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成
《十八歲出門遠行》寫于1986年,最初發(fā)表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學》上。對于余華來講,這篇小說意義重大,正如王德威所言“這篇小說預告了余華現(xiàn)象的到來。而余華自己在與楊紹斌的談話中也曾直言:“我寫出了《十八歲出門遠行》,當時我很興奮,發(fā)現(xiàn)寫出一篇讓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小說。不過我還是沒有把握,剛好我要去北京,去參加《北京文學》的筆會,就將小說拿給李陀看李陀看完后非常喜歡,他告訴我,說我已經(jīng)走到中國當代文學的最前列了。李陀的這句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就是他這句話,使我后來越寫膽子越大?!盿的確,《十八歲》能登在當時文壇享譽盛名的《北京文學》并受到文壇教父式的理論界人物李陀的賞識,對于一個沒有受過良好的文學教育只能自己苦苦琢磨寫作之道的創(chuàng)作者來講,這不僅僅是知名度的提升,也是某種正式登上文壇主流的信號和自我正名,是作者自我期許和認知的邁進,也是某種命運攸關的轉(zhuǎn)折臨界點。正如李雪指出的,余華一再把《十八歲出門遠行》視為自己寫作的起點,將之前的一切文學活動視為前史。
在歷來的文學評論中,多有論者將《十八歲》闡析為成長小說。如在《青春的推敲,讀三篇青年寫青年的小說》一文中,王蒙認為此小說寫出了“青年人走向生活的單純、困惑、挫折、尷尬和隨遇而安”b。這是將其定位為成長小說的先聲。而唐小兵和金理從各自的角度和論述出發(fā),穩(wěn)固了其作為成長小說的印象?!陡谋韭巍芬晃氖歉鶕?jù)唐小兵在復旦大學中文系講課錄音整理而成的,論者在其中大致梳理了成長小說的基本模式和演變流程:“一個年輕人出門去認識世界,在行走的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不期而至的事情,在這些事情發(fā)生之后他開始對世界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這就是成長小說萌芽初期的大致模式,即怎樣通過空間時間上的旅行,把一個青年人教育成在感情、思想、能力各方面都很出色的社會成員……后來成長小說也經(jīng)歷了許多其他的變化,比如20世紀初期愛爾蘭作家喬伊斯寫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就可以看作是成長小說的一個新的模式,它寫的是一個藝術家對自己使命、藝術價值內(nèi)在的自我發(fā)現(xiàn)。這里對成長的定義已經(jīng)不僅僅是表面的融入社會,而是將青年人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和設置作為他成長和成功的標志?!眂隨后斷言這是一個篇幅很短的成長小說,并點出了十八歲和遠行兩個需要注意的關鍵詞。而金理更為簡明直接地將此小說評述為是“自我誕生的寓言”。
這篇小說的大致情節(jié)基本清晰:在父親的安排下,十八歲的“我”背著紅布包出門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在尋找旅店而不得時,有勇有謀地搭上了一輛販賣蘋果的個體戶的破車,在卡車徹底拋錨后,我因為阻止洶涌而來的搶蘋果的眾人而被打得頭破血流,而司機本人卻做壁上觀,不僅對我報以大笑還乘火打劫拿走了我的紅布包,最后,我獨自一人在寒冷和恐懼的氛圍中找到了與我內(nèi)心一樣溫暖的車頭——那個充滿象征意味的旅店。以興高采烈的出門始,以走回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自我而終。十八歲的年齡標識意義明確,“我”在對他人和世界殘酷的無聲指認中,增加了成年人的意義增值維度,增加了話語的明確性、正當性與合法性,而遠行也代表著去一個未知的領域開疆拓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十八歲出門遠行》從文本內(nèi)外都透露出鮮明而深刻的成長意味,不僅是余華溫暖而百感交集的創(chuàng)作線索的成年界標,也是這個十八歲少年“我”的成人儀式。
但稍加細讀后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被形諸成長小說的文本裂隙叢生,從八十年代的文壇潮流和美學傾向來講,我們將《十八歲出門遠行》解讀為傷痕文學也同樣成立。眾所周知,新時期文學是以與文革這個他者的全面斷裂來確立自身的合法性論述的,而小說中的那撲面而來的群眾暴力明顯攜有文革的氣息,在《我的文學道路》中,余華指出川端康成對其的影響非常大,“有那么一段時間,我?guī)缀醵际窃趯W習他,他是我第一個寫作的老師,要想學寫作的話,學習作品是最好的渠道,沒有更好的渠道了。就是你自己去知道,什么樣的作品能感動人,你就試圖去寫什么樣的作品。我記得那個時候,傷痕文學還沒有完全退潮,所以讀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以后,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人家寫傷痕是這樣寫的,不是以一種控訴的方式,而是以一種非常溫暖的方式在寫”d。由此,十八歲也可以看成是以非常溫暖的方式在寫文革的傷痕的小說。當然,還有國民性批判的氣息,冷漠的看客,殘暴無知的庸眾,李劼在八十年代就已明確指出“在新潮小說創(chuàng)作,甚至在整個中國文學中,余華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魯迅精神繼承者和發(fā)揚者”e, 趙毅衡也曾論述到:“理解魯迅為解讀余華提供了鑰匙,理解余華則為魯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f而如果集中到旅店這個詞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個城鎮(zhèn)上的事物和概念,當我拿著這個名詞去詢問那些賣菜的農(nóng)民的時候,雙方各自的需求和經(jīng)驗都是對立和錯位的,這也為雙方在搶蘋果場面中的行為相互難以置信埋下了伏筆。以往論者都將文中的紅布包解讀為帶有革命傳統(tǒng)意味的征兆,而紅布包的被搶理所當然的被當成是革命精神和革命經(jīng)驗的失效。但如果我們將目光深入到包中所裝的具體物品上,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包中裝了衣服、錢、食品和書。我們是否也可以說書的被搶是書本知識的失效和人文精神的危機呢?是啟蒙的再度變奏?毋庸置疑是成立的。
另外,這個十八歲的我生理成年后,心理是否也成年了還有待探討;這場準備不足且倉促結束的畢其功于一役的慌亂漫游,能否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遠行,也可予以深究。
在小說中,余華寫道:“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這山區(qū)公路上,我像一條船。這年我十八歲,我下巴上那幾黃色的胡須迎風飄飄,那是第一批來這里定居的胡須,所我格外珍重它們。”這里有兩點可以進一步挖掘,一個是船的意象,給人感覺隨波逐流,迎風擺動,在精神狀態(tài)上顯得困頓而不堅毅,死氣沉沉。一個是“黃色的胡須”,這是稚嫩和生命力脆弱的指代。這個開頭就已經(jīng)讓人覺得曖昧重重。在王侃的論述中,這個男孩是“一個在十八歲出門遠行時因為一場人性的狙擊而不得不止步于青春期、永遠停留在黃昏里的男孩:他敏感而無助,細膩而脆弱,他是世界的旁觀者而非見證人、局外人而非參與者,他無法用明晰的思想去洞悉、解釋和統(tǒng)馭他所目擊的紛繁世相,世相的碎片只能以纖毫畢現(xiàn)的細節(jié)保存在他的記憶里”g。其文弱的性格與妥協(xié)的傾向可見一斑。
聯(lián)系結尾我們也可知曉,我是在父親的安排下被動地出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的,基本上沒有任何思想和意識上的準備,對出門的認知也不足,對遠行也沒有任何思考,無目的無方向,一直只是在尋找旅店,這個臨時的休息場所卻成了追尋的最終目標。小說中重復出現(xiàn)“我在這條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經(jīng)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讓我聯(lián)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著它們呼喚他們的綽號”這樣的段落,在金理看來,“他并不是去面對、探索未知的東西,而是以‘熟悉的人來看待陌生環(huán)境中的‘山和‘云,試圖把外部陌生的東西‘熟悉化、符合自我原先的期待。在榮格看來,這種方式——‘反對每一陌生的事物,或使其服從我們的意志——正是對童年期的留戀而拒絕成長。擴展一點說,就是把社會現(xiàn)實納入到自己的價值體系中,用‘已往所學的東西來整合一個嶄新的(其實他‘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動用這種‘熟悉化的程序能夠給‘我?guī)硪环N安全感,進而成為應對有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方式:將‘陌生融入到既存的敘述模式中,將‘偶然加工為熟稔的歷史”h。
在《虛偽的作品》中,余華寫道:“從《十八歲出門遠行》到《現(xiàn)實一種》時期的作品,其結構大體是對事實框架的模仿,情節(jié)段落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遞進、連接的關系,它們之間具有某種現(xiàn)實的必然性。但是那時期作品體現(xiàn)我有關世界結構的一個重要標志,便是對常理的破壞。簡單的說法是,常理認為不可能的,在我的作品里是堅實的事實;而常理認為可能的,在我那里無法出現(xiàn)?!眎這呼應了余華在其他場合也曾反復提到的他的作品源于與世界的緊張關系。具體到《十八歲出門遠行》,就是一次常識和認知的極端的顛倒?!拔摇睅е冋鏌崆楹蜕埔獾南胂螅瑹o知無畏地向他人和世界裸露自己,結果只收獲了暴力。而也正是在這種我與他人、善意認知和現(xiàn)實遭遇的極端對立之中,極易產(chǎn)生某種孤獨個體的自戀情結:正如文本中所呈現(xiàn)的,將自我想象成世界和人性的善良的拯救力量、歷史進步進程的推動力量,并孤身一人承受身體和精神的不竭磨難,總之,“我”是唯一的一個受害者。蘋果和卡車零部件的被搶,是“我”的理想信念被剝奪的隱喻,“我”頭破血流遍體凌傷,信念化整為零。我們可以想象,在寒風和暗夜中,懷著對外部世界的恐懼感和無力感,“我”對世界和他人的認知會顛倒個身,這就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鋼鐵是怎么煉成的”,而這個“鋼鐵”,不是堅毅的革命精神和生活意志,而是冷漠閱世。若結合伊藤虎丸在論述魯迅筆下狂人時所論述的:“獲得某些思想和精神,從已往自己身在其中不曾疑惑的精神世界中獨立出來,可以說是容易的。比較困難的是。從‘獨自覺醒‘的驕傲、優(yōu)越感(常常伴隨著自卑感)中被拯救出來,回到這個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即成為對世界負有真正自由責任的主體以不倦的繼續(xù)戰(zhàn)斗的‘物力論精神,堅持下去,直到生命終了之日為止。這是比較困難的)?!?j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也正是在那沒有自我反思的指認當中,近似于我的這類人物形象暴露出了成長的空心化和主體性的不足。
小說結尾,我在殘破的車頭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旅店”,原來,它一直在我暖和的心窩里。而我,在內(nèi)心世界找到了歸宿,在對他人、世界、歷史、現(xiàn)實的對立和驅(qū)逐中,找到了自我的主體意識。金理認為這個18歲的“我”蜷縮在卡車里體驗著暖和的內(nèi)心世界時,“很有可能一個行動的主體也消散了,同時萎縮的還有這個主體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踐自由意志,展開行動的決心”,同時,“也卸下了‘我對世界和社會的責任”k。無獨有偶,陳曉明也曾說:“當代小說不會再極端個人化的心理經(jīng)驗和語言烏托邦世界里找到出路,如何與這個變動的社會現(xiàn)實對話,顯然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迫切的美學難題。不僅是回到自我的內(nèi)心生活,而且是回答更為廣大無邊的真實的生活中去:不僅是‘我的故事,而且是‘我們的故事;不僅是‘他的存在,而且是‘他們的現(xiàn)實——這已經(jīng)是難以阻遏的潮流?!眑
雖然小說中這個十八歲的少年只是沿著家門口縮頭縮腦地張望了一圈,遭遇了撲面而來的“足以粉碎我”的“重重障礙”,從精神和哲學層面從未遠行,對他人、歷史、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也只是顛倒了個身,未及成年,這趟成年儀式由此也暴露出空心化的危機。但無論如何,余華不是個固步自封的作家,后來的文學實踐也證明,余華自此一步一步多面開花地走上了“金光大道”。
【注釋】
ad余華、楊紹斌 :《“我只要寫作,就是回家”——與作家楊紹斌的談話》,《當代作家評論》 1999年第1期。
b王蒙:《王蒙讀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頁。
c唐小兵:《跟著文本漫游——重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文藝爭鳴》2010年第9期。
e李劼:《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鐘山》1988年第5期。
f趙毅衡:《非語義化的凱旋——細讀余華》,《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2期。
g王侃:《永恒的化蛹為蝶:再談作為“先鋒”作家的余華》,《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6期。
hk金理:《“自我”誕生的寓言——重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文藝爭鳴》2013年第9期。
i余華:《虛偽的作品》,《上海文論》1989年第5期。
j[日]伊藤虎丸:《魯迅、創(chuàng)造社與日本文學——中日近現(xiàn)代比較文學初探》,孫猛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l陳曉明:《勝過父法:絕望的心理自傳——評余華〈呼喊與細雨〉》,《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