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芬
【摘 要】自改作文是兒童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指導學生自我評改時,要從文章的立意、情感、結(jié)構、語言等方面入手,在傳授修改方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促使他們調(diào)動審美經(jīng)驗,提升審美品位。
【關鍵詞】自改 作文 審美 評判
“文章不厭百回改?!辈簧傥恼屡c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精雕細刻、千錘百煉改出來的。所以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寫作文,還要指導學生評改作文。自改是兒童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審美意識又是影響自改效果的關鍵要素之一。兒童以自己的美丑標準去判斷作文的語言、結(jié)構、內(nèi)容和立意。他們的審美認識、審美情感、審美經(jīng)驗、審美理想等在作文的評改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通過學生自改作文,進一步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觀。
一、在自改作文中提升立意的思想美
唐朝詩人杜牧曾經(jīng)說過:“凡為文以意為主?!币馑际菦Q定文章的好壞,最主要是看立意。寫作時應確定想要通過所寫的內(nèi)容,表達什么觀點,表明什么態(tài)度,達到什么目的。
修改文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朗讀修改法。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完整篇文章后,首先要評判文章思想內(nèi)容是否健康,其次要評判立意是否明確。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只能重新確定中心,或者另選題材。一次教師命題“這個辦法好”,讓學生寫一篇記敘文。一位學生寫了他和環(huán)保部門“唱對臺戲”,想辦法蒙蔽檢查人員,以免自己家里的野生動物被放歸的一件事。不難看出,這篇文章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作者所想出的這個所謂的“好辦法”,其實是錯誤的。這種文章存在的問題不是修改部分內(nèi)容可以解決的,必須全文重寫。
還有的文章表達通順,文路清晰,但寫得過于簡單明了,沒有根據(jù)材料提煉出文章的主旨,沒有抓住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典型材料進行深度挖掘,造成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夠突出,主旨不夠明確。如下面的《拉二胡》:“我拿起二胡就是不知道該怎么拉,就去請教爸爸。爸爸說:‘ 你只要拿著馬鞭輕輕一拉就能拉出聲來。爸爸又教我拉12345671。我迫不及待地接過二胡就開始拉。第一次音不準,聲音就像鋸木頭一樣。第二次音就好聽一點。爸爸夸我有靈氣?!?/p>
小作者仔細閱讀了自己的習作,覺得整篇文章寫作目的不夠明確。后來他自己提出了修改意見,要具體寫爸爸怎樣教“我”拉二胡和“我”學拉二胡的辛苦,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自改后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我拿起二胡就是不知道該怎么拉,就去請教爸爸。爸爸說:‘你只要拿著弓輕輕一拉就能拉出聲來,就像這樣。爸爸一連拉了好幾個音,都十分悅耳動聽,就像小姑娘的歌聲似的。爸爸又教我拉音階。我迫不及待地接過二胡就開始拉。第一次音不準,聲音就像鋸木頭一樣。后來連著拉了幾次仍然不準,我急得滿頭大汗。爸爸教導我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克服困難的勇氣。來,咱們先一個音一個音地拉。我接過二胡,認真地拉了起來?!睂W生能夠一邊改作文一邊自己提煉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根據(jù)立意選取能表達中心思想的材料,這無形中提升了自身的審美水平。
二、在自改作文中鑒賞表達的真實美
作文教學的根基應當是實話實說、真情真發(fā)。但是目前學生作文失真的現(xiàn)象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出現(xiàn)。文章內(nèi)容失真,學生習作沒有反映自己的真實生活,憑空想象捏造事實;生活體驗失真,學生習作重復他人主題,重復他人體驗;語言表述失真,學生習作沒有所在年齡階段特有的稚氣與個性,生搬硬套他人的語言;情感表達失真,學生習作缺乏真情實感,拿腔捏調(diào),重復他人的思想……不能不說失真已是目前小學生習作的通病,是目前兒童作文教學急需花大力診治的頑癥。讓學生在自改作文的過程中,提升鑒賞內(nèi)容真實之美的能力是很有用的做法。
首先讓學生讀自己的文章后,評判內(nèi)容和體驗是否真實。如果沒有觀察、體驗過生活就寫作,內(nèi)容肯定是失真的,如茄子是從地底下掘出來的,花生是掛在枝上的……修改這樣的文章,需要去觀察、體驗真實的生活,記錄自己體驗后的感想。讓學生在自改作文中深深體會到只有自己親眼看見,親耳聽見,親身經(jīng)歷,感受真實之美,才能寫好作文。
其次讓學生評判自己文章的語言表達和情感表露是否真實。下面一段文字來自學生的《讓座》一文:“國慶期間,我和爸爸乘車去外婆家。等了很長時間,終于來了一輛26路車,我和爸爸上了車。車上很擁擠,到了渡東橋這一站,有幾個人下了車。爸爸看到旁邊有一個座位,就把我推到那兒,用手指點了點,示意我坐下,我便坐在了那個座位上。就這樣,一站又一站開過了。有位老奶奶上了車,我連忙站起來讓了座,全車人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臉紅了,低下了頭?!边@文章讀后讓人感覺似曾相識,于是在課上我講了作文要寫出自己的真心話語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用套話、大話寫文章,不沿用別人的思路寫文章。這位同學立即修改了自己的文章,特別是結(jié)尾:“到翠苑新村這一站時,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慢悠悠地走上了車。我剛想讓座,但這時爸爸卻朝我瞪了一眼。雖然他沒吭聲,可從他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不要讓座,我只好坐在座位上。當時我感覺這個座位像被火燒過了一樣,讓我全身都火辣辣的。哎,爸爸,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怕我在顛簸的車上摔著,可是那位老奶奶更容易摔倒呀!爸爸,你知道我坐著的滋味嗎?真比站著更難受?。 睋?jù)小作者自己講,開始他不敢把爸爸的做法和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怕被人笑話,但是文章要寫真話露真情,他就勇敢地表達了出來,沒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篇文章最后發(fā)表在??稀?/p>
三、在自改作文中把握篇章的結(jié)構美
好的文章,讀起來就有一種張弛有度的美感。如明代學者謝榛所說:“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jié)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就是說好文章入題快,點題巧而新穎,言簡意賅,照顧全局;結(jié)尾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藝術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睂W生在自改作文過程中要充分把握、感受這種篇章的結(jié)構美。
一讀文章,評改開頭與結(jié)尾。學生的習作雖然達不到謝榛的高要求,但在自改作文時還是能做到開頭不啰唆、不繞圈子,結(jié)尾不含糊、不拖沓。endprint
二讀文章,評判條理是否清楚,是否言之有序。包括整篇文章的段落層次是否按照觀察的順序來寫,文章前后的脈絡是否清楚。如發(fā)現(xiàn)言之無序的情況,就得馬上修改。
三讀文章,從文章結(jié)構來看,評判詳略是否得當,重點是否抓住。一次,一位學生寫《釣魚》,“準備—出發(fā)—路上—釣魚—回家—回味”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寫了,但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平均用力,導致整篇文章就像一條毫無變化、缺乏生機的山脈。后來他又回憶了當時和奶奶釣魚的場景,把祖孫倆在水庫邊釣魚的這部分作為寫作重點。下面是自改后的“釣魚”過程:“奶奶領我選了個比較方便的地方,往附近的水里撒了一些米糠,我就把魚線放到了水里,坐在岸邊靜靜地等。一分鐘、十分鐘、三十分鐘……哦,我正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奶奶輕聲說:‘岷子,你看,浮子動了,魚兒上鉤了!我急忙抓起釣竿,使勁往上提。‘哎呀,好沉啊!奶奶,快來幫忙!快點!奶奶急忙過來和我一起拽著魚竿使勁拖,終于把魚拎出了水面。哈哈,真不錯,是條大魚哦!足足有半斤來重呢!這下我更有信心了,重新坐下靜靜地盯著水面?!?/p>
之后還得再讀文章,關注有沒有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分好段,段與段之間有否連接好,有否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點寫等篇章結(jié)構方面的其他問題。
四、在自改作文中咀嚼文字的語言美
漢語的美首先在于訴諸口、入諸耳的語音之美和訴諸書、入諸目的文字之美。通過自由驅(qū)遣詞匯、靈活選用句型、巧妙添加修辭等手段,語言的美學效果變得精彩紛呈:或樸素,或華麗,或簡練,或繁豐,或雄渾,或柔婉,或莊重,或幽默……但是語言無論以何種方式呈現(xiàn),表達正確、規(guī)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執(zhí)教作文課時,一位學生口述:“暑假里,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這些話一般教師可能會忽視,賈老師聽后卻并不如此。他馬上說:“這個開頭不錯,但是句子有幾處地方還得改一改,你們聽出來了嗎?”于是,在賈老師的引導下,大家發(fā)現(xiàn):
1.暑假年年有,是哪一年的暑假,要交代清楚。
2.“我和爸爸”不妥,孩子去杭州,用“我隨爸爸”更合適。
3.“有幸”放在這里不當,上海到杭州很方便,如改成“我有幸隨爸爸”會更好。
4.在上海,說“去杭州”比“到杭州”更合適。
5.“去杭州”干什么要交代清楚,因為前面交代是“有幸”,所以加上“去游覽”比較好。
我們提倡學生在自改作文時要反復讀文章,咀嚼語言文字,評判字、詞、句、標點是否用得正確。
另外,還得教會學生使用評改符號。一般來說,小學生常用的評改符號有:刪除號、增補號、對調(diào)號、另起段號、保留號、改正號、嘉獎號等。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批改在本子上的這些符號的意義,同時也讓學生學習、運用這些符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評改,使每個學生逐步做到評改符號使用規(guī)范化。
對于常見的錯別字、病句,我還發(fā)動學生自己收集、整理、訂正。這既加強了自我反饋,糾正了錯誤,又學習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下圖)。
讀了語言不通順、內(nèi)容看不懂的文章,要注意找出其中的毛病,進行必要的修改。讀了感到寫得不具體、不形象的文字,要給予補充完善。讀了感到多余的句段,要毫不可惜地刪去。這就是反反復復咀嚼語言文字、感受語言美的目的所在。
(浙江省紹興市蕺山中心小學 31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