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榮,張岸
(1.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022;2.中國美術學院中德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2)
常州明清民居山墻樣式實考
張新榮1,張岸2
(1.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022;2.中國美術學院中德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2)
通過對常州地區(qū)明清民居山墻樣式的調查,基本明確了各種民居山墻樣式的分布情況和建造時間,并進一步歸納了它們在結構、造型、色彩、材料、工藝方面的特征。希望能給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筑設計及城市文化傳承研究提供借鑒,使城市傳統(tǒng)文脈不至于斷裂,城市風貌特色更趨于鮮明。
民居;山墻;樣式;特征
TU-86
在《營造法原》中,墻體稱為墻垣。根據其在建筑中的位置與用途,一般可分為山墻、檐墻、隔墻、半墻、塞口墻、圍墻等。傳統(tǒng)硬山造民居的墻體構成最主要的不外乎兩大部分,順著房屋開間方向,位于房屋前后檐柱處的檐墻,以及位于房屋兩側,沿著房屋進深方向砌筑的山墻。此外還有用作內部空間分隔的隔墻和前檐窗下的半墻。如果房屋之間或房屋前后有天井、庭院那就還有塞口墻(廳堂前后天井兩旁)及圍墻(分隔和圍合院落的院墻)[1]192-204。
傳統(tǒng)民居建筑單體基本都以梁柱木結構構成整體的房屋木構架,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等,到了各地又會衍生出各種地方樣式,單體木構架構成方式的不同產生出種類各異的屋頂樣式,如廡殿(江南稱四合舍)、歇山、卷棚、攢尖、懸山、硬山等。民居大都取硬山、懸山兩種屋頂樣式,江南尤取硬山為多。山墻構成樣式與房屋構架及屋頂樣式有一定關系,不同的屋頂樣式及地方習俗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山墻樣式,如硬山墻、屏風墻、觀音兜等。使普通的山墻陡增了許多豐富多變的上部輪廓,從而形成了各地方民居的風貌特色,如皖南民居的馬頭墻(階梯形封火墻)、湘西民居的貓弓背墻、江南民居中多疊的屏風墻(類似于馬頭墻),疊到五疊又叫“五山屏風”或“五岳朝天”。傳統(tǒng)山墻樣式由于其特殊的表現力和文化內涵,對地方文脈的延續(xù)和傳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經過挖掘和整理,可以作為城市規(guī)劃、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住宅小區(qū)建筑設計等的參考和借鑒,因為它具有極強的標志性[2]。
常州傳統(tǒng)民居分布按照現在的行政區(qū)域劃分除常州市區(qū)外應該還包括金壇和溧陽。從2015年我們參與的常州市文廣新局的“名宅名園”項目圖像資料收集和調查情況看,市級以上掛牌文保單位共計有300多處,算得上“名宅名園”的有70多處,許多名人故居、民居政府已進行了保護和修繕,但部分民居保存情況不容樂觀。由于整個常州地區(qū)民居調查信息量太大,本文僅涉及常州明清時期比較典型的民居山墻樣式,共計16處,大部分為掛牌文保單位(見附表1)。
在位于常州城市中心區(qū)域的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qū),收集了4處民居山墻圖像,分別是:蘇東坡藤花舊館楠木廳側面山墻和廂房山墻、管干貞故居二進楠木廳山墻、呂宮府三進樓廳屋面屏風墻、道臺府一和二進側面觀音兜墻(附表1序號1、2、3、4)。從時間順序上看,這4處名宅建造時間分別為:藤花舊館——明代,管干貞故居——明、清兩代,呂宮府和道臺府——清代。證明早期的民居山墻都不添加任何階梯形疊落或圓弧形高墻,只是純粹的人字形硬山墻,到了清代以后才出現多疊的屏風墻或觀音兜墻。
在天寧區(qū)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qū),收集了2處民居山墻圖像:一處普通民居山墻,一處為趙元任故居山墻(附表1序號5、6)。趙元任故居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無論一層或兩層兩側皆為人字形硬山墻。普通民居山墻上則加建丁字形小高墻和小屋脊,建筑時間雖然也是清代,但可能稍晚,而且這種加建丁字形小高墻的做法也是本地特有,反映了本地相互攀比屋脊高度而又不至于投入很多建筑材料的經濟實用觀念。小屋脊造型輕盈靈動,猶如蜻蜓點水般點綴在山墻尖上,流露出本地尋常百姓“小家子氣”的審美情趣。這種做法在鐘樓區(qū)西直街夏家大院(附表1序號7)和武進區(qū)洛陽鎮(zhèn)、焦溪鎮(zhèn)等地也能看到。另外,夏家大院廳堂兩邊還是以高出屋面的階梯形三山屏風墻為主,其建造時間為清代。
天寧區(qū)馬山埠的莊存與故居建于清代,一側為人字形硬山山墻(附表1序號8)。馬山埠神仙觀弄1號的黃仲則故居建于明清兩代,大門上方是高于院門的直線形塞口墻,房屋外墻有階梯形屏風墻,而內墻又有圓弧形觀音兜墻(附表1序號9),從外觀上看它應該在清代重新修建過,所以留有屏風墻和觀音兜墻的痕跡,而且該建筑規(guī)模、占地面積也較大,說明等級較高。天寧區(qū)十子街8—10號呂思勉宅建于清代,房屋比較簡陋,山墻一側建有高出人字形山墻的丁字形小高墻和小屋脊,另外內院也有圓弧形墻(附表1序號10)。天寧區(qū)和平南路143號史良故居建于清末,故居側面僅作簡陋的人字形山墻(附表1序號12)。
鐘樓區(qū)雙桂坊59號孫慎行、孫星衍故居建于明清,故居側面高聳的觀音兜墻和平直的塞口墻連成一體(附表1序號11)。武進區(qū)的焦溪鎮(zhèn)民居(附表1序號16)和洛陽鎮(zhèn)民居山墻上除出現小高墻外,洛陽鎮(zhèn)王諍故居院墻為多邊形墻(附表1序號13),懷疑新修建時是否考慮到與老院墻造型完全吻合。
新北區(qū)孟河鎮(zhèn)胡錦昌宅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房屋一側非常特別,既有人字形山墻又和平直的一字形墻相連(附表1序號14),疑是原先曾經在墻上開過門洞,所以留下平直的塞口墻痕跡;孟河鎮(zhèn)北街30、31號民居建于清末民初,二層樓一側兩個平直的三角形山墻為清代向民國過渡時期的山墻造型,且整個山墻全部采用清水磚砌筑,民國時期痕跡明顯(附表1序號15)。
(一)結構特征
常州現存?zhèn)鹘y(tǒng)民居屋架結構大多至明清形成固定格局,木柱和梁架組成大的骨架,以抬梁式居多,或以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硬山造做法。抬梁式屋頂以童柱(較短的柱子)支撐逐層縮短的梁架構成坡度,穿斗式以枋與柱相互插承構成坡度,童柱或邊柱共同作為桁條(檁條)的支座,由桁條搭起房屋的橫向開間,房屋內單排梁柱構成榀架(江南叫貼)作戶間分隔,每兩榀架可構成一間房屋,房屋外則用兩邊磚砌山墻骨架定位,起防火隔斷作用,一般不設門窗。建筑物重量全部由柱子承擔,前后檐下柱間可以任意開設門窗或完全通透[3]。如蘇東坡藤花舊館楠木廳、廂房以及管干貞故居二進楠木廳都為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做法,屋檐較深,屋內不做天花,走進室內抬頭看屋面構造一覽無余,屋頂取硬山樣式,藤花舊館楠木廳檐下還有廊。由于常州地處江南,夏季炎熱,雨水充沛,高大挺拔的樹材極其稀缺,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硬山造做法,是在廳堂中央采取抬梁式,兩側山墻位置僅用穿斗式,穿斗式的枋、柱與抬梁式的梁、柱相比用材較小。所以江南民居往往出檐深遠,兩邊山墻外觀干凈利落,既能夠遮陽避雨又省下了許多大型建筑木材。
(二)造型特征
墻體在中國建筑中所占的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北方有句諺語叫“墻倒屋不塌”,說的就是中國建筑法的一個關鍵性原則,房屋是由柱子支撐的,墻不作為載重構架。墻只是一種隔斷物,一座房屋中各部分墻體的名稱,大都是依照柱子的位置而定的。如前后檐下檐柱之間為檐墻;房屋內部金柱到金柱間的為隔墻;后金柱間自左至右與檐墻平行的為扇面墻;房屋兩側山下邊貼各柱間為山墻[4]。山墻雖然只是一種與外界隔開或對內部起著圍護作用的隔斷物,但卻在各種地方文化因素影響下表現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特色。
常州明清民居山墻造型以早期最基本的硬山造為基礎,山墻上端隨雙坡屋面呈“人字形”直線或反弧曲線造型,屋面外沿瓦蓋和飛磚直接與墻面接平的山墻,稱硬山墻。硬山墻厚一般一磚以上,約1尺左右,砌筑時外側通常把邊貼各柱封砌于墻內,內側則露出邊貼各柱。硬山墻直接與屋面對接后,屋面不懸挑,山墻面基本為全白粉墻的一種人字形山墻造型。山墻兩端超過廊柱或檐柱以外一般要做垛頭。有的山墻上端人字形雙坡飛磚下還會再砌出墻1至2寸呈帶狀裝飾的博風,下端做離地高約3尺且出墻1寸的勒腳。如蘇東坡藤花舊館和管干貞故居都有勒腳(勒腳僅用灰漿裝飾而沒有放出1寸)和磚砌博風。常州地區(qū)硬山墻通過吸收各地山墻造型又演變出屏風墻、觀音兜墻和小高墻三種樣式。
屏風墻與馬頭墻應同出一轍,據說早在明代首先在皖南古徽州出現,它由高出屋頂并隨著屋頂的兩面坡造型將磚砌墻做成高低起伏階梯狀的兩面山墻構成,山墻頂端蓋有屋脊和雙坡瓦。因為地處徽州的山墻屋脊外形往往兩端翹起,外觀形狀像馬頭,所以叫馬頭墻。常州地區(qū)的屏風墻屋脊線條平直,沒有過多裝飾,當疊到三個階梯時通常叫“三山屏風墻”,疊到五個階梯時又叫“五山屏風墻”,三山屏風墻一般以前后檐口(垛頭墻)的進深為總寬分作三份半,中屏風獨占一份半,其余各占一份。五山屏風墻則以前后檐口為進深分作五份半,其余四屏風為一份的話中屏風獨占一份半。五山屏風墻中屏風檐口距屋脊底高4尺半(約130 cm),若將中屏風檐口距屋面檐口視作總高分成三份五級的話,各級屏風墻檐口之間距離,中屏風一級須稍高,其余兩旁各二級高可均分。以此類推,三山屏風墻也是如此,中屏風一級稍高,其余兩旁各一級較矮①。
無論五山屏風或三山屏風的造型,中屏風兩端都有挑出的垛頭,其余各級只要單向挑出垛頭,做法與中屏風同。屏風墻是江南民居中特有的,它與江南文人追求素雅的環(huán)境相契合,表現出簡潔而又純凈的美。在單層建筑上看僅僅是高出屋面,在兩層建筑上看卻特別高聳,其真正的作用是在建筑密集的居住環(huán)境里一旦發(fā)生火災能不影響鄰里其他建筑而封住自家火災,所以又叫“封火墻”。建于清朝的夏家大院和建于明清時期的黃仲則故居都用線條平直外形如階梯狀的封火墻封隔廳堂或樓廳兩側。
觀音兜與屏風墻差不多是同時在常州出現的,準確時間應該是清代并沿用到民國時期,雖然有的建筑始建于明代,但大多在清或民國時期已經歷過大的修繕。它由下檐至屋脊高出人字形雙坡屋面的圓弧形封火墻構成,因高出部分外形極像披著兜篷的觀音,所以稱觀音兜。觀音兜分半觀音兜和全觀音兜,全觀音兜又有兩種做法。半觀音兜墻金桁(為最高處脊桁下面的桁條)以下與屋面順接,自金桁處始作曲線拔高至頂,墻頂高度距屋脊為3尺(約83 cm),上部寬度約3尺半(約96 cm),高出屋面部分內外兩側均需出飛磚,中間上端鋪蓋瓦。全觀音兜其一做法是自廊桁處起曲勢拔高至頂,墻頂高度自屋脊至頂4尺(約110 cm),上寬5尺(約138 cm),其余做法與半觀音兜墻同。全觀音兜其二做法是自檐口以上再做垛頭,然后再做觀音兜,該觀音兜更高更寬②。隨著時間的推移,觀音兜在尺度和外形上也并非完全統(tǒng)一,有的頂部拐角弧度小,顯得較方,有的頂部拐角弧度大,顯得較圓。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道臺府和明清時期的孫慎行、孫星衍故居都有觀音兜山墻出現。
小高墻可以說是常州地區(qū)特有的一種樣式,它普遍存在于普通人家的山墻上,外形很像一個丁字。其造型做法是在硬山山墻的屋脊處沿山面頂端加建高度1 m左右的丁字形高墻,墻體做法與屏風墻同,也可稱單屏屏風墻,兩端有垛頭,甚至會在墻體上做雕飾。小高墻頂端也蓋雙坡瓦和小屋脊,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在天寧區(qū)青果巷,鐘樓區(qū)西直街和武進區(qū)洛陽鎮(zhèn)、焦溪鎮(zhèn)等地都能看到此種做法。
(三)色彩特征
江南明清民居的色彩向來以簡單、素雅著稱,并作為文人墨客追求雅興、極致的最高境界。常州民居山墻色彩也不例外,主要有黑、白、灰三色構成。房前屋后檐下一般為清水原木色步廊和及地隔扇門窗,門窗構件取平素幾何線條,很少雕刻。兩側白色粉壁,一般不開窗,僅留通風孔洞或小窗洞,粉壁上端墻與屋面交界處以及下面落地處往往喜用黑青色博風收口和做勒腳,幾何形通風孔洞周圍也采用黑青色水磨磚線腳勾勒,偶爾也會用紙筋灰在窗檐簡單塑造各種象征祥和、長壽、富貴的花卉圖案,屋頂黑色小瓦,給人恬靜、淡雅、祥和、安寧和與世無爭的感覺。如蘇東坡藤花舊館和管干貞故居兩側山墻都僅作簡潔的白粉墻和黑青色博風、勒腳勾勒,外觀看上去素雅、內斂,與江南人簡樸隨和、深藏不露的性格相吻合。
天寧區(qū)青果巷里的許多民居山墻由于一直沒有修繕,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灰褐色的斑駁墻面,起加固作用的鐵搭釘長年銹蝕更增添了許多滄桑感。這些歷史遺存除天寧區(qū)青果巷普通民居外,也出現在天寧區(qū)趙元任故居、天寧區(qū)史良故居、鐘樓區(qū)夏家大院。這些明清民居及名人故居山墻歷經風吹、日曬、雨淋和歲月留痕,早年純凈的粉墻只留下一片斑駁的灰色,雖沒了當時的清新、鮮亮,卻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
(四)材料特征
常州明清民居的山墻材料和許多江南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一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利用黑瓦和白墻之間的對比之美,塑造出空靈素雅和清新雋永的自然界材質本色之美。據說古代人發(fā)明白墻是考慮到生態(tài),并非為了粉飾。石灰粉防水、防潮性能極佳,還能反射陽光,而且取材容易、工藝簡單。磚和瓦取材更容易,資金投入也少。常州明清時期制磚瓦比較出名的地方有武進和金壇等地。
常州人用大自然賦予的黏土燒造出瓦和磚。各式屋面鋪設的瓦件有大瓦、小瓦和筒瓦,與其配套的瓦件有滴水瓦、花邊瓦和勾頭瓦,瓦件鋪設中筒瓦鋪設與小青瓦鋪設又有所不同。各式墻垣砌法中又常常采用實滾、花滾和空斗做法,舊時常州地區(qū)許多民居為了省材砌筑成圍隔的空斗墻后再蓋上簡單的望磚和小青瓦,又通過石灰對山墻進一步進行粉飾。這樣,在防雨、防曬、防火、防盜方面都起到了相應的保護作用。又因為民居建筑是木結構,很容易著火,通過想象出的能消災滅火的各種獸吻形象來銜住屋脊,后來逐步發(fā)展成不施釉彩的龍吻脊、魚龍吻脊、哺龍脊、哺雞脊、紋頭脊、雌毛脊、甘蔗脊等脊飾構件。這樣不僅能逃避火災,而且屋脊形狀自然彎曲向兩邊翹起,使整個山墻面變得更加輕盈美妙。
常州明清民居中磚的質地自然、古樸,符合江南人的審美標準。用于砌筑墻體的磚分為城磚和二斤磚等多種,一般都以磚的大小和重量命名。大的磚有灰舊樣城磚和細新樣城磚,稍小的有灰沙滾磚,長9寸,寬4寸5分,厚2寸1分。還有細停滾磚,長8寸5分,寬4寸,厚2寸③。二斤磚,長7寸,寬3寸5分,厚7分。用于鋪設屋面的瓦件材料主要有大瓦、小瓦、滴水、花邊、勾頭,在普通民居中用筒瓦鋪設的則較少。常用大瓦尺寸,20 cm×20 cm;小瓦尺寸,18 cm×18 cm;斜溝瓦尺寸,24 cm×24 cm。滴水瓦有大滴水、斜溝滴水,其尺寸分別與鋪設底瓦的大瓦、斜溝瓦相配套,花邊有大花邊、小花邊,其尺寸分別與用作蓋瓦的大瓦、小瓦相配套④。山墻面勒腳、博風和門框、窗框裝飾常采用黑青色水磨磚拼砌。水磨磚還用于墻兩端的清水垛頭裝飾,式樣有紋頭式、吞金式、書卷式等。常州地區(qū)采用混水垛頭做法較多,具體做法是在磚砌造型基礎上用紙筋灰粉飾出各種式樣,有臥瓶嘴、三飛磚、壺細口等。由于目前土地資源稀缺,黏土開采也受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控制,所以現在許多小規(guī)模磚瓦窯廠已關閉,留下的也只允許生產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空心磚。
(五)工藝特征
一般山墻和墻垣的砌筑方法有實滾、花滾、空斗三類。實滾砌法就是用磚扁砌或丁頭(磚較短的一頭)側砌,一般用于房屋山墻基礎勒腳及樓房下部堅固部位。實滾又分實扁、實滾、實滾蘆菲片三種。實扁從立面看墻體磚全部是橫向扁砌,相互之間交替錯開;實滾從立面看墻體磚兩排橫向扁砌中間夾豎向扁砌;實滾蘆菲片從立面看墻體磚為橫豎交替排列,很像蘆席之蘆菲片排列。
花滾砌法為實滾與空斗相間而砌,花滾做法不及實滾做法堅固,但經濟實用,常盛行于民間建房,用于山墻勒腳上面的墻體?;L砌法中還有實扁鑲思。
空斗砌法省磚而且造價低廉,隔聲、隔熱性能好,用于無需負重之圍隔墻絕佳,所以深受常州地區(qū)尋常百姓喜愛??斩穳χ邪哑叫杏趬γ娴拇u稱斗磚,而又把垂直于墻面的斗磚稱丁磚,所以又分單丁、雙丁、三丁、大鑲思、小鑲思、大合歡、小合歡等多種做法。空斗墻中單丁、雙丁、三丁與空斗鑲思在砌筑時厚度能作少量調整,故特別適合較矮的檐墻砌筑。小鑲思與大合歡、小合歡墻厚一般只到半磚,往往用作內部的分隔墻較好[1]204-208。
山墻的造型往往與屋面分楞關系密切。蓋瓦一列為一楞,兩楞之間又形成豁,屋面兩端之瓦楞稱邊楞,用于硬山墻的邊楞要蓋瓦,這樣,才能與其平接。用于屏風墻的邊楞要有底瓦,如此,才能與高出的屏風墻相接。一般山墻砌筑與小青瓦屋面鋪設步驟為:先安裝木構架,待山墻砌至木椽面,做勻棧,上砌飛磚二皮,依屋面提棧砌出屋面弧度;檐口設面沿,中間木基層上鋪望磚;分楞,劃線,面沿之上安裝瓦口板,先做邊楞,硬山墻兩側邊楞一定為蓋瓦,屏風墻兩側邊楞一定為底瓦,瓦口板上再裝滴水瓦;屋面兩邊至頂處老頭瓦鋪好后,再砌筑攀脊與整個屋脊,包括安裝紋頭脊飾等;最后,按邊楞弧度,逐楞鋪設底瓦、蓋瓦,直至屋面鋪設完成。這樣,山墻與屋面成為一體。山墻砌筑的工藝往往與屋面鋪設工藝是分不開的。
另外,建房還有許多習俗,如選址要看風水、上梁要拋紅梁、房屋建成要請鄰里吃喜酒等,至今在常州地區(qū)的農村仍然盛行。
常州現存明清民居處于城市中心地段且相對集中于天寧區(qū)青果巷和天寧區(qū)前后北岸,其民居山墻樣式基本被完整地保護下來了。其他一些保護較完整的民居則相對分散地分布在鐘樓區(qū)、新北區(qū)和武進區(qū)。它們在明代早期和明代以簡潔的“人字形山墻”出現,一般不加建高出屋面的任何封火墻。到了清代則出現屏風墻、觀音兜和小高墻三種樣式,其間也有新老交替和過渡。通過對常州現存民居山墻樣式進行實地考證和研究,分析其結構、造型、色彩、材料、工藝等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色,將其發(fā)揚光大,對常州城市建設和發(fā)展以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都具有普遍意義,也能為常州創(chuàng)建歷史文化名城提供寶貴的素材。雖然傳統(tǒng)民居不能取代當今的建筑潮流,但完全西方化后的各城市風貌、街區(qū)風格也不能讓其肆意妄為,使所到之處都是千篇一律。新時代的城市開發(fā)和住宅建設必須在繼承傳統(tǒng)樣式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取其精華,這樣才能使今天的城市文脈不至于斷裂,才能使一個城市真正具備自身的風貌特色。
注釋:
①②④侯洪德、侯肖琪:《圖解〈營造法原〉做法》,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4年,第194-195頁,山墻做法中關于屏風墻做法;第195-197頁,山墻做法中關于觀音兜墻做法;第222頁,屋面瓦件名稱、規(guī)格及用途中瓦件尺寸。
③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2015年6月重印),第168頁,第十二節(jié)瓦作算料表中磚瓦尺寸。
[1]侯洪德,侯肖琪.圖解《營造法原》做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4.
[2]華峰,何俊萍.形式與表現:民居墻體構成的形態(tài)意義[J].華中建筑,1998(2):122-124.
[3]于楊.解讀江南民居[J].農家之友,2010(5):83.
[4]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9-50.
附表1 常州明清民居建筑山墻樣式統(tǒng)計表
附表1(續(xù))
附表1(續(xù))
附表1(續(xù))
附表1(續(xù))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5.014
2016-11-17
張新榮(1962— ),男,教授。
A
1673-0887(2017)05-0062-10
責任編輯:莊亞華