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玄廷
摘要: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中,音樂往往是各學校最不重視的科目,僅僅是因為它在高考中沒有一席之位,音樂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的重任,它的有效性尤其重要。那么在現(xiàn)階段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呢?如何來提升教學的效率呢?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如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171-01
1.以學生為主體,生本教育
音樂不同于文化課的教學,如果在音樂課上一味地把理論灌輸給學生的話,不僅教學的效率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提升,換個角度講即使學生記住了教師教授的一些理論,他們的情感、鑒賞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yǎng)。因此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我們拿《腔調(diào)情韻——多彩的民歌》來進行舉例,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去設計幾個問題“你知道哪些民歌、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教材的學習,學生們都很少接觸到音樂知識,這種形式能夠引導他們自己去了解更多的地方性音樂特點,并根據(jù)這些特點去聯(lián)想自己熟悉的歌曲進行對號入座,這種教學的形式能夠開發(fā)學生的自主鑒賞能力同時這種利用學生熟知的音樂來對號入座的形式也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2.利用作者以及幕后的故事引發(fā)學生共鳴
音樂的教學應該不僅僅局限于歌曲本身,更應該結(jié)合它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作者以及曲目背后的故事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去體會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作者的感情從而對曲目有一個更好的理解。例:在進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梅蘭芳的選段播放給學生聽,并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國情去給學生講述梅蘭芳的一生有哪些經(jīng)歷,去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再比如在進行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當時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貝多芬的經(jīng)歷來進行教學,等給學生講完音樂背后的故事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聽《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去感受音樂中的跌宕起伏,從而感受出人一生命運的變化。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鑒賞的教學時,可以在開展課程之前去給學生滲透作者的經(jīng)歷以及樂曲背后的故事,讓學生結(jié)合這些去進行鑒賞,提升教學的效率。
3.小組合作教學,集合眾人智慧
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受環(huán)境、社會的影響,很少有學生從小就接觸音樂,所以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的基本功都比較薄弱,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一味地把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的話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如果要求學生自己去多聽、多悟的話可能對于學生來講難度又會太大。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合作式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集合小組的力量來進行音樂鑒賞,這種形式既能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同時也能避免學生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窘境。例:在進行《音響塑成的民族意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一起去討論我國有哪些塑造民族意識的曲目,分別塑造的是什么民族意識,有的學生可能會說“義勇軍進行曲,努力獲得獨立自由的民族意識”;而有的學生會說“愛我中華也是民族曲目,它提倡的是團結(jié)的民族意識”,還有的學生會說“紅旗飄飄也是民族曲目,它倡導的是愛國主義精神”,等教師引導小組內(nèi)的每個學生都發(fā)言然后最終把所有學生的建議組合到一起,那么有關中國民族意識的曲目也就完成了,然后教師再針對有關民族意識的外國曲目對學生進行滲透,這樣整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也就完成了。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合作教學的模式來進行。
4.借助先進技術把音樂形象化
音樂不止局限在對學生聽力的沖擊上,它也應該同時對學生的視覺、心靈有一定的觸碰,但是由于學生的鑒賞能力有限他們目前只停留在“聽”的階段,課堂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形象直觀法”的教學方式。形式是這樣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一首曲目之前先去網(wǎng)絡上搜集一些與歌曲有關的圖片、無聲視頻等,等教學時一邊讓學生去觀察圖片一邊去聽歌曲,這樣能夠把音樂的教學形象化,同時也能對學生的視覺、心靈帶來沖擊,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例如:在進行蒙古族的民歌教學時,教師在進行“長調(diào)”的一些曲目教學時,可以搜集一些大草原的景象,一邊播放草原的圖片一邊進行曲目的播放,讓學生去體會曲目的特點,在進行“短調(diào)”的教學時,則可以搜集一些半農(nóng)半牧區(qū)域的圖片,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歌曲,這種把視覺和聽覺結(jié)合到一起的方式能夠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學也會變得更有效果。
總述:高中的音樂課以聆聽音樂為主,倡導學生在對音樂的聆聽、分析中獲得情感的體驗,但是現(xiàn)階段我們的音樂教學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興趣不高、基礎薄弱,那么在這種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方法來進行音樂鑒賞的教學呢?以上是個人在工作中的一點總結(jié)、思考,希望能夠?qū)Ω魑唤處熡兴鶐椭?/p>
參考文獻:
[1]周利雙.關于普通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分析.《教育:文摘版》.2016(7):00176-00176.
[2]李菁玉.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