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博青
摘 要:地名商標是指將特定空間位置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名稱作為商標使用或注冊的標志。然而限制將地名注冊為商標似乎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但是地名商標隨著其他含義的不斷發(fā)展,地名商標的存在又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地名商標有其存在的依據(jù),本文主要結合我國關于地名商標的相關規(guī)定,討論一下地名商標的可注冊性及其可注冊的條件,通過分析國外關于地名商標的立法規(guī)定,對地名商標的合理性進行法律分析。
關鍵詞:地名商標;第二含義;顯著性
一、我國商標法關于地名商標的規(guī)定
關于地名商標,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己經(jīng)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边@一規(guī)定包含以下幾層含義首先,縣級以上的行政區(qū)劃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但是作為例外,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
二、地名商標保護的法律依據(jù)
1.保護商標的識別性,尊重商標權人的勞動成果
商標權本質上是指商標權人對核準使用的商標標志貼附于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上的支配的權利。從反面的角度說,就是指商標權人排除他人對商標權人將商標標志貼附于其商品或服務上的支配關系的干涉。
商標權的核心就是商標標志與其指定的具體產(chǎn)品出處之間聯(lián)系的唯一性。商標法就是保護這種聯(lián)系,保護商標的識別性。以洛克的財產(chǎn)權勞動理論來分析,商標法所保護的正是商標權人為創(chuàng)立商標標志與特定商品或服務的出處之間的確定、唯一的聯(lián)系所投入的勞動。任何人均有權對其通過勞動所“添加”的那部分產(chǎn)物享有財產(chǎn)權利。商標也是如此,保護商標的識別性,維護商標標志與商品或服務來源之間聯(lián)系的唯一性,就是保護市場經(jīng)營者對商標所投入的勞動,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度知名度的馳名商標更是如此?!笆箘?chuàng)造利益者享受該利益”是現(xiàn)代民法的基本精神。
2.遵守誠信原則,維護公平競爭
商標法的宗旨是保護商標持有人享有商標權權利,終極目標是促進良性的自由競爭和有序的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因仿冒而損害商標權人的市場聲譽和造成消費者混淆等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從深層次看,其最終目的是獲取競爭利益,即從商標權人那里搶走客戶(消費者),以此不正當?shù)墨@取商業(yè)機會,最終都是損害了商標權人的競爭優(yōu)勢。這也是將保護商標權歸入反不正當競爭大概念之下的根本原因。商標法的具體制度設計,應當始終堅持貫徹維護公平競爭這一根本宗旨。
三、地名商標的可注冊性及其條件
1.從商標的顯著性角度看地名商標的可注冊性
從商標本質上說,任何標志在形成商標之前都需要經(jīng)歷一個市場使用、被消費者認識進而逐步獲得顯著性的過程,即便是具有固有顯著性的標志也是如此,沒有天生的商標。因而,獲得顯著性才是真正的顯著性,才是決定商標能否注冊的決定性條件。同理,地名商標要獲得注冊,首先要滿足顯著性要求。對于那些具有固有的內(nèi)在顯著性的地名商標本應在獲得顯著性之后才能獲準注冊,但由于其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標識和區(qū)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可能性較大,以及出于節(jié)約行政成本的需要,可以不經(jīng)使用而徑直獲得核準注冊。而那些具有描述地理實體或空間方位特征的地名商標,在經(jīng)過商業(yè)性使用取得一定的顯著特征后,也成為實際上的商標,當然可以申請商標注冊。因此,地名商標申請注冊的首要條件是應當具備商標法所要求的顯著性特征,包括固有顯著性和獲得顯著性。
2.從利益衡量的角度看地名商標注冊的合理性
利益是人類社會做出行為時本能的沖動。按照馬克思主義法學派的經(jīng)典理論,利益是經(jīng)濟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決定著包含法律在內(nèi)的上層建筑。但作為上層建筑的法律并不是簡單地、被動地受到利益的制約,相反,它可以積極地、主動地的對利益進行分配。法的每一個命令的背后都隱藏著利益的沖突。法的產(chǎn)生也是利益斗爭的結果。這也同時決定了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利益的平衡。法律通過權利來承認和保護的利益,按照我國法理學的相關理論,沒有無限制(界限)的權利。因為社會是各類主體的之間都有不同利益,并且這些利益相互交織在一起而形成,要使各種不同利益共同存在,那么必須以各種利益的相互妥協(xié)及讓步來作為前提,這是由社會利益主體及內(nèi)容的多元性決定的。
由于地名屬于公共領域的詞匯,此類商標的顯著性弱,所以法律保護性也應相對較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名不應為同在當?shù)氐哪骋晃唤?jīng)營者所獨占或排斥他人。就地名而言,由于其本身的內(nèi)在特性,商標法在賦予商標權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同時,對其權利范圍也予以明確的限制,即不能絕對排斥他人對該地名的正當使用,這種對商標專用權的限制規(guī)定,完全可以體現(xiàn)商標法律價值中的利益衡量。但不管怎樣,只要法律的制定符合立法者所追求的目的,符合法律所追求的價值利益,它就是合理的,否則,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從利益衡量的角度來講,為了平衡私權利和公共利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防止不正當競爭,將地名注冊為商標具備了一定的合理性。
四、小結
從理論上說,任何標志都具有成為商標的資質和可能。只要其具備了區(qū)別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的意義(即商標意義),就具有可注冊性。商標使用人可以通過將地名使用在相關商品或服務上而漸漸地往地名上“添加”商標意義從而使得地名變成商標。地名商標能夠從公共資源轉化成私人財產(chǎn)的性質決定了地名商標的可注冊性以及注冊的條件。從主流國家的立法來看,也都承認具有較強的固有顯著性的標志可以徑直申請商標注冊,如臆造、任意(隨意)或暗示性標志;而對于固有顯著性弱的描述性標志的可注冊性也并非全盤否定,有限承認具有地理來源描述性的標志可以在獲得第二含義后核準注冊,這也從側面映證了無論地名商標的法律性質如何,均具有可注冊性。
參考文獻:
[1]張玉敏.知識產(chǎn)權的概念和法律特征[J].現(xiàn)代法學,2001(5).
[2]孔祥俊.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和判例[M].法律出版社,2009:52.
[3]張玉敏.維護公平競爭是商標法的根本宗旨——以<商標法>修改為視角[J].法學論壇,2008(2).
[4]趙林青地名商標注冊的合理性法律分析[J]河北法學,200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