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輝
摘 要:在朗讀教學中,或是“講問答”擠掉了學生朗讀的時間,或是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后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缺乏目的性。將語文朗讀教學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教師通過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悅耳動聽;在朗讀中加入音樂元素,讓它相得益彰;在朗讀中添加背景音樂,讓它妙合無垠,營造“樂以教和”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
關鍵詞:朗讀教學;音樂教育;音樂元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具體建議“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朗讀的益處是非常明顯的,然而在具體實踐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師生只有提高朗讀水平,才能“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一、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悅耳動聽
一般人認為好嗓子是天生的,這種看法有正確的一面,也有它的片面性。有的教師連續(xù)上半天課就聲音嘶啞,但是訓練有素的教師連續(xù)上兩天課都不在話下,聲音悅耳動聽,只有對氣息的運用與控制收縱自如,才能讓聲音富有彈性。根據(jù)多年的工作學習經(jīng)驗,筆者推薦四種腹式呼吸的練習方法。(1)急吸緩呼。吸氣時腰四周有意識地憋氣,控制住氣息,然后慢慢向外呼。(2)抬重物法:彎腰深吸一口氣,腰部用力抬重物。(3)聞花香法:口鼻同時吸氣,感覺一絲涼氣從口腔一直吸到腹部,保持幾分鐘,有意識地控制。
筆者在參加一項置換脫產(chǎn)研修項目學習時遇到一位年輕教師,三十出頭,小學語文骨干,可惜已經(jīng)成啞嗓子了,不能復原讓人唏噓。腹式呼吸的訓練,不但能夠保護嗓子,還能提升聲音的品質(zhì),特別對那些發(fā)聲怯弱的孩子,這種訓練很有必要。
二、在朗讀中加入音樂元素,讓它相得益彰
新課程標準指出: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情感,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將音樂元素并入語文朗讀教學,會讓我們的朗讀課堂流光溢彩,精彩紛呈。
1.朗讀與聲調(diào)
朱自清在《朗誦與詩》中說道:“語言不能離開聲調(diào),詩文是為了讀而存在的?!痹诮虒W中,我們必須“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發(fā)音要清楚響亮。聲母是字音準確的基礎,韻母是字音響亮的關鍵,調(diào)是聲音抑揚的核心。練習時必須和氣息結合起來,氣息的控制要深、勻、通、活,連貫自如。正確的咬字吐字,還要注意音變的問題,要讀出音變,要口語化。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讀法,可進行音變、氣聲的訓練。
2.朗讀與節(jié)奏
朗讀的技巧集中表現(xiàn)在對語言節(jié)奏的掌握和運用上。節(jié)奏除了用押韻、平仄來表現(xiàn),也非常講究重音、速度和停頓。
重音是教師在精研細讀文本內(nèi)容、透徹理解、領悟詩作中心思想和情感內(nèi)涵的基礎上,根據(jù)字、詞、句在表義上所處的地位及發(fā)揮的作用,確定應該特別強調(diào)和突出的音節(jié)(詞語或詞組)。在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最后一句“路轉(zhuǎn)溪頭忽見”中,“忽見”重讀,這樣的處理將作者深夜行路、忽見舊時茅店時的欣喜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朗讀的速度是由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決定的,有快有慢,真實生動地表達文章的不同內(nèi)容和情境。朗讀的速度大體上可以分為快速、慢速、中速三種。魯迅的《故鄉(xiāng)》第一段,是作者充滿深情的回憶。開頭一句,不宜太快,“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是富有詩意的敘述,應用慢速度?!绊棊сy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都是刻畫少年閏土聰明活潑、英俊勇敢形象的,閏土刺猹的動作又是迅猛的,應該是快速度。最后一句“反而從他的胯下逃走了”,為了顯示猹逃走的情趣,應該用慢速度。
我們的語言要把所說的話劃分成若干個小段落,在每個小段落之間適當?shù)亻g歇一下,這就是停頓。這樣既可以使語義鮮明,又可以調(diào)節(jié)呼吸,突出節(jié)奏。例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七八個是形容星星多少的,兩三點是形容雨的大小的,不能分開。唐朝詩人杜牧《清明》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個“何處有”連讀體現(xiàn)了問者急切尋找酒家的心情而“杏花村”本身就是完整的表意單位,不可割裂開來。
三、在朗讀教學中添加音樂,讓它妙合無垠
特級教師王菘舟在全國古詩文誦讀觀摩示范課《長相思》中運用了配樂感受的環(huán)節(jié)。王老師引導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后,讓學生想象納蘭性德的家鄉(xiāng),詩人的故園此時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伴隨《琵琶語》深情、婉轉(zhuǎn)的音樂,淡淡的幽怨彌散開去,學生仿佛看到了鳥語花香,看到了郊外踏青,看到了夫妻情深,看到了天倫之樂……然而,納蘭性德使命在身,不得不踏上征程。一切美好的畫面破碎了,同學們深深沉浸在作者對家鄉(xiāng)、親人感情濃郁的長相思中。
將語文朗讀教學和音樂有機結合起來,教師通過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悅耳動聽;在朗讀中加入音樂元素,讓它相得益彰;在朗讀中添加背景音樂,讓它妙合無垠,營造“樂以教和”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