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是后人給魯僖公三十年的一段歷史所加的題目,文章選自《左傳》。根據(jù)這一題目,我們可以大概知道這段文字是記載了一個叫燭之武的人勸退秦國軍隊的故事。結(jié)合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我們來重新解讀這則記敘散文。
教材選文的第一段以精煉的語言概括了晉國、秦國圍攻鄭國的原因以及鄭國腹背受敵的危急局面。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鄭國對晉國無禮。曾經(jīng),晉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曾路過鄭國,但鄭文公并不禮遇重耳,這一來就得罪了晉國。二是貳于楚。當時的鄭國,夾在晉國、楚國兩大軍事強國之間,處境十分尷尬,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卻以楚國的失敗而告終,強大的晉國必定會對貳于楚的鄭國心懷耿耿,而此時的鄭國軍事力量弱小,根本無力與晉國抗衡。晉獻公時期,晉國曾經(jīng)遭遇了驪姬之亂,此后不論是晉惠公還是晉懷公,晉國的國政混亂,國力都不夠強盛。這就使得晉國在那段時間里主要活動區(qū)域和控制范圍在黃河以北地區(qū),黃河以南的大塊地區(qū),晉國都無力去控制。
疑問一:晉國攻打鄭國,可謂“師出有名”,那么,秦國呢?為什么與晉國一起圍鄭?
歷史上素來有“秦晉之好”這么一說,兩國之間關系密切,曾經(jīng)聯(lián)姻,因此,在政治上,秦、晉原則上是堅固的盟友關系,對于秦國來說,攻打鄭國可以將自己的力量伸入中原;于晉國而言,剛剛經(jīng)歷了城濮之戰(zhàn),這時多一個盟友可使自身兵力得到休整,同時增加了勝算。此時鄭國的局面,“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從地理位置上看,鄭國已是被包圍之勢,國家命運危在旦夕。
因此,這一段中,寥寥數(shù)語卻將故事發(fā)展掀起了一層波瀾,突出了晉國所處的危險境地。
教材選文的第二段,主要寫了佚之狐向鄭伯推薦讓燭之武去見秦君,說服秦撤軍;還寫了鄭伯“急而求子”時與燭之武的對話。燭之武,何許人也?《東周列國志》中有記載,“考城人也,姓燭名武,年過七十,事鄭國為圉正,三世不遷官?!编稣丘B(yǎng)馬的官員,“三世不遷官”說明他的官職不大,可見此時被委以重任的燭之武之前并沒有得到重用。
疑問二:佚之狐為何會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推薦年邁的小官燭之武來擔此重任?
從佚之狐向鄭伯推薦的話語中可看出,佚之狐是十分了解燭之武的才能的(“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根據(jù)《十三經(jīng)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七的注解,佚之狐是鄭國大夫,大夫是兼有舉賢職責的,那之前,為何沒有向鄭伯推薦燭之武而在此時為之?
有學者將此原因歸結(jié)為“消滅對手”說。根據(jù)當時政治環(huán)境分析,筆者認為“消滅對手”說不成立。如上所述,燭之武是一個養(yǎng)馬官,并且“三世不遷官”,沒有政治背景,沒有顯赫的官職,根本不會對佚之狐造成威脅。結(jié)合當時鄭國的國勢和君主對待重耳的無禮行為,可以看出鄭國國君的短視,以及對人才并不重視,因此,佚之狐才沒有推薦燭之武。而國家到了危難關頭,深知燭之武才能的佚之狐為了解國家燃眉之急,才向不知所措的鄭伯推薦了燭之武。
疑問三:燭之武為什么“許之”?
根據(jù)文本可看出,面對鄭伯的請求,燭之武先是一通自謙與抱怨,“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大半輩子的不受重用加上知識分子對尊嚴的重視,這一通牢騷實在正常。燭之武也肯定知道任務的艱巨性與危險性,但是結(jié)果還是“許之”。我想這與“士”這個特殊階層的精神追求有關,士的性格中有著對道義的承擔和對文化的關懷,以國家命運為己任。因此,才華橫溢的燭之武選擇挺身受命。另外,“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编嵅牡狼敢步o了燭之武無法拒絕的理由。
教材選文的第三段,也是燭之武退秦師的重要部分,全文共294字,這一段中燭之武勸秦伯的文字就占了125個,燭之武有理有據(jù)、站在秦伯的立場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說服了秦伯撤兵,兩者結(jié)盟。
燭之武的勸辭共有三層:
第一層,放低姿態(tài),澄清利弊。首先,在“鄭既知亡矣”的前提下還敢來見秦伯,說明確實有對秦伯有益的理由,因此,在心理上,秦伯會認為對方的建議或許真對秦國有利,聽聽無妨;接著,從地理位置出發(fā),分析隔著晉國以鄭國作為疆界的不現(xiàn)實性,無異于空忙活一場給鄰國增強了實力,相對而言削弱了自身實力;光澄清弊端還不足以打動秦伯,燭之武又拋出了有益的作用,即“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樣一來,利弊自明。
第二層,擺出史實,挑撥關系。在澄清利弊的基礎上再出一招,離間二者關系,“朝濟而夕設版焉”說明了晉國的背信棄義,引起秦伯對晉國的排斥,可謂進一步動搖了盟軍力量。
第三層,對未來的預設,引起秦伯的警惕。看如今晉國的發(fā)展之勢,向東攻打鄭國,如若進一步擴張,則必將目標置于秦國,因此,秦國相當于身在虎狼之側(cè),不得不引發(fā)秦伯的擔憂。
疑問四:為什么秦伯會聽信燭之武,而背叛盟軍?
除了燭之武的能言善辯以及聰明才智外,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一個“利”字。呂祖謙在《東萊左傳博議》中指出:“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jié)之厚也,一怵于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于鄭乎?他日利有大于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作為一國之君,必須以國家利益為重。冷靜而果斷的秦伯甚至“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這一舉動看似多余,實則也是對鄭國留了一手,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守護了秦國安全,這一作用在“崤之戰(zhàn)”中得以印證。
教材選文的結(jié)尾,以“子犯請擊之”來突出晉文公的體面善后。晉文公最后一個出場,這位有過十九年流亡異國他鄉(xiāng)經(jīng)歷的人物,在已過了古稀之年后終于坐上了晉國的第一把交椅,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實現(xiàn)了其他國君都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中原霸主,足見其治國之才能、理政之經(jīng)驗。眼看就要到手的肥肉、煮熟的鴨子突然之間由于秦國的背叛而丟掉了,但他卻咽下了這種憤怒,平靜地對手下人說:“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贝藭r的晉文公不但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秦、鄭之間發(fā)生了什么,而且對秦、鄭之間發(fā)生的事情立刻作出了冷靜的判斷,秦國這個新的敵人才是他憂慮的,他很清楚他現(xiàn)在的位置和形勢,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他只好假托仁義的名義撤軍而去。
像《左傳》這一類文言文選文不僅是學習古漢語的語言材料,同時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左傳》是敘事散文的經(jīng)典之作,在這對于它的敘事成就就不展開贅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寫結(jié)合”,學習經(jīng)典的敘事寫作技巧;從課文類型看,根據(jù)王榮生老師對教材選文的分類,《燭之武退秦師》屬于“定篇”,學生應重點學習其中的豐富內(nèi)涵,而不僅僅將視野局限在燭之武個人形象分析上,應當通過歷史資料的補充以及對經(jīng)典注疏作品的閱讀,了解其豐富原貌。
吳思,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