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大部分學生都覺得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對作文失去信心,不愛寫作文。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呢,聯(lián)系我的教學經(jīng)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素材的積累,為作文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chǔ)
歐陽修在回答“如何寫好文章”時說,“無它術(shù),唯勤讀書而且多為之,自工。”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凈精神、拓視野、活思想,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詞匯,習作時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積累素材呢?
我總結(jié)了過去的教學實踐,主要有兩種途徑:
1.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生活內(nèi)涵。生活是習作的源泉。那么,如何匯積生活中的源泉呢?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大綱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nèi)容入手?!眱?nèi)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師應抓住這一心理特征,有計劃、有目的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寫作素材。
2.擴大閱讀面,開闊視野,豐富知識。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本是學生學好寫作的最好的老師,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樂寫、愛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無疑是強調(diào)一個“樂”字,而“樂”建立在“趣”的基礎(chǔ)上,有“趣”才會“樂”才會“靈”。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寫親身經(jīng)歷的事或積極參與的游戲,以“熟”激趣。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有什么樣的文字。”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導學生珍惜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地回憶過去曾參加過的游戲、勞動、辯論、演講等活動。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開心,自然也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也就不難了。
2.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興趣。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寫作文,最關(guān)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滿懷信心地去寫。在作文教學中,首先,我用鼓勵性的評價堅定學生的自信心。哪怕學生寫得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后進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讀,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之叫好,讓他們覺得我會寫,從而引導他們由“怕寫”向“要寫”,再到“樂寫”的過渡。
3.隨文小練筆,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時練筆,有意識地把作文教學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去,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克服了怕寫作文的心理。
三、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币虼?,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特點。
1.指定觀察訓練。教師根據(jù)訓練的目的確定某處景物、事物或人物為對象指導觀察。為此我常常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的花壇,樹木,到野外游覽,并在游樂嬉戲中給學生以觀察方法的提示。
2.自由觀察訓練。這種觀察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是學生個體思維涌動最活躍的方式之一。聯(lián)系教材實際,我指導學生從靜物描寫入手,掌握初步觀察方法,例如觀察一盆花、一棵樹,進而過度到動態(tài)的觀察描寫;又例如寫一個小動物,寫天上的一片云,寫一個校園活動場面等等。
3.聯(lián)系實際觀察訓練。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一定觀察情境,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形成一個優(yōu)勢興奮中心,如教學《瑞雪圖》一文后,我要學生背誦相關(guān)段落,下雪天,我立即引導學生觀察下雪的情景,以及下雪前前、下雪時和雪停以后周圍的景色變化,學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課文中的句子,進而將優(yōu)美語句運用到了自己的寫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四、積極鼓勵學生動筆勤寫,啟發(fā)誘導用好素材,發(fā)展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
堅持寫讀書筆記,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堅持寫日記又是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豐富了,就要引導學生用好素材,提高寫作水平。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寫多練,在練中用好素材,同時也會促進學生不斷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認真指導學生學會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寫作質(zhì)量
葉圣陶先生說:“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又說:“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也可以不出聲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說。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會發(fā)現(xiàn)”。作為葉老那樣的大作家,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厭其煩地進行修改,對小學生來說,更應該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對待自己作文的好習慣。
1.自念自改。把寫好的文章至少念兩遍,邊念邊改。
2.互念互改。在自念的基礎(chǔ)上,找你的同桌,把自己的文章讀給他聽,然后再修改,滿意了,又讀給對方聽,請對方提出修改意見。
3.全班交流。要求說出修改過程和理由。重點引導學生從內(nèi)容、語句等方面進行修改,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提高寫作質(zhì)量。
六、注重作文的評價,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
適當?shù)匦蕾p學生,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肯定。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有時一兩句鼓勵性的話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對學生的文章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chǔ)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chǔ)差的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即使表揚,能讓這樣的學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因此,教師適當?shù)匦蕾p學生,肯定學生的成功,能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要能夠和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相結(jié)合,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升才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