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軍
新課程的春風拂來,為我們呈現(xiàn)了生機勃勃的課堂風景——語文課正由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由呆板而變得鮮活。一句句富有創(chuàng)意而充滿真情實感的回答,一星星思維火花的碰撞,一次次學生的個性的張揚,一點點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動態(tài)生成”讓語文課堂活力四射!這就是理想的語文課堂! 這樣的課堂就是“春色滿園關不住”; 這樣的語文課堂就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樣的語文課堂就是“千里鶯啼綠映紅”。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捕捉生成的契機,讓學生獲得最優(yōu)發(fā)展。
唯有“生成”,才有師生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活動,才有師生對固有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智慧超越。那么,如何讓語文課堂因生成而春光無限呢?
一、神機妙算——預設生成,盡在掌握
生成的課堂,并不表示可以擯棄“預設”。“生成”決定著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其間會出現(xiàn)一些與預設并非完全一致的現(xiàn)場生成的學情。如果我們用封閉、硬性的教學設計去套用,顯然會將“課堂生成”扼制在萌芽狀態(tài)。由此可見,倡導“生成”的課堂,其預設必然是彈性的、靈動的,包括道德目標、道德主題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等都應為學生的動態(tài)生成預留充裕的變更余地。
(1)目標隨機應變。預設的目標并不是不可調整的唯一行為方向、也不是行為檢測的唯一標準。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現(xiàn)場性,學習的狀態(tài)、條件隨時會發(fā)生變化。當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時候,目標需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隨著課堂的推進,預設目標會顯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學就要合理地刪補、升降預設目標,從而即時生成目標。
(2)過程疏密有致。設計按結構性要求重組教學內容、研究學生實際狀態(tài)并考慮學生發(fā)展需要,把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精成條線式地策劃起來,改變形式限制,以師生三個活動區(qū)域,形成留有“空白”的教學策略,為師生在教學活動這主動參與、積極互動、創(chuàng)造生成創(chuàng)設條件。
(3)思維自由飛揚。新課程中的語文課堂,應該完全摒棄那種“對不對”、“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問題設計。生成性的預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悟文章語言,領略文章的表達方法;更多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彈性預設倡導感悟、體驗型;多維發(fā)散式的問題設計。
二、神采飛揚—— 隨機生成,有備而來
真實的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課堂,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對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和“高潮”,作為教師,應發(fā)揮教學機智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育資源,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擦出的火花燃燒起來。
(1)焦點訪談——關注偶發(fā)事件。教學《小鎮(zhèn)的早晨》一課, 我出示了一張小鎮(zhèn)清晨的圖片。圖片中的小鎮(zhèn):清澈的小河、古老的石橋、幽靜的長廊、隱約的燈光,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而甜美。
師:看看這張圖片,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會用什么?
生1:小鎮(zhèn)的早晨很安靜。
生2:這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鎮(zhèn)。
生3:小鎮(zhèn)的早晨是恬靜的。
……
學生的發(fā)言踴躍,課堂氣氛熱鬧,但都是圍著教材打轉,如出一轍,我心中又有了一絲遺憾。不過,我暗自寬慰,畢竟孩子們的許多答案都在預設之中。又是一位學生站起來,是一個平時愛頂真的孩子:“老師,我覺得這個小鎮(zhèn)很熱鬧。”
師:哦,熱鬧,與眾不同的答案,說說你的理由吧!
生3:圖上掛著的紅燈籠還亮著,而且小店都已經點著燈了,說明人們在工作了,不是很熱鬧嗎?
師:咱們班中有早上四、五點鐘起過床的孩子嗎?(四五十個學生,如果有最好,如果沒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感受)這時候你走到大街上,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覺到什么?
生1:清早的大街基本上沒什么人,街上能聽到小店里人的工作聲。
生2:偶爾會傳來一些說話的聲音,但一會兒又消失了,小鎮(zhèn)依然很安靜。
生3:街道上空蕩蕩的,沒有什么人。
師:是啊,清晨街道是安靜的,我們不會因為偶爾的人語聲,就覺得熱鬧;也不會因為店里工作的聲音而感到小鎮(zhèn)的熱鬧。相反,那幾盞點著的燈籠,亮著的電燈,依然在守護著即將過去的黑夜,反而更增添了小鎮(zhèn)早晨的恬靜和優(yōu)美。請同學們看著畫面,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每一次意外,都是師生生命潛質的一次提醒,恰當?shù)奶幚?,則是對生命潛質的積極激發(fā);而草率的處理,則是對生命潛質的壓制。只有保持這樣的理解和信念,才會對面對課堂意外的時候,保持冷靜和睿智,才能展現(xiàn)課堂教學的精彩,才能使語文教學展現(xiàn)勃勃生機。
(2)唇槍舌劍——關注“異樣”聲音。我們很多課文的主旨如詩所云,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因此,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上,常會出現(xiàn)令人感到意外而又驚喜的回答。面對這些生成性資源,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給予密切的關注與親切的呵護,讓“有益”的課堂生成信息開出絢爛的花朵。
一教師上《草船借箭》,在就題質疑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圍繞“是誰借,怎樣借,借到沒有”等提出問題,唯獨一個學生提出“《草船借箭》這個題目不準確。因為‘借'是要經人同意的,而這個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諸葛亮的計。我認為題目應是'草船詐箭或草船騙箭'”。一石激起千層浪?!袄蠋?,我也這樣想?!薄袄蠋?,我不同意?!苯淌依镱D時熱鬧起來。此時,教師沒有敷衍、搪塞,也沒有按自己的教學預設強行施教,而是順水推舟?!熬烤故乔О倌炅鱾飨聛淼摹?好,還是用‘詐、騙'準確,我們先把課文細細的讀一讀,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討論,待會兒,我們來個現(xiàn)場辯論?!?/p>
三、奇思妙想——重建生成,綻放光彩
現(xiàn)代心理學指出,每個學生是一個世界,都有屬于他自己的豐富的感覺世界和多彩的經驗世界,都可以對某個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但自己的假設和推論又往往不免片面和掛一漏萬。甚至有時,學生生成的看法和推論是較為極端的。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教學機智,正確判斷學生所生成的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及時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合作、討論、交流活動,促使他們多角度地去思索、梳理、表述自己的見解,在相互接納、贊賞、爭辯、互助的過程中了解問題的不同側面,反思自己的感悟,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從而對自己所建構的“意義”產生新的洞察。由此,使課堂生成更趨全面、更有創(chuàng)意。
(1)有的放矢——生成當有助于學生發(fā)展。教師應對學生提的看法認真思考,并與備課預料情況進行比較,如果出現(xiàn)預料之中的情況則按預先設計的對策教學;如果出現(xiàn)預料之外的情況,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如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離原來的目標,也要跟學生思路走,生成新的問題;如學生提的看法沒有價值甚至越軌,且這一問題又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師就不能跟學生走。
(2)七嘴八舌——生成應讓學生在辨析中明是非。教學過程是生生互動的多緯度動態(tài)過程,由于學生的差異,過程中會出現(xiàn)學生的疑惑,會產生認知的誤區(qū),也會出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思維火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種種信息又為我們老師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如果教師不利用,這些資源就會白白流失。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通過生生之間合作討論,使新的信息更趨全面。
當然,教學本身也總是不斷地從遺憾走向遺憾,總會有一些教學機智是料想不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及時捕捉、記錄,及時反思,并以此為契機,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只要我們從心底認可、尊重課堂中的動態(tài)生成,把它當作是寶貴的課堂教育資源,那么就一定能讓我們的小語課堂充滿了絢爛的生命情趣與濃郁的春天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