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支架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xié)作、探索、評價等要素,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以閱讀表達課為例,分析閱讀表達課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支架式教學理論指導閱讀表達課,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增強學生求知的欲望;加強技能的指導,提高學生理解的準確性;加強過程性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閱讀表達課;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009-010X(2017)20/23-0029-04
支架式教學是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基礎的一種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爸Ъ堋笔且环N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xié)作、探索、評價等要素,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支架式教學的“支點”一般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xiàn),通過學生獨立探索過程的“釋疑”,最后導向“成趣”的目標,從而點燃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一步學習的愿望,讓學生在問題中完善思維體系,將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促成知識和智慧的升華。
英語閱讀表達是蘇州市2016年中考新增的一種題型,與傳統(tǒng)的閱讀題相比,閱讀表達更具綜合性和主觀性,更能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該題型要求學生在閱讀短文后,按照題目要求回答3個問題;第一題分值為1分,第二題分值為2分,第三題分值為3分,總共6分。閱讀表達的測試目的是從多方位、多角度考查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
英語閱讀表達這種考查更全面、系統(tǒng)的新題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十分順利的利用所給文本材料進行語言的實踐活動;而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則無法理解文本信息內容,更有甚者對所要回答的材料無從下手。因此,如何提高閱讀表達課的實效性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閱讀表達課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轉變,英語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語言知識教學而是轉向言語技能的教學。但是,在現(xiàn)實的中考“指揮棒”的指向下,教師的全部精力往往都集中于做題——分析——再做題——再分析的機械操練模式上,很少“浪費時間”給學生真正語言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些問題:
(一)閱讀材料不真實,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性
隨著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推廣和流行,真實材料這個概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真實的閱讀材料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它所提供的語言材料更具科學性、趣味性、體裁廣泛性等優(yōu)點,它不會為了突出某一句型而有意識地組織語言材料,更不會用學生熟悉的單詞代替一些不熟悉的單詞。
相比目前的閱讀表達課,使用純真實的英語材料很少,大多數(shù)教師可能會認為使用真實的材料對于大部分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閱讀表達的材料選擇上,會經過“再加32",多數(shù)脫離真實,屬于中式英語,不僅不地道,而且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準,它是教學活動預期所要達成的最終結果,是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準繩和歸宿。因此,教學目標設定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學實際效果??v觀目前英語閱讀表達課的教學目標,“知識”層面的目標占據(jù)了“中心位置”,教師的“興奮點”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搞“題海戰(zhàn)”,讓學生不斷地通過做題,來提高做題的“熟練度”,最終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
閱讀表達課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本來就已經夠單調了,如果每節(jié)課再面對同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就更覺得單調,甚至枯燥,從而導致閱讀表達課的死氣沉沉,學生視閱讀表達課為“苦役”。
(三)活動形式不豐富,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是教學的“靈魂”,沒有活動的教學是死水一潭。在初一、初二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會有明確的活動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諸如游戲、小組活動等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但,到了初三階段,部分教師更看重教師單方面的語言知識傳授,忽視互動活動的開展。一堂課下來,就是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在臺下“認認真真”地聽、“忙忙碌碌”地記,學生很少在課堂上有語言實踐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逐漸磨滅,教學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二、支架式教學在閱讀表達課中的設計依據(jù)和實施
針對閱讀表達課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以支架式理論為指導,設計并實施了一節(jié)閱讀表達課。
(一)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增強學生求知的欲望
英語是一種語言實踐活動,脫離具體情境進行單純的語言學習,往往難以發(fā)揮其語言交際的作用。支架式教學以活動設計為支撐,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建立起新舊知識的有效紐帶,并順理成章的導入新課。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的根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推動和加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過程,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在互聯(lián)網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學生的知識來源不應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應單單是接受知識的過程,更多的是通過多種媒介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過程。對于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已儲備了一定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他們渴望通過閱讀材料了解外面的新鮮事物,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諸如學校、國內外真實發(fā)生的情境來滿足他們多方面、多角度的求知需求,使學生在參與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儲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和分析與概括表達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熱情和興趣。
例如,在教學一篇關于戒煙的閱讀表達文本時,文章內容為主人公傾聽醫(yī)生講述自己親身經歷三個階段的行為反復和心理斗爭終于成功戒煙的故事。教師利用學校正在開展的“21天好習慣養(yǎng)成”的德育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改變一個壞習慣的情境(見下圖),讓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在描述自己21天養(yǎng)成好習慣的三個階段中都得到了有效提升。endprint
(二)加強技能的指導,提高學生理解的準確性
支架式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要發(fā)揮“腳手架”的作用,以“幫扶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指導學生獲取各種技能和學習方法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關鍵的問題不是在于老師講了多少,而是在于學生學了多少。而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又不是單靠教師灌輸能得到的,要靠他們自身的體驗所獲得。
在閱讀表達課中,重點是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他們學習和解題的方法,只有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與教師共同構建具有“活力”的課堂。
1.抓關鍵詞、主題句的技能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倡導“教是為了不教”,這里的“教”是要教師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獲得主動發(fā)展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學法指導,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做閱讀表達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跳讀或略讀的方法快速閱讀文本,指導學生如何去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Key words)和段落里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s),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高效閱讀的習慣,更快更準的掌握文章大意。
例如,在教授閱讀文本“Birds in Zhalong”時,學生第一遍閱讀前,教師指導學生用略讀法找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并告訴他們每個段落的主題句通常是段首第一句,也可能是小標題,還可能是段尾最后一句。段落中的關鍵詞則是圍繞本段主題的內容,可使用跳讀的方式找到他們。大部分學生快速、準確的找到了主題句和以下關鍵詞provide…for.cover.while,in order to,lead to,record等。
2.解決疑難問題的技能
支架式教學先由教師啟發(fā)引導,在探索過程中教師搭設“支架”進行適時提示,依據(jù)學生目標達成的逐漸提高,依次除去相關的“支架”,從而讓學生較為全面和正確地理解當前所學習的內容。由于學生自身的學識水平、社會閱歷等原因,在閱讀過程中碰到一些疑難問題時,總是影響他們的閱讀進程,有些問題學生甚至無法自行解決,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疏導。成為學生閱讀“絆腳石”的問題通常是文章的背景知識、生活常識、文體風格、長難句結構、專業(yè)術語、異國文化生活習俗或俚語等。
例如,在閱讀一篇呼吁人們停止環(huán)境污染的文章時,有這樣一個句子:When chemicals get into the ground it affects the whole food chain—the insect,the animal,the plant and the peoplearc affected.這句話顯然已經超越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在文章導入時,教師向學生解釋:“When people put chemicals into the land,they go into our soil and into our water.When people and an-imals drink the water,it makes them sicko”教師通過通俗的語言,簡單的句型解釋難懂的長句,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的障礙,為他們深度閱讀鋪平道路。
3.總結歸納的技能
教師通過為學生搭建“支架”,較好地完成了對“知識載體”的理解,再通過對理解內容的歸納總結、消化積淀,就可以使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建構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閱讀表達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應遵循“過渡自然,前后呼應”“梳理歸納,畫龍點睛”的原則。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最后幾分鐘,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教學效益,如復述式、練習式、競賽式、討論式、表演式、發(fā)散式、首尾呼應式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例如,在教授閱讀文本“Birds in Zhalong”的課堂結束前幾分鐘,教師提供三個問題請學生小組討論:(1)Can you often see birds flying in the sky?(2)Is it good to build factories near rivers or lakes?Why?(3)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birds?通過小組討論,降低了問題的難度,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最后教師總結:“Birds are our friends.They can 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and make the whole world colorful.To protect Birds is to protect ourselves.”開展組內討論、引進競爭意識以及教師總結,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既升華了情感教育,又讓課堂生動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由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加強過程性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無論對活動的過程還是對活動的成果評價,都應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師生共同評價和學生互相評價等,做到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
在進行閱讀表達訓練時,教師可以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套完整的閱讀檔案。閱讀表達檔案袋的建立不僅有利于教師檢查和督促學生的閱讀活動,更有利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閱讀的不足和取得的進步,在增強自信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筆者以此為依據(jù)采用了檔案袋的評價模式,如表1。
表1閱讀,閱讀表達檔案袋評價模式
支架式教學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找到了一個有效的“支點”,從而實現(xiàn)了“教是為了不教”,進而提高了教學效果。閱讀表達課作為中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效的英語閱讀表達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解題技巧,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在閱讀表達課的設計上,教師應注意在語言輸入方面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由點及面;在語言輸出方面注重“師生互動”,做到學以致用。為此,教師在備課時應站在學生的立場采取適當?shù)姆椒ㄒ龑W生學習,通過分析文本,挖掘文本內涵,搭建語言輸入與輸出的有效支架,調動學生參與閱讀表達課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閱讀表達課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李曉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