陳曇、道芬。

《筆法記》評麴庭與白云尊師:“氣象幽妙,俱得其元,動用逸常,深不可測。”

麴庭與白云尊師,不詳,有以為白云尊師即司馬承禎,姑從之。司馬承禎(647~735),河內(nèi)溫(今河南溫縣)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隱居天臺山玉霄峰,自號“天臺白云子”,見載于《舊唐書?列傳?隱逸》“司馬承禎”條。司馬承禎乃唐朝高道,并非畫家,所謂“氣象幽妙,俱得其元”云云,實論其人,非論畫也。

伏生授經(jīng)圖 25.4cm×44.7cm 唐·王維(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

匡廬圖 185.8cm×106.8cm 五代·荊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筆法記》評李思訓(xùn):“李將軍理深思遠,筆跡甚精,雖巧而華,大虧墨彩?!?/p>

李思訓(xùn)為唐宗室,以“一家法”創(chuàng)金碧山水。張彥遠(815~907)《歷代名畫記?唐朝上》“李思訓(xùn)”條:“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云霞飄渺,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巖嶺之幽,時人謂‘大李將軍’,其人也?!敝炀靶ㄌ莆渥跁觊g)《唐朝名畫錄》“神品下”條:“思訓(xùn)格品高奇,山水絕妙,鳥獸、草木,皆窮其態(tài)?!瓏剿谝?。”李思訓(xùn)用筆,皆有一致好評,荊浩則以用墨評之,曰“大虧墨彩”。所謂“墨彩”,即“水暈?zāi)隆?,水、墨、紙融為一體, 自然滲化,故氣象萬千,云霧彌漫。李思訓(xùn)金碧山水則用礦物質(zhì)顏料、植物顏料,如金箔、朱砂、銀粉或石綠等,成“著色山”,燦爛厚重。

《筆法記》評吳道子:“吳道子筆勝于象,骨氣自高,樹不言圖,亦恨無墨?!?/p>

《唐朝名畫錄》分畫家為神、妙、能、逸四品,每品又分上中下,“神品上”只吳道子一人,為有唐之冠?!稓v代名畫記?論畫六法》:“唯觀吳道玄之跡,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也。所以氣韻雄壯,幾不容于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于墻壁;其細畫又甚稠密,此神異也?!薄稓v代名畫記?論顧陸張吳用筆》:“吳宜為畫圣,神假天造,英靈不窮?!鼻G浩重墨彩,故不推重道子,不以吳道子為“神”為“圣”。以“墨彩”而分高下,過矣。

《筆法記》評王維(701~761):“王右丞筆墨宛麗,氣韻高清,巧寫象成,亦動真思?!?/p>

《唐朝名畫錄》品評唐朝畫家,評吳道子一人為“神品上”;“神品中”一人周昉;“神品下”七人有李思訓(xùn);“妙品上”八人,有王維?!稓v代名畫記》評吳道子為神品上,王維為妙品上。荊浩特推崇王維筆墨,以為“氣韻高清”,所謂“水暈?zāi)隆闭咭病?/p>

(未完待續(xù))

猜你喜歡
太行山名畫筆法
《太行山寫生》
名畫欣賞
名畫欣賞
幾多筆法寫思情
筆法與臨摹
俱天成,極奇妙!——閑聊畫面石的獨特筆法
太行山(外二首)
當(dāng)名畫變胖以后
太行山上憶當(dāng)年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
九寨沟县| 岳西县| 夏邑县| 凤凰县| 青田县| 阿拉善右旗| 友谊县| 蓬莱市| 高密市| 石阡县| 满洲里市| 通城县| 涞水县| 壤塘县| 定州市| 监利县| 长汀县| 红安县| 林周县| 屏边| 枣强县| 牙克石市| 富锦市| 磐石市| 博野县| 仁寿县| 林州市| 长宁区| 邢台县| 新蔡县| 太仆寺旗| 罗江县| 崇礼县| 公安县| 汉源县| 沙河市| 正镶白旗| 晋城| 宁安市| 东辽县|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